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夠自律才能推動計畫持續往前ー關於製作大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有過這種感覺嗎?在進行某一個計畫或想法時,如果你不主動推進,好像整個計畫就會停下來。特別是這個想法還沒成長到有足夠的能量自行前進的時候,如果可以自行前進,那就反過來,變成你會被推著要決策,讓計畫往前。

擔任一個舞台劇的製作人,在開案初期,我自己很常有這種感覺。特別是這個計畫是由我發起,感覺得到大家都在看我要去的地方是什麼,可以帶來什麼。我自己的理解是:我所重視的事物,別人不見得需要重視;計畫中的成員每個人,也有各種需要操煩的事情。因此訂定製作大表,便是讓我自己能回頭檢視進度,讓計畫往前的藍圖。

也許製作人是建築設計師,腦海中的藍圖,要靠團隊才能完成一個高品質的演出製作。

製作大表上我會放什麼?

製作大表是讓合作的團隊明白,製作人在整個製作中預計要在哪些日期做什麼事,大家可以更好安排工作。因此會以團隊合作的事項為主,個人準備工作則留給各自去準備。我自己會試著在大表裡,放入各部門會碰在一起的重點事件,在這個重點事件之前大家應該準備好各自的工作。

這幾年我會大致分為製作/創作/行銷三個組別,先瞻前顧後,再補足中間。也就是先把給表當下的幾個大事件填上,然後從演出週開始往前推定幾個必備的事件,再依實際擁有的時間把中間要做的事情補上。而這也是最簡單的編法,也有把各部門細分的大表,會在工作過程中漸次編列,就依每個劇組的習慣方式來進行了。


有做過這種日曆式的,比較有細節,但會比較長且瑣碎。

有做過這種日曆式的,比較有細節,但會比較長且瑣碎。

也做過這種周次式的,可以看出一些節點,但就比較粗略。

也做過這種周次式的,可以看出一些節點,但就比較粗略。

在編表前,我會儘可能確認大表期間內是否有會影響工作的事,把這些事放進表的備註。例如有演員或導演排練期間有別的演出,會有一週不在;或是遇到連假、特殊節日之類。


製作上,我目前會放的如下:

  • 團隊簽約ー預計在這時間之前,要跟大家簽好合約。
  • 製作會議ー主要跟錢及時間有關,人員跟設計會議高度重疊,常一起開。會開好幾次,到後期常會個別確認。
  • 啟售ー一但開賣,就會開始跟觀眾有金錢上的往來,也開始有票房壓力了,啟售後要停下演出是件非常麻煩且困難的決定。


  • 試裝ー讓演員試穿服裝,需保留修改時間,以便有問題需要調整。
  • 製作發包ー舞台佈景、服裝製作、燈光/音響/影像設備租借、音樂製作等。要保留製作的時間還有容錯的時間,如果有些比較繁複的設計想先讓演員測試,那就要提早完成製作。不過提前發包的意思就是提前完成設計且提前把錢花下去。
  • 技術協調ー與館方進行所有技術協調的時間,通常會在進館前2-3週。在這個時間點,舞台/燈光/音響/影像的圖面要完成,且需要有前後台規劃。


創作上,我目前會放的如下:


  • 劇本完稿ー如果是既有劇本,則需要確認是否有要修改的地方。
  • 讀本ー在開排前,召集演員們進行讀本,讀完後編劇跟導演還有機會修正內容。



  • 設計會議ー初期會跟風格、概念有關,接著會逐漸讓想像成形。再來會依據製作會議的討論以及排練情況,進行修正。最後會假想實際演出情況做最後調整。會開很多次,到後期也很常是導演直接就零碎內容與設計討論,然後讓製作組知道,再由製作組傳達給其它設計,大家在群組零碎溝通。這樣的前提是前面一起開的設計會議有明確的共識。每個設計的工作節奏不太一樣,通常舞台會最先出,再來是服裝、音樂、影像。燈光最前期偏向概念,實際的設計要到排練比較成形後才會出現。
  • 開排ー演員要開始長期花時間進排練場,各種瑣碎的細節也會陸續出現。這個階段開始,對我來說,製作組會從偏大方向進入偏細節。
  • 整排ー或是順走,純演員部份,或許加上音樂,從頭到尾演過一次。會安排團隊成員來看排,以瞭解觀眾會看見什麼,而成員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什麼。


宣傳上,我目前會放的如下:

  • 宣傳會議ー從最開始的討論方向、切角,到中後期的投放策略、宣傳活動露出、製作物等都會拉進來討論。啟售後最少一週一次,以製作人跟行銷統籌為主。
  • 宣傳照拍攝ー很有可能是導演組第一次全員碰面,也是第一次這齣戲的風格定調。在這之前除了要找好攝影、視覺設計、場地外;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要拍什麼,要準備什麼道具。



  • 宣傳啟動ー即便之前有各種小道消息,或是補助公告上有演出名稱,但直到宣傳啟動,第一次由官方發佈訊息,才算是正式公開。這個時間點是宣傳長跑的開始,接下來要持續關注票房了。

我的想像是所有觀眾看到的,應該都是宣傳的一部份,所以我還會另外做行銷大表,分為線上、線下及其它,也會在同一份表單不同頁面放上社群貼文安排,註明預計排程的貼文主題等。我想在腦袋比較有空間較不被瑣碎事情壓迫時,先把這些大方向安排好。

掉鏈了怎麼辦?

即使表排得看似完美,實際執行總是會有各種情況導致延宕或提前。提前還好,延宕的這種事無論誰要負責,總會發生的。這時我會做是判斷究竟是我當時評估錯誤,還是我當時錯誤評估,然後確認後續的影響,跟所有被影響的人調整工作時間。

通常前期都還有些容錯空間,進入中期時比較大的情況會是預算讓我苦惱很久,而後期如果有什麼沒做到,就會比較嚴重。還好進到中後期時,合作過的優秀團隊們通常不會讓我一直拉車,而是會敦促各種跟他們有關的事情讓製作往前進。

raw-image


一開始如果就保留足夠的容錯率,在中後期就會很感謝當初的自己。而這些容錯率的來源,也是在初期比較有空時,就先把某些事情做完,或把後續會用到的資料準備好。

最後比較玄學的部份,我想應該是團隊裡面的幾個主事者,無論是製作人、導演、舞監還是設計,如果有人非常沉穩,即使他內心波濤洶湧,外表處變不驚的話,大家就會安心許多。安心不緊張了,很多事就比較好討論跟解決,也能比較快解決,更容易對事而不是對人。

從製作大表來看,也能呼應我之前提過的「多元宇宙」啊:製作人的時間感是多元宇宙


覺得已經簡單寫了,但還是2千字左右。下次試著講故事看看,講那些我曾經做過的製作,也許有些例子能觸動到現在正在製作中苦惱的人們。或是你們對製作有什麼想問或想提出來討論的,也歡迎留言給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go楊-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1
演出製作第一步ー前置(3)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migo楊-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5
演出製作第一步ー前置(2)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30會員
156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4/27
執行製作很缺人,這中間是有原因的。有職位空缺、薪酬壓力等等原因,我想試著處理,不然我會一直被困在一個人要做很多的惡性循環中。邀請你一起來瞭解看看。
Thumbnail
2025/04/27
執行製作很缺人,這中間是有原因的。有職位空缺、薪酬壓力等等原因,我想試著處理,不然我會一直被困在一個人要做很多的惡性循環中。邀請你一起來瞭解看看。
Thumbnail
2025/04/20
從寫手到劇場行政,我在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的五年時光(2014-2019),讓我從行政助理一步步學習到製作人的專業技能。本文分享我在莎妹劇團的職涯歷程、學習到的專業能力、參與過的演出經驗,以及這些經驗如何影響我日後的製作人職涯。
Thumbnail
2025/04/20
從寫手到劇場行政,我在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的五年時光(2014-2019),讓我從行政助理一步步學習到製作人的專業技能。本文分享我在莎妹劇團的職涯歷程、學習到的專業能力、參與過的演出經驗,以及這些經驗如何影響我日後的製作人職涯。
Thumbnail
2025/04/13
這次講的不是一個製作,是我在2011年到2012年間,在已歇業的「口袋咖啡」做了每周末的展演活動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4/13
這次講的不是一個製作,是我在2011年到2012年間,在已歇業的「口袋咖啡」做了每周末的展演活動的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一個計畫控,⁡ 但以前是個比較低階的計畫控,⁡ ⁡列過很多計畫也失敗過很多。⁡ ⁡大概就是太完美主義,⁡ ⁡不是零就是一百,太有病了。⁡⁡ 現在列計畫只要求自己最多達到八成,⁡ ⁡超過都是多的,執行起來相對輕鬆容易。⁡ ⁡而且也明白有些事適合計畫,例如學習西文,⁡ ⁡但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一個計畫控,⁡ 但以前是個比較低階的計畫控,⁡ ⁡列過很多計畫也失敗過很多。⁡ ⁡大概就是太完美主義,⁡ ⁡不是零就是一百,太有病了。⁡⁡ 現在列計畫只要求自己最多達到八成,⁡ ⁡超過都是多的,執行起來相對輕鬆容易。⁡ ⁡而且也明白有些事適合計畫,例如學習西文,⁡ ⁡但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設定年度規劃,習慣性的設定目標。曾經嘗試制定年度計劃,但是最後就是做好後放著像是求心安也像是給自己一個交往交代。真正落實執行的少之又少。 計劃如同虛設,究竟是真的想做還是認為懂得制定規劃才是有意義,為自己設立一個成功的人設。 有些事永遠不會有答案,有些答案卻會在放下不執著後一一浮現。 想都是問
Thumbnail
設定年度規劃,習慣性的設定目標。曾經嘗試制定年度計劃,但是最後就是做好後放著像是求心安也像是給自己一個交往交代。真正落實執行的少之又少。 計劃如同虛設,究竟是真的想做還是認為懂得制定規劃才是有意義,為自己設立一個成功的人設。 有些事永遠不會有答案,有些答案卻會在放下不執著後一一浮現。 想都是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本來想寫新年新希望的,結果一路拖沓道現在,有很多的不確定,就也瞎忙下去。 好像也受不了這種失重的生活,而投注書寫始終是思緒最優雅的整飭,試著以字為針,把亂亂的想法理好,織出章法。(當然更多的是未知的部分減少了,不然好像也寫不出來。) 藉著這個機會,整理了上半年的規畫。
Thumbnail
本來想寫新年新希望的,結果一路拖沓道現在,有很多的不確定,就也瞎忙下去。 好像也受不了這種失重的生活,而投注書寫始終是思緒最優雅的整飭,試著以字為針,把亂亂的想法理好,織出章法。(當然更多的是未知的部分減少了,不然好像也寫不出來。) 藉著這個機會,整理了上半年的規畫。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事先擬定具備彈性的計畫,讓大腦得以釋出空間,跳脫預設模式,讓我們更專注有效的運用時間。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在新年展開新計畫,以實現個人目標。首先,強調設定清晰的「大目標」,包括明確的期限和量化目標。其次,建議將大目標拆解成多個「小目標」,使用《the 12 week year》的方法,透過每週的執行與KPI確保進展。最後,強調在社群媒體或與朋友分享目標,以社群的支持和監督力量實現計畫。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在新年展開新計畫,以實現個人目標。首先,強調設定清晰的「大目標」,包括明確的期限和量化目標。其次,建議將大目標拆解成多個「小目標」,使用《the 12 week year》的方法,透過每週的執行與KPI確保進展。最後,強調在社群媒體或與朋友分享目標,以社群的支持和監督力量實現計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