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企業的戰略佈局和業務推動策略 〉陳致瑋 納帝思 商學 課程講記
2025年2月 完成校對
在執行企業戰略方針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理解其架構的各個層面。本主題將聚焦於企業經營的大方針,從企業的大方針到中大型企業的擴大方針,再轉向業務面的層面。我們將關注資源的有效運用和效益評估,以及如何調整對策。整個課程的焦點將放在執行轉換的層面上。
這是一個由宏觀轉向微觀的過程,需要建立起大局觀,然後再進行微觀的執行。在企業執行的過程中,不論是大型企業、國際組織還是新創事業,都存在著相似的運作模式。無論公司規模大小,核心的價值觀念和目標設定都是相似的,差異主要在於營運環境的複雜度。
企業的經營本質並不因大小而有所不同,而是在創造合理利潤的基礎上實現永續經營。即便大公司需要處理更複雜的資源和整合,基本的價值觀念卻與小公司相似。不要忘記,企業的經營本質是為了創造利潤,這是實現其他目標的基石。
統計數據顯示,台灣絕大多數企業是中小企業。因此,我們今天將以中小企業為例,因為這反映了大多數人的實際經營環境。
為了創造利潤
在討論經營的本質時,我們需要強調一點,即企業的目的是為了創造合理的利潤,而非追求暴利。這種利潤是為了支持公司的營運成本、資源整合以及員工薪酬。經營者應該注重讓公司的年度結餘保持正數,而不是追求不合理的極高利潤。
對於經營的本質,我從 Peter Drucker (彼得杜拉克)那邊習得的核心概念,不只幫助我獲得企業經營的成功也幫助我輔導其他企業成功。因此讓我為大家介紹 Peter Drucker 對企業經營本質的幾個核心觀念,也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觀念。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對企業經營本質的看法深遠影響了全球的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他認為企業經營的核心不僅僅是追求利潤,更關注創造價值和持續創新。
1. 企業的本質是創造顧客(The Purpose of Business is to Create a Customer)
杜拉克強調,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並非僅僅是賺取利潤,而是創造並維持顧客。他認為:
“There is only one valid definition of business purpose: to create a customer.”
企業唯一有效的目的定義,就是創造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