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記事:探討園藝治療對強迫症患者的療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照顧的花園在去年底開始被一位強迫症患者,用她個人的想法,把花草樹木修剪得整齊劃一,怎麼看,都很醜。

看著自己努力維護的庭園,傷心了好一陣子,甚至與對方吵架,之後,就與她保持距離,不想再為了植物,與人衝突。

面對強迫症患者,只能忍讓。因為明知對方精神有問題,還要跟她爭吵,就是自己的錯誤。

以前,總以為是家庭或社會造成的心理病態,後來,接觸很多的個案,才明白每個人的生命,必須自己負責。

如果我們能夠真正面對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切,而不是把錯誤都怪罪別人,也不是把錯誤都怪罪自己,而是看清問題的原因,不再重蹈覆轍,繼續往前走,就是放下執著,不再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那麼,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就不會產生心理疾病,而做出奇怪的舉動。

raw-image



園藝治療

園藝治療是否對於強迫症(OCD)患者有效,實際上取決於患者的個體狀況和治療方法的使用方式。雖然目前的研究未明確指出園藝治療對強迫症患者的直接療效,但它可能在某些方面提供間接的幫助,例如: 1. 壓力減輕:園藝活動能幫助患者放鬆心情,減輕壓力,這對強迫症的情緒管理可能有幫助。 2. 專注訓練:強迫症患者常陷於重複思維,園藝活動需要專注於當下的任務,有助於轉移注意力。 3. 行為療法輔助:園藝活動可以作為一種結構化的行為活動,促進正向行為的建立。 4. 提升幸福感:與自然接觸能促進多巴胺和血清素的釋放,改善情緒。 然而,園藝治療本身通常不能取代其他科學證據支持的治療方式(如認知行為治療、暴露與反應預防療法,以及藥物治療)。如果園藝治療對某些強迫症患者效果有限,可能是因為它無法直接影響患者的核心病理(如強迫性思維和行為)。 總之,園藝治療可以作為一種輔助策略,但強迫症的核心治療應由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和心理治療師根據患者情況量身定制,並採用證據基礎的干預方法。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建議與醫療專業人士深入討論。



美感的表達

強迫症(OCD)患者對美感的認知,確實可能受到其症狀的影響。強迫症的特點包括對秩序、對稱性和完美主義的過度追求,這可能使患者對植物的修剪方式過於嚴格或拘泥於某種形式,而忽略了自然美或他人對美的多樣化理解。

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和解釋:

1. 對稱與秩序的追求

強迫症患者可能感到不對稱或「凌亂」的植物會引發不適,因此會下意識地把植物修剪得過於整齊,試圖減少內心的焦慮。

2. 行為重複與控制感

修剪植物可能成為一種儀式化行為,透過反覆修剪獲得短暫的控制感或安心,即便這種修剪未必符合一般美學標準。

3. 對美感的固化認知

OCD患者可能對「美」有一種固定的認知模式,例如認為只有對稱或規整才是美,無法接受更自然或不規則的美感。

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1. 增加對美的多樣性理解

引導患者欣賞自然界中不同形式的美,例如不規則的樹木形態或自然生長的花草。可以透過與他人討論或參觀花園來拓展對美的理解。

2. 利用治療干預

認知行為治療(CBT):幫助患者重新評估「秩序和美」的概念,減少對對稱和整齊的過度追求。

暴露與反應預防(ERP):讓患者逐漸接受植物的不對稱或自然狀態,降低因此產生的焦慮。

3. 結合園藝活動

鼓勵患者參與創造性的園藝活動,例如設計花壇或組合盆栽,讓他們感受自然生長的多樣性和隨機性之美。

4. 尋求專業指導

園藝治療師或心理治療師可以設計專門的活動,引導患者學會平衡秩序和自然美之間的關係。

雖然患者可能對植物修剪的方式有其堅持,但這背後反映的是強迫症的核心心理機制。如果能透過適當的治療和引導,患者或許能逐漸接受更豐富多樣的美感表達方式。

心靈花園的玫瑰仙子,愛自己,也珍惜身邊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看著玉蘭花開,想到以前聽人說過一個故事,就是一戶人家靠賣玉蘭花,養活一家大小。 當時聽了,不太相信,還問了問,這是真的嗎? 於是,我用AI寫了一個故事,創作一首歌,還有好幾張圖片,圖片裡的人物會說話,就這樣,做成一部影片。 藝術創作是寫自己看待生命的故事,是自我成長的心情記錄
三十多年前,曾經去過雲南,見過百年以上的山茶花,印象深刻。 最近,幫忙照顧兩盆山茶花,不禁想起那片寧靜的山區。 於是,寫了一個故事,關於失去家園與重新找回簡單生活的人生啟示。並且創作了一首歌及影片。 這回嘗試以圖像去說故事,只有簡單的文字描述。 用心去感受吧! 去體會一下吧!
工作的繁重,人事的紛爭,生活的彷徨,讓人常常感到心情沈重。 但是,只要我看到自己照顧的花草樹木,生機盎然,我就會忘掉一切的煩憂,心中生起幸福的感受。 尤其,柔弱的花朵經過風雨的摧折,依然努力綻放最美好的模樣,就會讓我很感動。 於是,我用AI寫了一個故事,創作一首歌,做了一個影片。
主題:大地的愛 歌詞的工具:ChatGpt 圖像及歌曲的工具:豆包 創作一個歌詞:愛的花園為主題,寫這個愛是對大地的感恩
一片土地再荒蕪,只要你用心去對待,它就會回報你。我不是在種花,而是在種希望。
星心AI作詞曲:《玫瑰的光芒》 在黑夜裡迷失方向, 玫瑰叢中尋找希望。 仙子的微笑,如星光, 照亮心底深處的創傷。 風霜過後花更芬芳, 失敗教我更加堅強。 不完美也是種力量, 讓夢想在逆境中綻放。 伸出雙手擁抱光芒, 勇敢前行不再徬徨。 每朵玫瑰都有渴望, 我將成為屬於自己的光!
最近,看著玉蘭花開,想到以前聽人說過一個故事,就是一戶人家靠賣玉蘭花,養活一家大小。 當時聽了,不太相信,還問了問,這是真的嗎? 於是,我用AI寫了一個故事,創作一首歌,還有好幾張圖片,圖片裡的人物會說話,就這樣,做成一部影片。 藝術創作是寫自己看待生命的故事,是自我成長的心情記錄
三十多年前,曾經去過雲南,見過百年以上的山茶花,印象深刻。 最近,幫忙照顧兩盆山茶花,不禁想起那片寧靜的山區。 於是,寫了一個故事,關於失去家園與重新找回簡單生活的人生啟示。並且創作了一首歌及影片。 這回嘗試以圖像去說故事,只有簡單的文字描述。 用心去感受吧! 去體會一下吧!
工作的繁重,人事的紛爭,生活的彷徨,讓人常常感到心情沈重。 但是,只要我看到自己照顧的花草樹木,生機盎然,我就會忘掉一切的煩憂,心中生起幸福的感受。 尤其,柔弱的花朵經過風雨的摧折,依然努力綻放最美好的模樣,就會讓我很感動。 於是,我用AI寫了一個故事,創作一首歌,做了一個影片。
主題:大地的愛 歌詞的工具:ChatGpt 圖像及歌曲的工具:豆包 創作一個歌詞:愛的花園為主題,寫這個愛是對大地的感恩
一片土地再荒蕪,只要你用心去對待,它就會回報你。我不是在種花,而是在種希望。
星心AI作詞曲:《玫瑰的光芒》 在黑夜裡迷失方向, 玫瑰叢中尋找希望。 仙子的微笑,如星光, 照亮心底深處的創傷。 風霜過後花更芬芳, 失敗教我更加堅強。 不完美也是種力量, 讓夢想在逆境中綻放。 伸出雙手擁抱光芒, 勇敢前行不再徬徨。 每朵玫瑰都有渴望, 我將成為屬於自己的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透過接受敘事治療,從自我否定轉變為自我接納和自愛。作者分享了在治療過程中的成長與轉變,以及對自我和他人的影響。文章中提到了敘事治療的方法和價值,並鼓勵讀者放下自我指責,開始喜歡自己。
Thumbnail
照顧者與當事人的經歷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這篇分享了一位照顧者的親身經歷,以及書籍《你可以喘口氣》中的心路歷程。文章中探討了情緒的掙扎、負面情緒的應對,以及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
前言 前兩文試著透過照護員被燥鬱症患者毆打,結果主管看似冷漠和缷責的言行,以及媽媽不止未安慰,反倒貌似譏諷的言行,讓照護員傷上加傷,看了好幾次身心科,至今未能走出的案例,來分析情緒的由來和可能的處理。得到的結論是: 「妳的不滿,妳的委屈,妳的不甘,對不起,完全是妳自找的、自編的,妳用自以為是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女兒正好發高燒在房間休息,我讀著一頁頁關於作者身為憂鬱症照顧者的心路歷程,也不免感到心有戚戚焉。 我們都知道患者深受其苦,也理解患者有許多情緒上的反應,但身為照顧者卻猶如被噤聲般必須壓抑自己內在的需求與感受,倘若表達出不想負責任,抑或是憤怒與悲傷,就容易被扣上「無情無義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當感情快速結束,無法放下,是因為一直想著這段感情。被傷害後怨恨是正常的,但每天責罵會影響生活品質。放下不等同於不恨。活在當下,專注於現在的生活,才能重獲新生。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花朵盛開時渴盼凋萎 熊膽工廠裡 母熊撕碎小熊再自殺 人都能被刑求到想丟掉身體 也許應該讓想走的好好走 想活的好好活 沒有誰能替別人呼吸 承受各種感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透過接受敘事治療,從自我否定轉變為自我接納和自愛。作者分享了在治療過程中的成長與轉變,以及對自我和他人的影響。文章中提到了敘事治療的方法和價值,並鼓勵讀者放下自我指責,開始喜歡自己。
Thumbnail
照顧者與當事人的經歷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這篇分享了一位照顧者的親身經歷,以及書籍《你可以喘口氣》中的心路歷程。文章中探討了情緒的掙扎、負面情緒的應對,以及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
前言 前兩文試著透過照護員被燥鬱症患者毆打,結果主管看似冷漠和缷責的言行,以及媽媽不止未安慰,反倒貌似譏諷的言行,讓照護員傷上加傷,看了好幾次身心科,至今未能走出的案例,來分析情緒的由來和可能的處理。得到的結論是: 「妳的不滿,妳的委屈,妳的不甘,對不起,完全是妳自找的、自編的,妳用自以為是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女兒正好發高燒在房間休息,我讀著一頁頁關於作者身為憂鬱症照顧者的心路歷程,也不免感到心有戚戚焉。 我們都知道患者深受其苦,也理解患者有許多情緒上的反應,但身為照顧者卻猶如被噤聲般必須壓抑自己內在的需求與感受,倘若表達出不想負責任,抑或是憤怒與悲傷,就容易被扣上「無情無義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當感情快速結束,無法放下,是因為一直想著這段感情。被傷害後怨恨是正常的,但每天責罵會影響生活品質。放下不等同於不恨。活在當下,專注於現在的生活,才能重獲新生。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花朵盛開時渴盼凋萎 熊膽工廠裡 母熊撕碎小熊再自殺 人都能被刑求到想丟掉身體 也許應該讓想走的好好走 想活的好好活 沒有誰能替別人呼吸 承受各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