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1.補】「的」和「得」的用法補充──兼論AI可能的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關像形容詞的「的」、像副詞的「地」,還有補充說明的「得」,我之前就有在Vocus的專題分析過了,文章的結論可以參考【E01】常用詞語解析(一:的、地、得)

不過這兩天刷Threads看到這個討論:

raw-image

身為國文老師自然不能放任這種明明不懂卻大放厥詞的人存在,加上我發現我的結論幾乎沒有討論到「動詞+的」的合法情況,所以今天趁著這個機會來補充一下。


1. 「的」字短語

圖一:「的」字短語介紹

圖一:「的」字短語介紹

上圖是王錦慧和何淑貞老師的《華語教學語法》,裡面提到「的」除了是類似「形容詞」的一個定語標記,它還可以是「名詞化」的標記。「的」附著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後面,會讓整個短語(phrase)變成「名詞性」的「『的』字短語」。例如:

1-A. 這個椅子是木頭的。
1-B. 作業寫完了的可以先離開。
1-C. 他是從臺北來的。

通俗一點來看,你可以把「的」字短語視為是「的」後面其實省略了一個名詞的成分沒有說出來,不過可以從前後文語境得知。例如:

2-A. 這個椅子是木頭的(椅子)。
2-B. 作業寫完了的(同學)可以先離開。
2-C. 他是從臺北來的(人)。

簡單總結一下「動詞+得」和「動詞+的」的差異:「動詞+得」後面接的是補語,用來補充說明動詞的狀態、結果、程度等,整個短語仍然是個動詞性短語。「動詞+的」則會變成一個名詞性短語,它的作用等於名詞,無關乎後面成分為何。


2. 煮「ㄉㄜ˙」泡麵

回到Threads的貼文,「煮ㄉㄜ˙更好吃」究竟要用哪個「ㄉㄜ˙」?答案是兩個都可以,但會有點語意上的差異。

3-A. 煮的更好吃。(泡麵有很多種烹調方法,其中煮的(方法)更好吃。)
3-B. 煮得更好吃。(更好吃是「結果」,用來補充說明動詞「煮」。)

但是,如果是「『用』煮ㄉㄜ˙更好吃」呢?答案是只能寫成「用煮的更好吃」,原因是「用」這個詞是動詞,類似於英語的use(或by/with),後面一定要接上一個名詞性的成分。因此在這裡只能用「煮的更好吃」,因為「煮得」沒有名詞化。

那麼,「你煮的泡麵」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首先這是一個名詞性短語,而前面「你煮的」則是一個限縮範圍的定語,類似形容詞的功能(也可以視作是和英語關係子句類似的成分),因此這邊必須要用「的」。其他的例子還有:

4-A. 我剛買的書。
4-B. 他寄來的信被我弄丟了。
4-C. 那個賣花的人非常辛苦。


3. 盡信AI,不如無AI

關於上面的討論,由於Threads的原PO一直拿AI的回答吵架,因此我也問了AI,發現這部分可能是語料不足的關係,三個AI(Deepseek、Gemini、ChatGPT)都沒有回答得非常好。所以如果要引用的話,還是要特別注意一下正確性的。

圖二:AI的不完整回答

圖二:AI的不完整回答


4. 用其他語言來分辨

另外補充一點,在華語全部都念成「ㄉㄜ˙」,但其實用其他語言就能夠區分。以臺語來說,「的」大約等於「的ê」,「得」大約等於「了liáu」、「甲kah」(不一定全然對應),例如:

5-A. 泡麵煮的更好吃→泡麵煮的較好食(Phàu-mī tsú ê khah hó-tsia̍h)。
5-B. 泡麵煮得更好吃→泡麵煮了較好食(Phàu-mī tsú liáu khah hó-tsia̍h)。

粵語也有類似的區分,有興趣的可以觀看Youtuber咩啊的短片解說:


5. 【本章重點小節】

  • 「動詞+的」是一個合法的結構,它有可能本身是一個名詞性短語,用來替代某個事物;也有可能是一個形容詞性短語,類似關係子句,來修飾某個名詞。
  • 「動詞+得+補語」是一個補語結構,後面的成分會用來形容、補充動詞的狀態、結果、可能、程度。



本章內容就到這邊,不知道大家對於「動詞+ㄉㄜ˙」的用法有沒有進一步的釐清了呢?如果對這系列文章有興趣的話,還請大家繼續鎖定【國文文法一把抓】這個專題,讓我們一起發掘語言的奧妙。如果你願意且可以負擔,也歡迎你小額贊助,讓我有能力產出更多的內容喔!



※參考資料與註釋:

王錦慧、何淑貞,《華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2019),頁128、195-2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月影紗💫-avatar-img
2025/02/01
還是需要專家出手👍 我使用文字大多靠直覺,對中文文法反而很模糊。Thread那篇文是混亂大家吧🙄盡信臉書系列會出人命啊~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1
月影紗💫 基本上母語者都不會太在意文法,有語感就可以了!中文文法真的要分析的話其實非常複雜的😂Thread那篇文真的是我一早起來看到,直接受不了,才寫了這篇文章,希望他不要再禍害大家了😅
傳義(R_Z_)-avatar-img
2025/02/06
解說很專業. 資訊界有"垃圾進,垃圾出"之說,AI使用大量的網路資訊來"訓練",而網文絕大多數並非語文專家寫的,誤用\亂用者很多,AI取用這些東西當材料,自然會產生混淆. 說起來應該也算是中文的缺點,自古中文有"同音通假"的習慣,給了不求甚解的人好藉口.但我仍主張寫文章應該表達精確,不可令人產生歧義,造成誤解。 將短語副詞化,以前加"地"字,現在的國小國語課本似乎都改用"的"字,因此必須從上下文來判斷其詞性. 現在臺灣把一些課本裡中文字的讀音\用法\寫法略加改變,讓我等老一輩的人有些困擾.
佚名:學語言的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6
傳義(R_Z_) 你說的沒錯,精準使用的確是很重要的。也希望這些文章對需要的人有幫助!
avatar-img
佚名:語言、歷史與生活
64會員
119內容數
不定期努力更新,內容包含: 1️⃣自己學習語言的心得與訣竅 2️⃣中學學生國文文法相關問題 3️⃣歷史、語言、教育相關讀書心得與想法 4️⃣動漫與小說的心得與推薦 5️⃣日常生活觀察與紀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今天這篇貼文是網友發現形容詞「的」和副詞「地」合二為一,感嘆自己確診老人,底下留言吸引了一堆「老人」紛紛討論。我想身為也會區分「的、地」的國文系老人,應該也要來談談這個話題!
Thumbnail
今天這篇貼文是網友發現形容詞「的」和副詞「地」合二為一,感嘆自己確診老人,底下留言吸引了一堆「老人」紛紛討論。我想身為也會區分「的、地」的國文系老人,應該也要來談談這個話題!
Thumbnail
「的、地、得」的用法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前面教大家「形容詞+的+名詞」、「副詞+地+形容詞/動詞」、「動詞+得+補充」的記憶方法。不過對於「動詞+的」卻未能有詳細解說,究竟這個結構是扮演怎樣的功能呢?
Thumbnail
「的、地、得」的用法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前面教大家「形容詞+的+名詞」、「副詞+地+形容詞/動詞」、「動詞+得+補充」的記憶方法。不過對於「動詞+的」卻未能有詳細解說,究竟這個結構是扮演怎樣的功能呢?
Thumbnail
有關於省略句,我們總共學習了「主語省略」、「賓語省略」與「動詞、介詞省略」。這次的文章主要會把判讀技巧整理起來,並且舉更多課文的例子,讓大家能對文言文省略現象有更多的認識喔!
Thumbnail
有關於省略句,我們總共學習了「主語省略」、「賓語省略」與「動詞、介詞省略」。這次的文章主要會把判讀技巧整理起來,並且舉更多課文的例子,讓大家能對文言文省略現象有更多的認識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日語中被動形、使役形和使役被動形的基本語法和使用情境,對學習者來說這些語法結構常被視為難題。本文詳細解釋了這些語法如何表達情緒與事實,並提供了多個例句以便於理解。通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日語中這些重要的動詞形式,並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日語中被動形、使役形和使役被動形的基本語法和使用情境,對學習者來說這些語法結構常被視為難題。本文詳細解釋了這些語法如何表達情緒與事實,並提供了多個例句以便於理解。通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日語中這些重要的動詞形式,並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Thumbnail
「語言學? 是學很多語言嗎?」「生成式AI來襲,電腦也看得懂人話?」 身為即將進入外文系的新鮮人,除了以後要讀很多文學作品、還有「英文要好、工作難找、總之快逃」之外,在外文系的相關介紹常常看到「語言學」這三個字,但你真的知道它在學什麼嗎?
Thumbnail
「語言學? 是學很多語言嗎?」「生成式AI來襲,電腦也看得懂人話?」 身為即將進入外文系的新鮮人,除了以後要讀很多文學作品、還有「英文要好、工作難找、總之快逃」之外,在外文系的相關介紹常常看到「語言學」這三個字,但你真的知道它在學什麼嗎?
Thumbnail
Q:請問日文中的「的(てき)」是什麼作用? A:「的(てき)」屬於「接尾語」,文法上接續於名詞(一般多為漢語名詞)之後,作用是「使該名詞變為形容動詞(=な形容詞)」。因此,「的」的文法功能就是使名詞「形容動詞化」。 例如: 積極(せっきょく)+的(てき)=積極的(せっきょくてき) 積極的な人→積極的
Thumbnail
Q:請問日文中的「的(てき)」是什麼作用? A:「的(てき)」屬於「接尾語」,文法上接續於名詞(一般多為漢語名詞)之後,作用是「使該名詞變為形容動詞(=な形容詞)」。因此,「的」的文法功能就是使名詞「形容動詞化」。 例如: 積極(せっきょく)+的(てき)=積極的(せっきょくてき) 積極的な人→積極的
Thumbnail
雖然純詞性類已經淡出了會考選擇題的出題舞台,但在我的系統裡,詞性卻是重要的「解題武器」之一;這個武器的優勢是,他不是用事先背起來的、而是可以現場判斷,只要多加練習,有些題目「不用知道答案,也可以得分」。
Thumbnail
雖然純詞性類已經淡出了會考選擇題的出題舞台,但在我的系統裡,詞性卻是重要的「解題武器」之一;這個武器的優勢是,他不是用事先背起來的、而是可以現場判斷,只要多加練習,有些題目「不用知道答案,也可以得分」。
Thumbnail
永遠試著用「具體」、而且是盡可能大量且充沛的具體,來理解「抽象」概念。
Thumbnail
永遠試著用「具體」、而且是盡可能大量且充沛的具體,來理解「抽象」概念。
Thumbnail
助詞是什麼?助詞和名詞、動詞相比,什麼樣的特性呢?在此,我想用生物演化的角度來解析。
Thumbnail
助詞是什麼?助詞和名詞、動詞相比,什麼樣的特性呢?在此,我想用生物演化的角度來解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