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減壓:從焦慮症到身心療癒,我的正念練習與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幾年前,面對工作壓力無法調適,加上自己容易焦慮緊張、求好心切、完美主義的個性,常常因為一些小錯誤陷入自我批判,還有帶著高敏感人格特質,沒辦法順利處理職場複雜的人際關係眉角,身心徹底垮掉,自律神經失調、焦慮症找上了我。

從小就開朗樂觀的我不敢置信,不斷問自己:「我明明很努力了,為什麼?」於是開始大量接觸身心課程想讓自己好起來。

就在這個時期,我接觸了正念減壓課程。原來所謂的正念mindfulness,並不是要人們保持正向,而是學習怎麼讓我們把注意力從「總是懊悔過去的錯誤、焦慮還沒發生的未來」的慣性抽離,能夠把心帶回到當下, 專注於現在的此時此刻。

正念讓我覺察到壓力的源頭

因為學習正念,我才開始覺察自己到底為甚麼會有諸多對壓力適應不良的反應。過度的努力、停不下來、沒辦法放過自己,是讓我身心無法負荷最大的問題。而這源頭來自我的信念「不努力會追不上別人、不被肯定就沒有價值」,所以我過去的人生總是帶著恐懼在生活,就像一隻在滾輪上不斷跑著的倉鼠,沒辦法讓自己停下來。我一直以抗壓力很強當作驕傲的特質,但長期逼自己的結果就是: 身體緊繃,沒辦法放鬆、腦袋常常想很多,總是計畫著未來,人際關係也有很多小劇場、想要掌控一切,當事情不如預期就拿小錯誤批判自己.....總之,對自己相當的不友善。

後來持續的練習正念,我也發現,這跟鍛鍊身體肌肉一樣,時間久了,大腦的神經迴路會被重新塑造 (腦科學已經證實所謂的神經可塑性),我越是練習回到當下、對自己友善、放下過度努力,我的心開始變得柔軟,也不會輕易被負面情緒還有腦袋的小劇場拉走,面對壓力也能用開放的心態接納並按部就班處理。正念的練習,會讓一個人發展出遇到挫折還能有彈性的心理韌性。但並不是透過不斷的要自己正面思考、與壓力對抗,而是學習怎麼和自己的內在資源合作,好好的生活。

事實上,這些內在資源,是我們一出生來到世界上就有的,像是: 呼吸的調節、覺察的能力、注意力的切換、好奇心、自我慈悲....等,只是在成長過程中,我們讓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外界,聽別人怎麼說、看別人做甚麼,跟自己的內在慢慢失去連結,對自己很陌生,遇到迷茫時也習慣從外面找答案,無法信任自己。


​學習正念讓我更認識自己

我覺得正念,就是讓我們找回和自己關係的過程,把那些讓自己痛苦受傷的信念一一覺察,徹底放下,因而獲得療癒。也因為真的能欣賞自己、愛自己了,我也才能和原生家庭、伴侶、朋友、職場人際關係,有正向的互動。遇到困難的事情,我不再覺得自己像個受害者,而是有選擇權,可以堅定做出決定,並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人。最重要的是,我看見了自己內在的美好,我相信不管我遇到什麼挫折,我都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人。

練習正念,是一個很深的內在探索之旅,老實說,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以前焦慮感來了就是找事情做,想辦法轉移注意力,逃避情緒。但在正念練習中要不斷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內心,誠實面對那些讓我不舒服的感受。但是每次面對後,我發現自己更能接納這些情緒了,不再急著擺脫它們,也不再急於填滿自己的生活。


後來,正念帶來的轉變也持續在我生活中發酵。像是:勇敢裸辭追尋想要的人生、割捨不適合的人際關係、離開耗能的環境、與原生家庭的和解、陪伴自己度過自由工作者不穩定的狀態、有穩定的情緒幫助身邊的朋友......這一切,都來自於我願意讓自己先慢下來,好好的和自己相處。


好好呼吸,好好和自己相處

正念減壓創辦人卡巴金博士,在他的著作當下繁花盛開 中有一句很直擊靈魂的自我叩問:「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奔波忙碌,你能稍停一下嗎?」

我們可能多數時候都為了別人的想法、別人的期待在活,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正念就像是開啟內在的一把鑰匙,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


​問問自己:你和自己的關係好嗎?你願意為生活按下暫停鍵,給自己時間,和那個已經失去連結的內在,再次相遇嗎?

邀請你停下手邊的事情,回到當下,好好的體驗這一口呼吸,感受生命存在的美好。


【Joanna老師的最新課程資訊】

✅正念減壓八周課程實體班報名連結

🌿醫學界、企業界都在引進的正念減壓課,經科學實證,八週學習後能提升專注力、減少焦慮、促進睡眠品質、改善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讓身心更健康。歡迎來一起學習正念!


avatar-img
19會員
18內容數
我曾經是一位在外商工作的上班族,因職場壓力身心失衡,接觸了正念,學習自我照顧、平衡身心。 現在是一位正念引導師,這裡與大家分享正念練習方法,一起鍛鍊覺察力、學習與壓力共處、提升生活幸福感,感受活在當下的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的正念生活旅程 的其他內容
從追求內心平靜到放下執著,正念練習的轉變。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從執著於外在環境的平靜,轉變為接納內心各種感受,最終獲得真正的內在平靜。我也將此經驗應用於正念教學,引導學員覺察並放下執著。
現代人習慣依賴手機,放下手機反而感到焦慮?本文分享一日止語靜心課程體驗,說明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學習與焦慮、無聊情緒相處,活在當下,並善待自己。正念減壓課程結合西方腦神經科學、心理學及東方禪修,幫助學員提升專注力、情緒覺察及壓力管理,真正的活在當下。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今天要分享的正念練習叫做「身體掃描body scan」​。這個練習會帶大家把全身的身體部位都掃過一遍,練習去覺察每個身體部位的感覺。除了能夠培養對身體感覺的覺察力,讓我們知道身體發出的訊息,哪邊痛、哪邊緊、哪邊不舒服,適當的照顧好自己。並幫助啟動副交感神經運作,全身放鬆,增進睡眠品質。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從追求內心平靜到放下執著,正念練習的轉變。與大家分享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從執著於外在環境的平靜,轉變為接納內心各種感受,最終獲得真正的內在平靜。我也將此經驗應用於正念教學,引導學員覺察並放下執著。
現代人習慣依賴手機,放下手機反而感到焦慮?本文分享一日止語靜心課程體驗,說明如何透過正念練習,學習與焦慮、無聊情緒相處,活在當下,並善待自己。正念減壓課程結合西方腦神經科學、心理學及東方禪修,幫助學員提升專注力、情緒覺察及壓力管理,真正的活在當下。
在一場講座中和正處於轉職與待業階段的夥伴們分享了如何透過正念,好好的照顧自己。 帶大家一起練習正念呼吸,許多夥伴在練習後都表示變得很放鬆,即使腦袋對於未來還是有擔憂的念頭,也更能接納自己了。做正念伸展練習時,有夥伴覺察到自己身體的緊繃,發現每天花點時間伸展身體的重要性。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今天要分享的正念練習叫做「身體掃描body scan」​。這個練習會帶大家把全身的身體部位都掃過一遍,練習去覺察每個身體部位的感覺。除了能夠培養對身體感覺的覺察力,讓我們知道身體發出的訊息,哪邊痛、哪邊緊、哪邊不舒服,適當的照顧好自己。並幫助啟動副交感神經運作,全身放鬆,增進睡眠品質。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出現緊張的時刻是正常的。 同時也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來幫助自己應對緊張的時刻,包括認同緊張,專注於當下,放鬆身心等。
Thumbnail
焦慮時,我們往往沉浸在過去和未來的擔憂中,忽略了現在。正念,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加以評價。從感官和情感出發,透過有意識的練習,正念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憂鬱,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為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帶來平靜。
Thumbnail
在公司上班時,如果有同事頻繁生病、常常看醫生拿藥、時不時有頭痛、感冒等症狀,或者心情鬱悶,大家常會開玩笑說:「哎呀!離職治百病啦」 學了正念後才發現,這是因為「身體與情緒相互連結」,當我們的情緒卡住,身體也容易生病。 透過正念練習,可以讓我們鬆綁焦慮緊張的情緒,還有緊繃的身體。 最簡單的正念練習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正念專注當下,減少雜念、提升專注力。身心放鬆,享受健康。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繁瑣的壓力無處不在。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艱辛,還是失敗帶來的沮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都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平靜。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也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焦慮。那麼,如何在這些壓力下找回內心的平衡呢?本文將介紹五個簡易的方法,幫助你緩解壓力、管理情緒,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正念減壓的訓練》作者是陳德中,是一本很實用的書,用簡單明瞭的方法介紹正念概念、負向情緒、壓力等,也提供了5個正式練習及6個生活練習,並且還有音檔可以配合使用。相信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練習正念,絕對會有不同的體悟。如果還是沒有辦法掌握到要領的話,或許直接尋找專業人士或受過正念訓練的人協助自己。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出現緊張的時刻是正常的。 同時也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來幫助自己應對緊張的時刻,包括認同緊張,專注於當下,放鬆身心等。
Thumbnail
焦慮時,我們往往沉浸在過去和未來的擔憂中,忽略了現在。正念,是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當下,不加以評價。從感官和情感出發,透過有意識的練習,正念可以幫助降低焦慮,憂鬱,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為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帶來平靜。
Thumbnail
在公司上班時,如果有同事頻繁生病、常常看醫生拿藥、時不時有頭痛、感冒等症狀,或者心情鬱悶,大家常會開玩笑說:「哎呀!離職治百病啦」 學了正念後才發現,這是因為「身體與情緒相互連結」,當我們的情緒卡住,身體也容易生病。 透過正念練習,可以讓我們鬆綁焦慮緊張的情緒,還有緊繃的身體。 最簡單的正念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