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當初沒好好實習...職場三年後的醒悟與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知道實習對現在的大學生來說具備哪些意義呢?一個賺外快的機會?一張職場體驗卷?還是單純是剝奪自由時間的負擔?

我的大學生涯只有半個月的實習體驗,談不上完整的實習,對當時的我來說,更像一個暑假營隊,並沒有真正從實習過程中獲得什麼。

那為什麼會想談談實習呢?

經歷了職場3年,開始有種「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實習」的念頭,越來越覺得如果當初有好好把握實習的機會,可能可以避開許多冤望路,雖說往事不可憶,應該好好把握現在,但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和大學、剛出社會的朋友談談,希望你們可以善用實習的機會。

還是學生的我們,總是覺得實習佔據了大部分的自由時間,但實習其實也是一個認識自己、避免職場走太多歪路的好機會!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實習打造成一條探索未來的道路呢?

【原本以為的實習】

實習到底對大學生來說是什麼呢?我聽過多數的學生都說,那是一個賺錢的機會!可能是第一次拿到屬於自己的薪水,通常都會買買東西犒賞自己,至於有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我想那不是重點。

另一種也很常見的回答是:「身邊的同學都在做,我沒有做好像怪怪的。」可見實習是一種不落人後的手段。

最後看似最棒的一種,是利用實習搶下一張就業門票。許多公司會有實習轉正職的機會,而部分學生也正是看中了這點而參與實習,希望能贏在就業起跑點。

以上三種理由,其實也沒有對錯,只是會讓人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缺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讓人覺得很可惜。

而我的實習經驗也談不上多好,大學的寒暑假,學校總是安排我們到處參加訓練、考證照、準備考試,真正到一線單位實習大概只有2週,當時也只是抱著「體驗」的心態到消防分隊過15天。真的有獲得什麼嗎?我可以很直接的說:並沒有。

那到底以上的想法缺少了哪些重要的東西呢?我想是心態及探索的精神。

在這裡我想先談談「心態」問題。

客觀來說,大學實習是一種低成本接觸職涯的方式,我們不需要花很多精力、花時間加班、扛下某些責任,所以我們理所當然地以「學生來學習」的心態面對實習,就像我到消防分隊時,心裡認為我就是來學東西的、來體驗消防工作的,但這樣的心態正是造成我們學、職涯過渡期如此痛苦的原因。

這樣低成本的方式,讓我覺得我不必太認真的面對它,畢竟表現得很差不會被問責,績效不好不會被炒魷魚,「學生」成為了最好的保護傘,也阻擋了我探索職涯的機會。

接著,在討論探索的精神之前,我想先分享我的經驗。

【用時間換來的教訓】

在我考上公職後,我發現職場跟原本自己的想像大相徑庭!原本以為會像加入一個大公司一樣,團隊一起朝著我們的宏大目標邁進,但只看到了各部門之間勾心鬥角;原本以為團隊成員都會積極進取、互相砥礪,但其實尸位素餐、推諉卸責的多的是。兩年的內勤生活讓我認清:我並不適合官僚體系。

接著投入第一線救災工作後,我立刻就發現這樣隨時待命的生活讓我過度緊張,身體陸續產生一些問題,而真正讓我意識到我不適合「消防」的契機,是某次救災經驗。

那是連休後的第一天上班,前一天中午我就開始發燒、全身痠痛,幾乎整天都躺在床上休息,吃藥也不見好轉…隔天還是得早起去上班。

印象很深的是早上9點左右,身體非常不適、躺在床上意識迷糊的我,聽到火警警鈴作動,於是頂著發燒和極度不適出勤了。

現場是一個住宅火警,我印象很深刻地是剛下車吸到濃煙讓我劇烈咳嗽,而不停地咳嗽又讓我的頭痛加劇,指揮救災的同時,無力的身體和頭暈讓我幾乎站不住,也不停地反胃想吐,但仍得強撐著指揮救災…兩小時後救災任務完成,我整個人早已虛脫、無力地癱在副駕上,那種感覺就像是強撐著發燒的身體,參加了運動會上所有項目。

回到單位後我立刻衝回房間抱著馬桶吐,沒什麼吃的早餐和強灌下去的水全部都吐了出來…在一陣折騰後終於躺回床上,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難道我的一輩子都得這樣度過嗎?

現實與想像的落差是我脫離學生、踏入職場後第一個,也是最深刻的一個感受,我們時常懷著美好的幻想一股腦地把自己投入到一個領域中,卻在發現現實不如想象美好、想要抽身離開時,發現早已經沒了選擇,只能棲身在不滿意的現實之中,這正是我認為實習的「探索精神」可以解決的地方。

在商業領域中有著「最小可行性商品(MVP)」的概念,是指我們應該用最低的成本,將腦中的想像打造成初步的產品,放到市場中測試是否可行;《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中也提到「原型(prototype)」的概念,提倡我們應該把夢想的規模縮減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實際實行來進行驗證,這不正是實習的概念嗎?

用相對較低的資源、時間、責任,來探索某個理想職涯是否符合自己的想像,再決定是否深耕,就像我應該用實習的機會了解我對官僚體制、隨時待命的模式是否適合自己一樣,如果我們妥善利用實習的機會,實際驗證某個職涯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那一定可以大大降低我們走彎路的機會。

實習,不只是為了錢、為了跟別人一樣、為了贏在就業起跑點,實習,更是為了釐清美好幻想與現實的差距。

【實習真正的價值】

那麼究竟該怎麼做呢?

我認為要實現「實習」的價值,有三步驟:對焦、驗證、累積

對焦,即是對焦心中想像與現實,心中美好的想像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往往是最讓人失望的,而透過實習來對焦,有效縮減想像與現實的差距,才會讓我們踏入職場時不至於過度失望,我們可以試著列出想像中的職涯模樣,透過實習的機會去逐一核實,確定某個職涯究竟是不是你想走的路。

驗證,是我們確認職涯方向後,自我檢視的過程,畢竟還是學生的我們很難透過教育來習得職場所需的各式技能,而實習則是可以近距離觀察職涯第一線,了解哪些技能自己已經具備,為了實現這個職涯又應該學習哪些技能。比如一個工程師除了寫程式等專業技能外,溝通能力可以提供更大的賦能;一個業務除了溝通能力,敏銳觀察客戶需求將有助於提升銷售成績,實習,將是我們可以在職涯前偷跑的一個機會。

累積,是學生很難獲得、卻也至關重要的機會,實習讓我們有機會可以累積戰功,是考試、上課都無法獲得的實戰經驗,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為什麼很多HR會看學歷錄取員工?因為大多數的新鮮人都沒有經歷,最後只能用學歷來進行評估。」那如果我們能透過實習累積特定領域的經驗,參與某個專案來凸顯自己的不同,是不是大大提升了錄取率呢?

實習,除了是賺外快的機會外,只要落實對焦、驗證、累積,實習絕對是個協助我們找到理想職涯、接近理想職涯的一個好機會,非常低成本的機會,而這些正是我認為「實習」的最大價值。

【如果可以重來...】

如果可以回到大學,我想實習會是我整個大學中最重視的時光。我會先確認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樣的職涯,帶著這些問題和想像投入實習,對焦想像與現實;另外,不只被動的等待公司開出實習缺,我會主動向理想企業申請實習機會,盡可能為自己創造接近理想職涯的機會。

如果你是正要展開實習的學生,你可以運用對焦、驗證、累積的作法,為自己的實習創造更多價值,把實習打造成一條探索未來的道路。

avatar-img
1會員
66內容數
嗨!我是棉先生! 《火線上決策》是一個分享文章的平台,文章的主題來自一位消防員,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體悟、閱讀的輸出與實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跟我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火線上決策 的其他內容
每場火災的影響,不只是短短幾分鐘,而是可能影響一輩子。消防員在火場吸入的毒物、殘留在皮膚與衣物上的污染物,會在身體裡慢慢積累,最終引發各種病症。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正確的裝備使用、徹底清潔與良好生活習慣,將風險降到最低,因為守護健康,就是守護最愛的家人。
過去我總認為理髮就是一件快、省、剪得不醜就好的例行公事,直到一次機緣讓我嘗試了350元的剪髮服務,才發現這不只是單純的修剪頭髮,而是一場完整的體驗。從椅子的擺放方式到細緻的服務流程,都讓我重新認識剪髮的價值,也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願意為更好的服務支付更高的價格?
本文探討閱讀的意義與效益,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最初視閱讀為任務,到後來體會到閱讀能解決生活問題、帶來成長,並分享如何讓閱讀更有感的方法,例如:帶著問題閱讀、做筆記、實際行動。
當我們選擇接受不滿意的現狀,真的會變得比較好嗎? 作者分享過去「接受現狀」的經驗,直到職場霸凌的經驗才讓他意識到:改變最大的責任,從來都在自己身上。透過一套簡單的SOP:覺察不滿、採取行動、最後才抱怨。他逐漸擺脫焦慮,找到適應環境的方法。如果你也對現狀感到不滿,不如試著拒絕無助,為自己創造新的選擇
你是否習慣優先滿足別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我曾深陷「討好型人格」,總是讓梨給他人,渴望換來認同與價值。然而,現實卻給了我迎頭痛擊——過度付出未必換來感激,反而可能被視為理所當然。這篇文章記錄了我的轉變歷程,從無條件討好到學會選擇值得的人,讓付出變得更有意義。你呢?你也曾因「討好」而受傷嗎?
面對AI浪潮,作者不斷擔心自己離開公職後是否還有競爭力。深究後才發現,真正害怕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無法照顧家人、害怕讓人失望」。這種恐懼源於從小習慣迎合期待,導致對未來缺乏自信。心理諮商點出了「不自信」是問題核心,而真正的價值來自於解決問題,而非符合外界標準。
每場火災的影響,不只是短短幾分鐘,而是可能影響一輩子。消防員在火場吸入的毒物、殘留在皮膚與衣物上的污染物,會在身體裡慢慢積累,最終引發各種病症。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正確的裝備使用、徹底清潔與良好生活習慣,將風險降到最低,因為守護健康,就是守護最愛的家人。
過去我總認為理髮就是一件快、省、剪得不醜就好的例行公事,直到一次機緣讓我嘗試了350元的剪髮服務,才發現這不只是單純的修剪頭髮,而是一場完整的體驗。從椅子的擺放方式到細緻的服務流程,都讓我重新認識剪髮的價值,也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願意為更好的服務支付更高的價格?
本文探討閱讀的意義與效益,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最初視閱讀為任務,到後來體會到閱讀能解決生活問題、帶來成長,並分享如何讓閱讀更有感的方法,例如:帶著問題閱讀、做筆記、實際行動。
當我們選擇接受不滿意的現狀,真的會變得比較好嗎? 作者分享過去「接受現狀」的經驗,直到職場霸凌的經驗才讓他意識到:改變最大的責任,從來都在自己身上。透過一套簡單的SOP:覺察不滿、採取行動、最後才抱怨。他逐漸擺脫焦慮,找到適應環境的方法。如果你也對現狀感到不滿,不如試著拒絕無助,為自己創造新的選擇
你是否習慣優先滿足別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我曾深陷「討好型人格」,總是讓梨給他人,渴望換來認同與價值。然而,現實卻給了我迎頭痛擊——過度付出未必換來感激,反而可能被視為理所當然。這篇文章記錄了我的轉變歷程,從無條件討好到學會選擇值得的人,讓付出變得更有意義。你呢?你也曾因「討好」而受傷嗎?
面對AI浪潮,作者不斷擔心自己離開公職後是否還有競爭力。深究後才發現,真正害怕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無法照顧家人、害怕讓人失望」。這種恐懼源於從小習慣迎合期待,導致對未來缺乏自信。心理諮商點出了「不自信」是問題核心,而真正的價值來自於解決問題,而非符合外界標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透過自我進修的課程,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意識到說服不同階段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瞭解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且深切感受到身處在進步的潮流中自己的不足與落後。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該如何從零開始培養一個專業能力、語文能力!專業知識、語言、閱讀習慣對於走向財富自由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涵蓋了學生在就學期間選擇實習的建議,包括履歷撰寫技巧、多元技能的結合、碩士班學生應該做的事情等。同時,也提供了產業實習與學術研究之間的連結,對於想要進行實習或學業擁有更多成長可能性的人來說是一份值得參考的內容。
Thumbnail
投實習失敗,真的是我們這一世代無法避免的感受,自從某幾年開始實習風氣後,就業市場便越來越捲,沒有實習的人未來找正職時,根本就跟其他人站在不同的起跑點,也讓實習從可選的自我成長,變成必選的學生活動,而第一次投實習總是讓人挫折
Thumbnail
透過自我進修的課程,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意識到說服不同階段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瞭解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且深切感受到身處在進步的潮流中自己的不足與落後。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1. 認為正式學習就是全部: - 許多學生以為只要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練習就足夠。然而,正式學習只是入門,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在實際工作中,特別是在壓力下,運用所學並交出成果。缺乏實戰經驗的學生常常在面臨現實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無法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對於準備畢業的大學生或研究生來說,準備踏入職場一定感到很緊張,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通常就是「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以及「履歷應該怎麼寫?」。
Thumbnail
該如何從零開始培養一個專業能力、語文能力!專業知識、語言、閱讀習慣對於走向財富自由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涵蓋了學生在就學期間選擇實習的建議,包括履歷撰寫技巧、多元技能的結合、碩士班學生應該做的事情等。同時,也提供了產業實習與學術研究之間的連結,對於想要進行實習或學業擁有更多成長可能性的人來說是一份值得參考的內容。
Thumbnail
投實習失敗,真的是我們這一世代無法避免的感受,自從某幾年開始實習風氣後,就業市場便越來越捲,沒有實習的人未來找正職時,根本就跟其他人站在不同的起跑點,也讓實習從可選的自我成長,變成必選的學生活動,而第一次投實習總是讓人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