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了一本書「你說的是愛還是傷害」,書中提到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言語暴力,意外的是這些不經意的話語經常出現在家人之間,日積月累地留下持久且無痕的心靈傷害,讓我們複製言語暴力、否定自我。
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事,因為我有嚴重的氣喘,而媽媽必須同時照顧還是嬰兒的妹妹,分身乏術。所以10歲以前,我一直都是住在爺爺奶奶家,由奶奶照顧我。後來爸媽換了一個比較大的房子,把爺爺奶奶也接過去一起住,我才正式和爸爸媽媽還有妹妹住在一起,當時的我對於自己的爸爸媽媽其實是陌生的。
有一天晚上全家一起吃晚飯的時候,媽媽和爸爸討論起週四晚上有個很棒的電視節目,我立刻想起了以前住在爺爺奶奶家每週四晚上和奶奶一起看的綜藝節目,所以開心的大聲說:我知道!歡樂100點!結果媽媽因為覺得一個10歲的小孩大叫歡樂100點而笑了出來,那個瞬間我覺得好丟臉⋯⋯
在一次心理諮商時,不知道為什麼我竟然想起這件我已經忘記了30多年的小事⋯諮商師說也許我自己沒有覺察到,但是我的潛意識裡非常希望獲得媽媽的肯定。因為10歲時媽媽無心的一笑,讓我從此對自己有高標準的要求,考上第一志願,在國際外商工作一路晉升,對於一切追求完美。
當天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和媽媽提起我10歲時的那個晚餐,想當然媽媽早就不記得了,但是當我把這件事說出來時,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哈哈大笑,那個瞬間我知道我心裡那個受傷的10歲小女孩與媽媽和好了。
當年媽媽的一笑,就已經在10歲的我的心裡留下了一道無心之過的傷痕,影響了我日後30幾年的人生。我曾經親耳聽過一個媽媽把自己婚姻的挫折歸責於女兒,對女兒說:就是因為妳長得太醜,妳爸爸才會不喜歡回家,所以妳爸爸才會離開我們!也聽過另一個媽媽對女兒說:就是因為生下妳,我的人生才會變成這樣,妳毀了我的人生!我很難想像這些言語割畫的傷痕有多深,她們可能都用盡她們剩下的人生在療癒這個傷痕。
日本的信仰中有「言靈」,相信語言具有強大力量。我很慶幸我心裡的那個10歲小女孩修復了那道傷痕,也希望我自己能夠謹記,從此我所說出的話都是愛,沒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