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版-麥吉爾腰背修復手冊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此本為我閱讀Stuart Mcgill的第二本書,相較於第一本「腰背修復手冊」我覺得更加有趣,並且閱讀起來更佳容易理解,裡面敘述一位健力選手Brain Carroll遇到的脊椎問題,當Brain因傷痛問題而將走上絕路時,遇到了Stuart Mcgill,事情開始有了轉機。


當所有醫師都要Brain開刀時,只有Stuart給予他不需要開刀的建議,但是Brain改善生活習慣,以及過去的運動方法。

書裡面敘述大量Brain如何使用Stuart的方法而改進他的脊椎問題,我自己本身也是一位長期下背痛患者,只要當脊椎負重壓力容量過載時,在隔天睡醒要翻身下床的那一刻,我就會知道我的腰又開始了。

因此當我在運動時,將此本書裡面提及的幾個方法拿來使用,我感到非常的受用。

例如Stuart Mcgill的核心大三動作,我用過一次以後,即便我沒有將次數組數做好做滿(因為後面還有許多課表等著我去完成),我還是可以感受到,我訓練完的隔天,身心感受是非常舒服的。以及我在生活習慣上面,長期維持一個姿勢時,下背會開始酸痛,我就開始研究,我的脊椎是否處在中立位置,並且運用書中提到的「游擊手姿勢」來提醒我自己,該如何好好的使用背部的力量。


我過去經常有駝背的壞習慣,這也影響我許多的運動表現,書中有指導該如何修正胸椎後凸的問題,嘗試過後確實非常實用。

過去在訓練中,經常會忽略單邊負重行走的訓練,書中有提到,這類的訓練方法,可以提昇脊椎的穩定性,也訓練到額狀面的核心穩定性,搭配怪獸訓練系統中有提到的,使用單邊或雙邊負重行走,可以有效誘發核心用力的方式,進而提升深蹲、硬舉等需要大量核心穩定性的熱身訓練。


書中也有提到,在訓練時,要心無旁騖,甚至連音樂都不能聽,我嘗試過後,確實有效,我更能專注在訓練當中,每次組間休息時間變短,我將大腦裡面的神經迴路都建構在,感受動作過程當中,是否做到「壓胸夾背、吸氣閉氣、扭地夾臀」禊緊我的背部,核心張力是否足夠,進而改善我在硬舉時,可能會產生的下背痠痛感。


除了訓練過程當中我感到效益以外,我也將我自身感受的學習,拿來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因為我師父曾經提醒過我一句話「你在訓練中都可以做得到,為什麼你學生會做不到」因此我將教學調整,先將基本功打好,每次啟動身體要訓練時,不斷提醒學生,壓胸夾背是什麼樣的感覺,吸氣閉氣有沒有做好,扭地夾臀是否繃緊,都確認好了,再開始執行訓練,每次訓練也都從最初階的方法開始,不尋求立即的加大負荷量,因為有可能負荷量過大,而導致學生注意力失焦。


書中也有提到,當強度(重量)很大時,不要做高反覆,因為受傷風險會提高,建議是高組數,次數1下,來好好訓練神經迴路,這個意思就是當重量很重時,我把大腦建構在跟肌肉的連結,感受每一下是否有繃緊身體、呼吸法做好,去走順當下的那個訓練,是否做完那一下,身體是無痛的,這樣進步的時間反而更長更久更健康,只是會很耗時而已,但我的經驗是「耐心」很重要,好好地傾聽身體回饋,跟靜靜等待它的進步。


今年10月24-26即將迎來我今年唯一會報名的比賽「SBD大力士比賽」,我將其定義為展現我所學的檢驗,我在1月底結束長達快一年的「怪獸研究班」,接下來我要將過去的訓練經驗、學習知識,都安排在我接下來的訓練當中,學而用,用而感受,進而檢驗,看看是否會持續進步,看看會遇到哪些阻礙,再來將問題拿來與老師討論。


也祝福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妳,也持續走在進步的道路上。

「沒有絕對的方法,只有嘗試錯誤以及學習的過程」


竹北向上適應工作室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莊敬七街55號

教練:林柏志Vincent

營業時間:12-21

電話:03-6670363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肌力體能訓練是所有運動的基礎,能提升專項運動表現及降低運動傷害。本文深入探討肌力、健力與健美的區別,並解釋為何定期的肌力訓練對於普通運動者及專項運動員都至關重要。從古老的運動科學研究到現代訓練方法,這篇文章將幫助讀者理解正確的訓練方法,並消除對健身訓練的常見誤解。
前面一篇提到「儲備力量」的觀念,儲備力量的意思為-人體的最大肌力與任務肌力需求的比較,當本身力量較大時,在執行各項任務、競賽時,會較肌力相對差的對手,表現的更加游刃有餘,並可以承受多次的高反覆,呈現的結果為「耐力很
什麼是練體能?要如何練體能?我只是想練健康要怎麼做?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想法。
減肥是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什麼?改如何透過訓練或飲食計畫,讓自己達成目標?
孕婦的運動訓練不僅能增強身體素質,還能提升胎兒的健康。參加孕力講座的過程中,分享了多位孕婦的經驗,強調運動的個體化差異與訓練的安全性。孕婦應通過科學的方法保持運動,以增進血液循環,支持胎兒的營養需求,並為未來照顧孩子做好準備。這篇文章鼓勵孕婦擁抱運動,緩解傳統對於孕期運動的恐懼與誤解。
肌力體能訓練是所有運動的基礎,能提升專項運動表現及降低運動傷害。本文深入探討肌力、健力與健美的區別,並解釋為何定期的肌力訓練對於普通運動者及專項運動員都至關重要。從古老的運動科學研究到現代訓練方法,這篇文章將幫助讀者理解正確的訓練方法,並消除對健身訓練的常見誤解。
前面一篇提到「儲備力量」的觀念,儲備力量的意思為-人體的最大肌力與任務肌力需求的比較,當本身力量較大時,在執行各項任務、競賽時,會較肌力相對差的對手,表現的更加游刃有餘,並可以承受多次的高反覆,呈現的結果為「耐力很
什麼是練體能?要如何練體能?我只是想練健康要怎麼做?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想法。
減肥是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什麼?改如何透過訓練或飲食計畫,讓自己達成目標?
孕婦的運動訓練不僅能增強身體素質,還能提升胎兒的健康。參加孕力講座的過程中,分享了多位孕婦的經驗,強調運動的個體化差異與訓練的安全性。孕婦應通過科學的方法保持運動,以增進血液循環,支持胎兒的營養需求,並為未來照顧孩子做好準備。這篇文章鼓勵孕婦擁抱運動,緩解傳統對於孕期運動的恐懼與誤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肩頸緊繃、下背及腰臀痠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從身體中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這是本運動健身題材的書(2021年左右,另有一本女性版),是朋友推薦我的,除了增肌減脂跟健康,心態跟意志也有著墨。健身是一種身心皆具的領域,本書相關的闡釋就現下健身領域,我覺得是個好起點,值得一讀,以下是我的摘要跟心得。
Thumbnail
脊椎側彎能否重訓一直是大家擔心的,拜現今科學所賜,對於重訓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讓我們一起了解「脊椎側彎」,並與它好好共存吧!
Thumbnail
文章分享腰椎後柱失能及相關檢查和處置方式,以及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病患的效果和可能的結果。(AI)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2022年JAT期刊出版的內容,探討了青少年運動員腰痛後脊柱失能的疼痛模式、評估、診斷以及物理治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一對一皮拉提斯課程的體驗心得,透過專業指導的課程,更瞭解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大腿根部有卡住的感覺,坐、立皆疼痛不適,走路一拐一拐地。 經初步運動練習後,明顯感到疼痛減輕,行走輕鬆也更有力。
Thumbnail
背部疼痛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尤其是長時間坐辦公室工作或長時間站立的人。慢性背部疼痛可能對生活品質造成嚴重影響,限制了日常活動和工作效率。傳統的中醫療法中,包括撥筋、整骨、整復和推拿等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背部疼痛。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療法在治療慢性背部疼痛中的應用,並探討它們的效果和文化背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肩頸緊繃、下背及腰臀痠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從身體中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Thumbnail
這是本運動健身題材的書(2021年左右,另有一本女性版),是朋友推薦我的,除了增肌減脂跟健康,心態跟意志也有著墨。健身是一種身心皆具的領域,本書相關的闡釋就現下健身領域,我覺得是個好起點,值得一讀,以下是我的摘要跟心得。
Thumbnail
脊椎側彎能否重訓一直是大家擔心的,拜現今科學所賜,對於重訓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讓我們一起了解「脊椎側彎」,並與它好好共存吧!
Thumbnail
文章分享腰椎後柱失能及相關檢查和處置方式,以及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病患的效果和可能的結果。(AI)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2022年JAT期刊出版的內容,探討了青少年運動員腰痛後脊柱失能的疼痛模式、評估、診斷以及物理治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一對一皮拉提斯課程的體驗心得,透過專業指導的課程,更瞭解自己的身體。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從籃球運動中的膝蓋和腰部受傷,到如何轉變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的生命智慧。他以自身經驗開啟學習,分享了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調整方式,從而啟發讀者以更開放的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
Thumbnail
大腿根部有卡住的感覺,坐、立皆疼痛不適,走路一拐一拐地。 經初步運動練習後,明顯感到疼痛減輕,行走輕鬆也更有力。
Thumbnail
背部疼痛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尤其是長時間坐辦公室工作或長時間站立的人。慢性背部疼痛可能對生活品質造成嚴重影響,限制了日常活動和工作效率。傳統的中醫療法中,包括撥筋、整骨、整復和推拿等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背部疼痛。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些療法在治療慢性背部疼痛中的應用,並探討它們的效果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