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地。-關於地球的運動-》,一部講述「地動說」在被接受之前,如何發展與傳承的漫改動畫。雖然第一集剛開始的審問畫面一度讓我想要打退堂鼓,但好在那樣的畫面在故事裡並不算特別多。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算是給觀眾一個下馬威,讓我們理解到,後面那些看似充滿理想的探究活動,其背後背負的是多大的風險。
而對於那個時代的人而言,除了身體的疼痛之外,「無法上天堂」更是一個最令人卻步的恐怖懲罰。但他們依舊被知性的熱情吸引,無論是大人小孩、男性女性、宗教人士或不識字的百姓。星空就在那裡,只要抬起頭,就有可能被偌大的驚奇所吸引。
尤其,那是一個光害遠沒有現在嚴重的時代,阻止人們觀看星空的,只有階級社會與無從逃遁的信仰給人帶來的壓迫與恐懼。
*
動畫仍在播放中,所以還沒辦法做比較深入或整體性的討論。但至少就目前一半多的故事,我覺得已經非常值得一看。剛好近期在讀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在討論常態科學與科學危機的時候,這部作品中的一些情節都能給我一些有趣的對照;其中關於知識的傳承與分享,也是一個很重要且令人深思的議題。
在這邊我特別想聊的一個部分是巴德尼與奧克茲之間的思想交鋒,在其中一集裡面,奧克茲和巴德尼談論了分享知識的一項重要理由:「當更多人知道時,才更有可能受到反駁。」
在見識到一位一輩子研究天動說的學者在死前承認了「自己或許是錯的」的可能性之後,奧克茲的直覺是:不抱持著「自己相信的事情可能是錯的」的想法做研究,那其實不是學術的態度,而是一種信仰。
奧克茲的想法很接近實用主義中的「可錯論」。尤其,當巴德尼追問他是否是認為地動說是錯的時,他很清楚地表示否定。這意味著,他要宣稱的事情如同威廉.詹姆士所謂「我們在今天就必須靠今天所能取得地真理過活,並隨時準備在明天稱之為假」。雖然我們的理論比皮耶司特伯爵「更真」,但並不代表他不可能是錯的,因此,我們需要把這些資料留下來,讓可能去糾正它的人有機會看見。
這一點,也是彌爾堅持人需要有「避免受到言論審查的表達自由」的核心原因,我們需要讓一切的言論都能夠被放在公共裡面檢視。這些「被檢查的言論」可能是真理,又或者包含著部份的真理;集變裡面沒有包含任何真理,它也可以作為一種對照的選項,避免真意見成為一個不得不遵守的唯一教條。
而奧克茲他們所屬的時代,就是那個人們被無數「不得不遵守之教條」給綑綁的時代。而這是兩人思想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異的主要原因。作為上層階級且天資聰穎的高級知識分子,巴德尼最初想要做的是證明上帝的創造是和諧且完美的(以及證明自己是個特別的人);但奧克茲的世界裡面根本沒有機會向那樣去追求「自我實踐」,他之所以嚮往地動說,只是希望我們所處的世界可以更值得喜歡與期待。
相較於天地截然二分的天動說,在地動說裡,地球與宇宙的其他星球是和諧的,世界與天國並未二分。而且,這意味著教會可能是錯的,那些對過去的自己(以及一切和自己有相似處境的人)而言宿命一般的悲慘與苦痛將存在著一絲擺脫的可能性。
做為上層世界(尤其又是宗教人士)的巴德尼可以安穩度過一生後前往天國,他渴望的是真理和完美;而在下層世界,過去將一切寄託於彼岸的奧克茲,如今渴望的是平等與自由。這是知識、是地動說給他的希望與想像。
那一集的標題是「我信仰地動說」。因為比起當時教會所能提供的那個世界,地動說為真的那個「運轉中的世界」,才更令總算能夠開始重新熱愛生命的人去嚮往。
延伸閱讀: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二):科學活動不是教科書上寫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