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蹤我的朋友,就算不知道「咕咕」是什麼,大概也看過小說家在咕咕咕。那麼,咕咕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詞由 華蟲所創立,大約在半年前開始席捲方格,眾多方格子的小說家放下自己的作品不寫,跑去做其他任何事情。工作也好,讀書也好,滑廢片也好,追劇、追漫畫也好,只要沒在寫小說,就叫作咕咕咕。從那時候開始,只要看見別人在咕咕咕,大致上就能推測他是個寫小說的——而且還沒寫完!
但你們知道嗎?咕咕也是會焦慮的。
別看我在咕咕時無所畏懼一樣……沒有,我真的沒有。
忙碌時,我都在想還要多久才可以坐回電腦桌前;旅遊時,我都在想我到底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寫小說;打開文檔時,更是會為了停滯已久的進度倒抽一口氣。每次想到這些,就忍不住心如亂麻啊啊啊!
之所以會這麼擔心,很重要的原因,大概還是寫小說需要大量的時間吧。一個人如果有正職工作,他最快大概需要四到六個月,才能寫完一整本書。而我以後想做長篇連載,需要的時間當然也就更久。
另外,還有另外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手感」。手感,包括你能否融入文章的情緒,並且在敘述與對白中,快速給出精確適當的詞句。
這種東西,哪怕你每天都有固定寫個五百字、一千字,每天在動筆之前,仍然會需要10~30分鐘的開機時間,而開機消耗的不只是時間,還有通常在晚間就已經所剩無幾的心力。
最後,還有一個於我而言最重要的原因:
人生是不可預測的。
今天,我還是大學生,有不少時間可以創作,但未來呢?我可能會有一份正職,需要加班,需要負責。未來的生活型態、上下班模式、心力時間的消耗等等,全部都是未知數,我又要如何確定等踏入職場,能找到時間經營我的志業?
我的背後像是有一顆隱形的時鐘,無時無刻不在倒數我還剩下多少時日、多少時間,可以讓我投入在我真正在乎的事情上。
我看不見讀數,只能在時間歸零之前盡力衝刺。
咳咳,好像有點太嚴肅了。
總之,相信不只是我,許多小說家,寫興趣的、業餘的、甚至是全職的,應該都曾經或者正在經歷這樣的感受。
正因為我們的人生不會只有寫作,也不能只有寫作,所以能夠動筆的這些時光才特別難能可貴。
很多時候,這種感受也不會只局限於寫作而已。即使你不寫小說,生命中大概還是會有某些事情,無時無刻不在消逝,卻也因此值得珍惜。
我會和眾多小說家一樣,盡量把握能夠創作的時間。也鼓勵大家,如果你們看見其他喜歡的創作者,千萬不要吝於送上你們的支持——
因為所有人,都在跟自己身後的時鐘賽跑啊!
---------------------------------------------------------------------------
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好奇更多創作技巧,或是小說家的日常生活
歡迎按下喜歡、加入沙龍、追蹤縱光
也可以花75元請我喝杯咖啡喔
想更認識我的人,也可以來我的threads找我
有任何寫作的問題,都歡迎到故事寫作/小說創作疑難雜症交流區跟大家分享喔!
------------------------------------------------------------------------------------
尋找寫作工具?想解決詞窮問題?
請參閱《小說家的詞彙筆記本》Vol.01 居家生活!
【購買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