我中風了|18回到純真年代:笑點變低、性慾歸零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中風回復會變成「模仿者」嗎?

我那時一直有個疑問,若中風復原,那身體動作的品質會跟以前一樣嗎?很多人說會有所打折,但我也聽過有人說他是「完全恢復」,沒有後遺症。我在去年11月時,和一位中風復原的患者通過電話,對方現在好得很,還能簡報、演講。後來我才瞭解對方應該是些微腦梗塞,傷得很輕,還能繼續上班。因為受傷程度差距頗大,我後來就沒有再和對方有聯絡,這個差距是我中風半年,還有許多症狀尚未回復,而這位熱心中風復原的患者,和我的狀況大不相似,回復的路徑不同,所以也就再沒有聯絡。

 

走過死亡陰影

隔年一月身體狀況陸續出現胃出血、心臟血管阻塞及胃酸過多的情形(前已述),每次有狀況都是心一驚,但是沒多久心情又復歸平和,我想了想,那是我一直有個心中暗暗的想法,「大不了一死,只是不要太痛苦!」,因為我怕痛,在這樣的想法之下,身體一直有狀況出現,就只能接受它,然後處理它。直到那年4月左右,中風後身體的不適感,仍然讓我無法擺脫「我可能會死亡」的想法,也就是說死亡的陰影籠罩我將近一年,時而提心吊膽;時而平靜接受。

 

生命轉彎處

原本我是一個偏好獨立的人,可是因為生病,一夕之間變成要極度依靠他人,這開始時讓我很討厭自己,而且掛著鼻胃管進食,讓我感覺像怪物,也因此曾一度有不好的負面想法(前已述),後來我接受疾病是可以發生在我身上,只要努力復健,順勢而為,大方依靠家人(我很感謝我的太太,孩子們),接受自己的樣子,心情就不致太糟,而且甚至可以保持平靜,想想未來的路要怎麼走。

 

回顧過往

我也成立一個LINE群組,廣邀工作的同事好友加人,放的是我過去為工作單位的人事物所拍的相片,我很喜歡拍照,也是我的興趣,過去拍了很多相片,卻鮮少拿出來審視,故藉此機會回顧我在工作單位的歷史,也順便刺激一下腦細胞,喚醒記憶並重温珍貴回憶。我在工作的地方服務有將近25年,可以說我的青春都奉獻於此,也該劃下暫停符號,順便讓相片裏的人事物回歸它該有的人,相片完全可以自行下載,完全沒版權的問題。

 

大量行走及復健

2021年的11月開始,當我用拐杖走路比較穩定後,開始大量行走活動,那時雖已過人們所說的「半年黃金復健期」。同年12月開始,每天大概花費3小時到4小時行走,且要求每天要走到手機的計步器一萬步以上,2022年過年一開始更增添APPLE WATCH來隨時計數步。如此直到現在,有時我會一天走到2萬步以上,但至少計步器一定要有一萬步,也會參考手機上「健康」這個程式中「行動能力」這一欄的測量變化,其中一項是「步行穩性」,從去年12月到現在,我已經從「非常低」的層級逐漸爬升到「低」的層級。我覺得透過手機的程式回饋不失為一個好的激勵作法。

另外我在2022年六月時,陸續購買握力器、指力按壓器。為的就是在走路訓練的過程中,連帶復健我的左手(患側),順帶增加一些樂趣變化。臉書版上有患者常說的「復健是一條寂寞又漫長的路」,之前描述它有點像希臘裏薛希弗斯的神話情況般,一遍又一遍,重複做著同樣的動作,只是我們還算幸運,在這「一遍又一遍」中,有著覺察不到的細微進步。我也在同一時間,購買了拉筋板,啞鈴等健身用品,這些都是版上前人或「風友」的經驗,來回復自己的肌肉肌力。

 

笑點過低

我到現在情緒調控都還有問題,主要是「笑點過低」,有點像幼小的孩子,覺得有的話真是很好玩,但那些話可能在成人世界不怎麼樣,也不見得好笑,我還是會一直笑,這個狀況描述起來「覺得自己有點像白癡」,也像精神病患的「自笑」(self laughing )。這也是中風的影響之一。再來由於語言的功能受到部份影響,講話變得比較吃力、或要先把口水吞下去之後才能好好表達,這使得我生病開始後變得不愛說話,因為好累;當他人有所誤解我的意見時,只要還過得去,也不想多做說明,也感到很累,所幸這種狀況逐漸減消。

 

回到純真年代

說真格的,生了這個病,好似把我拋擲到兒童期,異性雖然對我還有吸引力,但是完全不會引發性慾,回到純真年代的童年感覺,雖然完全知道大人的兩性運作,也實際經驗過,但至少到現在就完全失去了性的慾望,喪失了佛洛依德所說的「生之本能」,以libido為代表。或許我身體都還在恢復也說不定。

 

未來能見度趨於零

我覺得生病給我很大的影響是不能掌控及計劃未來,疾病讓我的未來的能見度趨進於零。這使得我開始思考我週遭的物品,或許它們能在未來有些用處,但是現在卻不合用,我清理掉許多書。本來的我以為,以後若有時間,再來慢慢消化這些書,所以以前是我興趣主題的書,幾乎必買。現在覺得生命沒有那麼多時間,而且以後書籍都有電子化的趨勢,所以很佔空間的實體書,就容易清理掉。

 

僵硬的身體

由於中風的影響,身體關節容易感到僵硬不靈活,尤其是我的腿部關節特別容易僵硬,幾乎休息個幾分鐘再重新站起啓動時,腿就好像幾小時沒動需要伸展一下才感覺舒展開來。我的一位同學描述他的一位曾中風的朋友這種情況,他說每天早上起床後,都要熱身一陣子,好像古代的火車,要動一陣子才能較自在活動。我也有這種感覺,只要一躺床睡覺,半夜醒來要若要上洗手間,一定要撐四角拐杖來穩定步伐。我想那是人家所說的「張力」的影響之一。

(閱讀困難者,可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 EP116;中風主題系列亦製成Podcast,歡迎收聽,推薦給有需要的人)

追蹤「穗波心理師」FB粉絲專頁或加入「情感聊天室」可不定時收文章、podcast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專門談心理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相談」免費提問



 


avatar-img
201會員
363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復健過程中面臨的身體狀況與心理變化,討論了在逆境中如何保持信心與勇氣。作者反思了對生命的理解,以及如何在面對疾病時接受現實、珍惜當下的生活態度。從心情的起伏到病友的支持,這段經歷讓作者對生命的體悟更加深刻,鼓勵讀者勇敢迎接生命中的挑戰與變化。
本文回顧了穗波在接受長照服務及復健過程中的經歷,分享了由專業人員提供的居家服務和費登奎斯療法,強調了大量練習和專業指導對中風患者恢復的重要性。穗波結合自身經歷,表達對社交媒體支持群體的感激,並探討了復健過程中的情緒反應和外部鼓勵的必要性。這篇文章旨在提供中風患者和照顧者對長照及復健過程的實用見解。
本文探討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心理工作,尤其是針對第一次住院的患者,如何協助他們認識疾病、管理症狀,並適應住院生活。透過促進患者的病識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臨床心理師的角色至關重要,旨在減少重複住院現象,並指導患者思考未來的人生規劃。文章提供具體建議與心理工作的目標,以幫助患者順利過渡到日常生活中。
本文分享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過程中面對的困擾,包括控制尿失禁的挑戰及其情感反應,並探討了依賴他人的不安與康復經歷中的感人瞬間。文章中提到的探望者和支持者,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親友,都在作者的康復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讓他逐漸重新建立自信和生活目標。
本文探討精神病患者的旋轉門效應,強調病識感的重要性,並分析患者重複住院的心理因素。提供的四個步驟,有助於加速病患的自我認識與症狀管理能力發展,減少重複住院的比例。透過理解病情及療程規劃,患者可以更有效地回歸社會,並改善生活品質,提供對於精神疾病理解的深入見解,適合患者及其家屬閱讀。
本文探討了韓劇《地獄公使》中的心理學元素,透過敘說心理學與詮釋現象心理學的觀點,分析角色如何透過語言塑造自身的心理實在。劇中事件的真相與解釋的力量相互交織,揭示人們如何依賴所呈現的論述而影響情感與行為。鼓勵讀者觀賞該劇,反思人生困境及自我理解的方式。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復健過程中面臨的身體狀況與心理變化,討論了在逆境中如何保持信心與勇氣。作者反思了對生命的理解,以及如何在面對疾病時接受現實、珍惜當下的生活態度。從心情的起伏到病友的支持,這段經歷讓作者對生命的體悟更加深刻,鼓勵讀者勇敢迎接生命中的挑戰與變化。
本文回顧了穗波在接受長照服務及復健過程中的經歷,分享了由專業人員提供的居家服務和費登奎斯療法,強調了大量練習和專業指導對中風患者恢復的重要性。穗波結合自身經歷,表達對社交媒體支持群體的感激,並探討了復健過程中的情緒反應和外部鼓勵的必要性。這篇文章旨在提供中風患者和照顧者對長照及復健過程的實用見解。
本文探討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心理工作,尤其是針對第一次住院的患者,如何協助他們認識疾病、管理症狀,並適應住院生活。透過促進患者的病識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臨床心理師的角色至關重要,旨在減少重複住院現象,並指導患者思考未來的人生規劃。文章提供具體建議與心理工作的目標,以幫助患者順利過渡到日常生活中。
本文分享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過程中面對的困擾,包括控制尿失禁的挑戰及其情感反應,並探討了依賴他人的不安與康復經歷中的感人瞬間。文章中提到的探望者和支持者,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親友,都在作者的康復道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讓他逐漸重新建立自信和生活目標。
本文探討精神病患者的旋轉門效應,強調病識感的重要性,並分析患者重複住院的心理因素。提供的四個步驟,有助於加速病患的自我認識與症狀管理能力發展,減少重複住院的比例。透過理解病情及療程規劃,患者可以更有效地回歸社會,並改善生活品質,提供對於精神疾病理解的深入見解,適合患者及其家屬閱讀。
本文探討了韓劇《地獄公使》中的心理學元素,透過敘說心理學與詮釋現象心理學的觀點,分析角色如何透過語言塑造自身的心理實在。劇中事件的真相與解釋的力量相互交織,揭示人們如何依賴所呈現的論述而影響情感與行為。鼓勵讀者觀賞該劇,反思人生困境及自我理解的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曾經是健康寶寶的我,2023年下半年卻因心理壓力而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在出國前夕感冒中標。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並開始尋求改善方法。透過運動、家族排列等靈性道具方式,逐漸找回自我價值感,也重新建立了身心健康的平衡。
Thumbnail
本文是我回顧中風生病狀態的一種發現,希望藉由描述重病時的意識狀態品質,來讓大家理解,人在面臨重病時一種可能的意識狀態,並因此衍生合適的對待方式。
Thumbnail
直視精神萎靡、身體乏力的狀態,清洗身心靈的乏力感受。
Thumbnail
透過人的改變來看世界,一篇分享作者自身情感經歷的文章。文章著重在人如何照顧好自己,改變對世界的看法以及活出幸福。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低潮時期如何重新振作,以及幸福感的來源,最後邀請讀者加入幸福魔法團體共學。文章中提到一首歌和一個自我連結的小方法,幫助人走出低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近9個月來對自我情緒覺察的感受與成效,並提出了對情緒的新看法,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消極的情緒發洩只是一種必要但偏向消極的解決方式。通過覺察練習和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更好地與情緒共處,進入一個平衡的情緒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一個曾經用「理智」來評判心中所有情緒的人, 當她終於找回和自己的內心的連結, 她便馬上面對到……人總有已到極限,卻還被迫不斷向前的時刻……
Thumbnail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一直以來在尋找自我療癒之路上的掙扎和體悟。我開始意識到我不需要總是在努力改變自己,而是可以接納自己的破碎和缺失,這個過程讓我重新發現真正的自我。這是關於放下療癒,接納真實自我的故事。
Thumbnail
[蘇絢慧好書嚴選] 最近的你,都安好嗎?最近的你,是不是很疲累呢?或是厭倦了某些不變的日子? 經歷了疫情以來的四年,全球的憂鬱及焦慮人口不斷攀升。自律神經失調及精神衰弱的人也越來越常見,生活在各種壓力中的現代人,一不注意,可能就會走到了心靈懸崖邊緣,感受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曾經是健康寶寶的我,2023年下半年卻因心理壓力而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在出國前夕感冒中標。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並開始尋求改善方法。透過運動、家族排列等靈性道具方式,逐漸找回自我價值感,也重新建立了身心健康的平衡。
Thumbnail
本文是我回顧中風生病狀態的一種發現,希望藉由描述重病時的意識狀態品質,來讓大家理解,人在面臨重病時一種可能的意識狀態,並因此衍生合適的對待方式。
Thumbnail
直視精神萎靡、身體乏力的狀態,清洗身心靈的乏力感受。
Thumbnail
透過人的改變來看世界,一篇分享作者自身情感經歷的文章。文章著重在人如何照顧好自己,改變對世界的看法以及活出幸福。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低潮時期如何重新振作,以及幸福感的來源,最後邀請讀者加入幸福魔法團體共學。文章中提到一首歌和一個自我連結的小方法,幫助人走出低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近9個月來對自我情緒覺察的感受與成效,並提出了對情緒的新看法,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消極的情緒發洩只是一種必要但偏向消極的解決方式。通過覺察練習和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更好地與情緒共處,進入一個平衡的情緒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一個曾經用「理智」來評判心中所有情緒的人, 當她終於找回和自己的內心的連結, 她便馬上面對到……人總有已到極限,卻還被迫不斷向前的時刻……
Thumbnail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一直以來在尋找自我療癒之路上的掙扎和體悟。我開始意識到我不需要總是在努力改變自己,而是可以接納自己的破碎和缺失,這個過程讓我重新發現真正的自我。這是關於放下療癒,接納真實自我的故事。
Thumbnail
[蘇絢慧好書嚴選] 最近的你,都安好嗎?最近的你,是不是很疲累呢?或是厭倦了某些不變的日子? 經歷了疫情以來的四年,全球的憂鬱及焦慮人口不斷攀升。自律神經失調及精神衰弱的人也越來越常見,生活在各種壓力中的現代人,一不注意,可能就會走到了心靈懸崖邊緣,感受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