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記憶的教育革命:阿峰老師談2025年AI 世代下的學習新視野
avatar-img
AI 峰哥

超越記憶的教育革命:阿峰老師談2025年AI 世代下的學習新視野

黃敬峰-avatar-img
發佈於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記得免費加入會員,不會錯過每一篇文章喔。
也可以用聽的了解AI喔

【目錄】

  • 一、科技浪潮下:知識傳承的新模式
  • 二、AI 的雙面剖析:效率驚人卻有其限制
  • 三、重新定義學習:超越單純記憶的挑戰
  • 四、實戰應用:如何運用 AI 提升效率與創新
  • 五、未來展望:教育轉型與人文精神的永續價值



一、科技浪潮下:知識傳承的新模式

大家好,我是阿峰老師。今天先從一個簡單例子談起:在台北市某高中的期末化學考試中,依據考試要求,要拿到 80 分,一位學生必須

  • 歷經 150 堂課
  • 花上 300 小時(約 108 萬秒)的努力


而兩年前ChatGPT只需 200 秒就能交出接近滿分的答卷,速度差距竟高達 5400 倍。


這樣的對比不僅彰顯出 AI 在處理資料與找出規律上的強大能力,也讓我們不禁思考: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傳統以記憶為主的學習方式是否仍然適用?


再舉個例子,

假設你是一位房東,幸運地在台北市擁有一處房產,打算出租以賺取收入。你整理了一個表格後發現,房屋面積越大、租金也相對較高。這就好比建立了一個簡單的租金模型:房屋面積乘以每坪租金,便得出合理租金。

事實上,除了面積之外,租金還會受到地點、屋齡、裝潢水準等多種因素影響,必須運用更多參數與資料,才能算出更精準的價格。這正是現代 AI 模型運算的本質:從大量資料中找出關聯,再以此預測結果。

raw-image
raw-image



二、AI 的雙面剖析:效率驚人卻有其限制

作為阿峰老師,我常提醒大家,雖然 AI 可以在幾秒內解決傳統考題,但它並非萬能。從 GPT-1、GPT-4 到各類運算模型,這些 AI 系統參數數量龐大,能從海量資料中迅速找出規律,甚至在數學競賽、程式設計比賽中表現亮眼。

然而,這些 AI 模型本質上只是一部「猜測機」,它們只能處理既有的資料與模式,並無法產生全新概念或感受人類的情感。

舉例來說,

當 AI 模型參與國際數學競賽時,雖然得分接近甚至超越人類高手,但它們卻無法從經驗中培養出獨到的創新思維或跨領域整合能力。

因此,未來的學習重點不該只放在知識記憶上,而是應該訓練我們如何辨識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並培養批判與創新思維。


三、重新定義學習:超越單純記憶的挑戰

在 AI 迅速改變世界的今天,我認為學習的意義

早已超越了「知識獲取」這一層面。
  • 過去,我們依賴學校課程將各種知識灌輸給學生;
  • 但現今,當 AI 能隨時從網路上調用龐大資料庫時,單靠記憶已無法應對未來的挑戰。


真正的學習應該是

培養跨領域的認知能力
邏輯推理
情感智慧
raw-image

以數學為例,不僅僅是解題,學生更應該學會如何利用數學工具來建構模型、找出最佳解決方案就像在規劃台北市某大型活動的座位配置與票價策略時,單靠死記公式絕對不夠用

未來的學習應當著重於主動提問、發現問題,再進而設計創新的解決方案,而這正是 AI 難以複製的核心能力。


四、實戰應用:如何運用 AI 提升效率與創新

我常告訴企業界的朋友們,

AI 不是來取代我們的,而是成為我們工作與學習的好幫手。

利用 AI 作為輔助工具,不僅能大幅提升效率,還能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投入到決策與創新中。

譬如,

企業中階主管可以藉由 AI 快速分析市場趨勢,做出更精準的決策
而在教育領域,我們也能運用 AI 設計出個人化的學習方案,大幅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數據背後的邏輯與判斷仍需依靠人類的智慧。唯有當我們能夠超越資料所呈現的既有模式,主動探索創新與突破,才能真正發揮 AI 與人類智慧相輔相成的效果


五、未來展望:教育轉型與人文精神的永續價值

面對 AI 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教育模式必然迎來轉型。

  • 過去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漸漸無法滿足未來所需的全方位能力培養。
  • 現代企業領袖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更需要具備跨領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情感智慧


歷史上,如果在工業革命初期人們僅依賴現有技術,恐怕永遠無法催生出火車等創新發明;

同樣地,當下有了 AI,我們若只重視數據與規律,就可能錯過發展人文精神與創造力的契機。

正如許多學子在海外求學時聽過那句充滿溫度的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不僅喚起深層情感,更展現出人性獨有的溫暖與美好。這正是未來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石。

總結來說,

在這個 AI 時代,學習不再只是單純的知識累積,而是一種涵蓋認知、邏輯與創新能力的全方位鍛鍊。

唯有持續學習並培養出跨領域整合與獨到見解,才能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中立於不敗之地。

raw-image

六、掌握 AI 新知,就在「下班學 AI」!


想要學習更多關於 AI 的實用知識和技巧嗎?歡迎加入阿峰老師的「下班學 AI」學習社群,並訂閱我的 Podcast 頻道,跟著阿峰老師一起學習,讓你跟上 AI 的腳步!

我不僅擁有豐富的AI教學經驗,並在多家企業、政府單位與組織推動AI教育培訓,更有超過500小時的教學時數,能因應各種產業與需求。

最後如果對AI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有

針對組織部門中高階主管的AI趨勢課程。
也有針對基層員工的客製化手把手AI工作坊。

AI教學經歷:

  • 企業組織:台灣理光、華碩電腦、南山人壽、新加坡商蝦娛樂電商、歐德傢俱、裕隆日產、順益集團、南都汽車集團(Toyota經銷商)、圖爾思生物科技。
  • 政府單位:行政院數位發展部、行政院勞動力發展署分署、經濟部能源署計畫專案管理辦公室、高雄市政府、高雄市社會局、高雄市文化局、國立美術館、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新竹市衛生局、嘉義縣政府、宜蘭縣工業會、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世新大學。
  • 其他組織:台北市東南扶輪社、台北市e東扶輪社、台北市東和扶輪社、台北市新北投扶輪社、新北市中和扶輪社、台中市豐原北區扶輪社、IMC桃園社。
  • 教學時數:超過500個小時。

聯繫阿峰老師:


avatar-img
AI 峰哥
28會員
14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阿峰老師,一位熱愛人工智慧並致力於把 AI 技術帶進日常生活的教育者。一直以來,我都相信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並培養他們的批判思考和實踐能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未來職場中脫穎而出。 我的教學理念是「學以致用」。「AI峰哥」的部落格,專門分享各種最新的 AI 新知與應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I 峰哥 的其他內容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
本集探討 Anthropic CEO Dario Amadei 對 AI 發展的洞見。Amadei 強調 AI 依循「規模化法則」快速進步,帶來醫療、科學突破等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嚴峻風險,如 ASL 3 國安威脅、工作取代及中美科技角力。其創立 Anthropic 即以「安全至上」為核心。
阿峰老師探討AI的雙面刃,引用《AI的底層真相》揭示勞動剝削、Deepfake、監控與演算法歧視等風險。同時分析中美科技角力下,中國傾國家之力發展AI的策略(教育扎根、技術突破、國家意志、應用落地)及其面臨的隱私與信任挑戰,並反思台灣的AI發展之路,強調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阿峰老師解析BBC報導,揭示中國發展AI的「國家隊」策略。其藉由早期STEM教學培養人才、DeepSeek等低成本高效技術、國家強力支持與「彎道超車」創新,全面推動AI融入社會。儘管成就顯著,但國際上對隱私和信任的疑慮仍是其重大挑戰。台灣應借鏡此經驗,思考自身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