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污名,接納自我:以一個臨床心理師的觀察談精神病患的社會適應心理機制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篇主要提供給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屬閱讀,有興趣的大眾也可閱讀!

 

旋轉門效應的現象

這篇文章所談論的精神病患,指的是出現較嚴重精神病症狀(psychotic symptoms)的患者,通常這類患者有幻覺、妄想⋯等症狀,現實感不佳,無法自己照顧自己,需要住院治療,以精神科藥物醫治,然後幻覺、妄想⋯等不符合現實的情況,會降低下來到一定程度,在這個情況下,就會準備出院,因為他們的症狀不再嚴重干擾日常生活功能。

但是就統計來說,一般精神科急性病房中,約60-70%的病人有過至少一次住院經驗;其中約30-40%屬於多次住院(3次以上)的病人;約20-30%是首次住院的新病人。也就是說,當我們到一個精神科病房進行訪視,10個人中約有6~7個人屬重覆住院,只有2~3人是開始發病後第一次住院,精神病患的高重覆住院率,被稱為「旋轉門」效應。

 

形成旋轉門效應的可能心理因素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認為是病患對他們疾病的特性不瞭解所致。

第一、很多人認為症狀沒有或減輕了,就是病好了,而「病好了就不用吃藥」,這樣的認知信念並不符合精神病的治療概念。

第二、患者缺乏「病識感」。「病識感」可以描述為患者對自己所罹患精神疾病的認識及接受程度。缺乏病識感,意即患者並不認為自己生病了,這有點像「當局者迷」。據個人觀察,這兩個原因常導致患者出院的服藥不規則,甚至不願服藥,也因此容易再度喚起疾病侵襲,即外界所稱的「發病」,也就會被他人送入住院。

但在實務經驗上,有自己來住院但比例很少的人,這群人相對住院時間短許多!個人見過住院一週左右,和被他人送入院,動輒住院數月治療以上,時間是少得多,這些自願住院的患者,通常知道自己狀況走下坡,快要病發,幻聽頻率及音量加大、腦子胡思亂想的次數增加影響到他的工作、生活,脾氣變得不穩定⋯等,所以他自己要求住院,請醫師調整藥物種類及劑量,待自己感到穩定後,自己規劃出院。我們稱上述這些對自己狀況有瞭解的病患,通常具有醫學上所稱的「病識感」,還進一步知道怎麼管理自己症狀,我稱為他們因為生病而發展出「症狀管理」的能力。

 

具有病識感發展出症狀管理能力的病患

並不是所有病人都可以發展出「症狀管理」的能力,因為這些需要理性認知及配合的行動力。當這些住院病人的疾病侵襲的時候,往往是傷害腦部,殘存的理性是否能夠把疾病對象化,跳脫出來審視自己情況,常因教育程度、病識感及個人理性運作程度情況而異。通常認知「自己已經生病並接受自己生病」(建立病識感)這件事,就可能相當費時,比如數月到數年不等,個人職涯上曾遇過花8年的時間,才真心確認接受自己是得到精神疾病,8年的時間,父母帶著他到處求神問卜、祭改、尋求有能力的師父⋯等,因為他自己及家人無法接受患有精神疾病,一直認為是中邪而已,但當這些方法都歸於無效,最後接受患有精神疾病,才肯乖乖吃藥,而中斷了患者不斷復發住院的歷程。

我並不是認為靈性、玄學的解決路徑不好,而是靈性玄學的解決途徑並不見得適用每一位患者,現代精神醫學的醫治,在生活世界的社會中,相較能穩定、控制及預測。我認為穩定接受現代精神醫學的治療下,還是能去尋求靈性玄學的協助,兩者是可以並行不悖的。

 

「我沒有精神病」的內在呼喊

很多患者不願意承認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縱使他感覺到自身的言行變得怪怪的。究其因有二:

一個是整個社會氛圍對精神病患的對待並不友善,也就是「污名化」的問題,一旦人們發現你患有精神病,相當大比例的他人會開始用另一個眼光看待,很多「暴力不可測」、「不理性」、「情緒易失控」、「能力欠佳」、「言行無法理解」、「危險人物尤如不定時炸彈」⋯等相關連結會糾結在一起,形成「精神病」的標籤特性,讓人敬而遠之而出現社會孤立現象,這種對精神病的污名化論述,也時常影響病患對自己生病的認知,比如說,他不願向他人承認自己生病,因為在職業應徵上會遭遇困難;或者他自己也無法接受同是精神病的人當朋友⋯等,如此在社會適應上,形成巨大挑戰。

第二個因素和第一個因素相關,一旦患者確認和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病的時候,他將會覺得自己失去很多,包括人際、一般正常人的認知、麻煩製造者、必須依賴藥物(失去健康)⋯等。他的自信可能瞬間瓦解,立即要面臨周遭環境的壓力。

我們若能到精神病房走一遭,問問那些住院的病人:「是什麼原因來住院?」,很多病人不是回應「因為高血壓」、「腸胃不好」、「叔叔叫我來住」或回答不知道,當然其中也可能已發展「症狀管理」能力的病人會回應:「我自己來的!因為睡不著。我知道自己有躁鬱症。」,通常這些已經發展「症狀管理」能力的人,會相當配合醫療,不會抵抗各種醫療手段的介入。

 

精神病患的社會適應心理機制及步驟

以上的觀察引出一個想法,就是當一個人處於精神病發初期,若能加速讓病患產生病識感,發展「症狀管理」的能力,或許能減少旋轉門現象,減少重複住院的比例。

上述的過程,發展的步驟如下:

1、病人要能識別他的言行、想法及感知和其他人不同。他要知道當其他人接收到他的某些言行、想法及感知是感到奇怪的,也就是說他要把自己某些言行、想法及感知劃入自己獨有的領域,而不是他人共同認証的事。舉例來說,當一個病人經驗聽幻覺時,他要能知道只有自己聽得到,但別人聽不到;或是他情緒起伏很大時,他要能辨別自己的這種感覺並不是他原本所具有的。換句話說,病人要能察覺自己某些言行、想法及感知是屬於症狀領域的,他要能劃出這個領域,以識別這是原本一般常態的自己,還是受症狀影響下的自我狀態。

2、當病人識別出專屬的「症狀領域」的自我及一般常態狀況下的自我,他就能建立適當的病識感,並採取不同的對待方式,比如當只有他自己可以聽到三字經的聲音時,就不理會它,或是找可以理解他的人討論;而若當他聽到別人也能聽到的聲音時,他就可以據此反應。

3、面對他人可能會有的反應訓練,核心是𠄘認並同意自己患有精神病,但不會自我眨抑,有足夠的自信。比如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你或對你發出不適切的評論,你只要相信自己,不受外界影響,認知到這是人類可能狀態的一種,而你遇到了,負責任的方式就是承認它並接受治療。對於他人的不當評論,拒絕而不攻擊他;對於他人的異樣眼光,接受這個世界目前確實有歧視存在而一笑置之。自己面對社會的壓力會減少許多,必要時可定期和心理師會談因應之法。

4、找一個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位置。當病人復歸社會中,可以藉助職能治療師的協助,找到一個自己可以在社會中穩當生活的位置,比如打工、志工、全職工作⋯等等,回到一般常態的發展軌道,朝向自己自足的目標前進。這個過程可以藉助五大專業領域協助,這五大專業是精神科醫生、精神科護理師、精神科社會工作師、臨床心理師及職能治療師,簡稱醫護社心職。

 

在概念上,若能按此4步驟實行,當可縮小「旋轉門」現象。當然,每一步驟可能要花上一些時間,但是病人對自己疾病的認識是有進展的。實務上,有些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能已經退化,所以以此4原則為基,發展出變型的方式,比如對於認知能力不足病人只要他能知道:「要每個月打長效針劑,才能穩定生活。」這樣的程度。以上所談是精神病患者復歸社會的心理機制通則,實際情況還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個別狀況,量身打造。

 


198會員
340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了韓劇《地獄公使》中的心理學元素,透過敘說心理學與詮釋現象心理學的觀點,分析角色如何透過語言塑造自身的心理實在。劇中事件的真相與解釋的力量相互交織,揭示人們如何依賴所呈現的論述而影響情感與行為。鼓勵讀者觀賞該劇,反思人生困境及自我理解的方式。
穗波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驗,包括在使用鼻胃管期間的心理壓力,及如何在復健治療中逐步恢復日常生活的能力與信心。透過語言、物理及職能治療,作者努力克服身體功能的喪失,並強調了配偶與護理人員的重要支持。這篇文章希望能為面臨相似情境的讀者帶來共鳴與鼓勵。
本文設定的閱讀對象為心理師及其他助人工作者。同是做為心理師的我發現,或許羅吉斯主張的助人者三項特質或態度作法,較適用在「個性」養成上,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較不適用「群性」培養。
本文探討人類從嬰兒期與母親的親情連結開始,如何隨著成長逐漸轉變為愛情。文章深入分析親子關係的影響,並探討人們在不同人生階段中所面對的情感轉化,尤其是如何從家庭中學習愛與親密,最終形成自己的親密關係。透過該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情感路徑的重要性,以及在親情和愛情之間所產生的變化。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在病中的掙扎和種種後遺症。從自殺念頭到日常生活的種種困境,都一一細膩地描述了出來。穗波即使面對生死交關,也始終依靠著家人和朋友並面對不明未來存活下去。
本文探討了中元節的傳統意義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變化,強調在慶祝過程中不應忘記與先人的連結。
本文探討了韓劇《地獄公使》中的心理學元素,透過敘說心理學與詮釋現象心理學的觀點,分析角色如何透過語言塑造自身的心理實在。劇中事件的真相與解釋的力量相互交織,揭示人們如何依賴所呈現的論述而影響情感與行為。鼓勵讀者觀賞該劇,反思人生困境及自我理解的方式。
穗波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驗,包括在使用鼻胃管期間的心理壓力,及如何在復健治療中逐步恢復日常生活的能力與信心。透過語言、物理及職能治療,作者努力克服身體功能的喪失,並強調了配偶與護理人員的重要支持。這篇文章希望能為面臨相似情境的讀者帶來共鳴與鼓勵。
本文設定的閱讀對象為心理師及其他助人工作者。同是做為心理師的我發現,或許羅吉斯主張的助人者三項特質或態度作法,較適用在「個性」養成上,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較不適用「群性」培養。
本文探討人類從嬰兒期與母親的親情連結開始,如何隨著成長逐漸轉變為愛情。文章深入分析親子關係的影響,並探討人們在不同人生階段中所面對的情感轉化,尤其是如何從家庭中學習愛與親密,最終形成自己的親密關係。透過該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情感路徑的重要性,以及在親情和愛情之間所產生的變化。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在病中的掙扎和種種後遺症。從自殺念頭到日常生活的種種困境,都一一細膩地描述了出來。穗波即使面對生死交關,也始終依靠著家人和朋友並面對不明未來存活下去。
本文探討了中元節的傳統意義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變化,強調在慶祝過程中不應忘記與先人的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一、改變的開始 這幾天還是持續閱讀:複雜性創傷症候群(CPTSD)一書。 我漸漸感受到心中有什麼東西在翻攪、滾動著,那是根深蒂固深扎於心中的情緒毒瘤之根被鬆動的徵兆! 我慢慢地從書本中大獲啟發和治癒,開始能夠相信,只要啟動自我治癒的療程,我已在這條路上的感覺,每天都會比前一天好一點。 但是...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大家的生活面臨著各式不同的壓力與挑戰,而受到精神疾病所苦的人們也不在少數,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瞭解卻還是不夠全面,仍然有太多的誤解與負面標籤,...或許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但仍可以用正向的態度成為照耀身處黑暗深淵患者的溫暖曙光。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一、改變的開始 這幾天還是持續閱讀:複雜性創傷症候群(CPTSD)一書。 我漸漸感受到心中有什麼東西在翻攪、滾動著,那是根深蒂固深扎於心中的情緒毒瘤之根被鬆動的徵兆! 我慢慢地從書本中大獲啟發和治癒,開始能夠相信,只要啟動自我治癒的療程,我已在這條路上的感覺,每天都會比前一天好一點。 但是...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心理學的法則》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大家的生活面臨著各式不同的壓力與挑戰,而受到精神疾病所苦的人們也不在少數,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瞭解卻還是不夠全面,仍然有太多的誤解與負面標籤,...或許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但仍可以用正向的態度成為照耀身處黑暗深淵患者的溫暖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