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少年--聯絡簿裡的行為缺失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朋友的孩子回家,聯絡簿中夾著一張「行為缺失單」。孩子有點擔心地告訴媽媽,他因為在打掃時和同學玩鬧,所以被老師記了缺失。老師要求他寫一份文件說明事情經過和自己的反省,並且要求家長簽名後繳回。


受過國外教育的朋友滿頭問號地問我:

打掃時玩耍,怎麼了嗎?

她認為只要能完成任務就好,對於這樣就被記缺失,她覺得莫名其妙,甚至有點生氣。她覺得台灣的教育仍然帶有威權色彩,試圖把孩子變成無趣的機器人。她很想找老師聊聊,但又擔心因此讓老師覺得她難搞,最後受影響的可能是她的孩子。因此想問問同樣家有青少年的我有什麼想法。


我接納了她的感受,也與她討論這件事中各個角色可能的立場:

  1. 老師的立場:打掃時間本來是用來維持學校環境整潔的,如果學生沒有盡責,老師記缺失可能是為了維持秩序,並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 孩子的立場:覺得掃地很無聊,想趁機玩一下,並沒有意識到這會帶來後果。
  3. 家長的立場:《湯姆歷險記》裡的情節,湯姆把粉刷籬笆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結果讓大家都願意參與。這樣不是很好嗎?但自己可能也還不夠了解整個情況(孩子是完全沒掃?還是掃了一下就跑去玩?玩耍的方式或是環境是否有安全風險?),單純只覺得老師的管教過於僵化。


這其實牽涉到教育方式的差異——如果老師沒有說明他的考量,那麼這就變成了一種單向的權威管理,而不是真正的教育。朋友期待這個事件能幫助孩子:

  1. 理解規則背後的邏輯,至少能明白老師的規則是為了安全或是時間管理,而不是純粹為了管控。
  2. 學習自我管理,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
  3. 認可自己想要讓工作有趣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但需要考量情況、對象,和所帶來的影響。


與朋友討論後,她決定採取以下步驟:

  1. 問清楚孩子的想法: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覺得合理嗎?還是覺得老師太嚴格?他在這個事件中學到了什麼?
  2. 陪孩子一起探索與理解責任、老師的立場,並學習辨識不同情境的標準:世界上在不同情境下會有不同的標準與要求。在完成工作與任務的前提下,有時候他可以用有趣的方式完成;但有時候他也需要學會照規矩來。他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學習辨識並適應。
  3. 與老師溝通:了解老師的想法,老師是否認為只要確實完成工作,就能有一些彈性? 表達家長的疑問,尋求一個能讓孩子學習與成長的方式,而非單純的懲罰。


我也讓朋友知道,我身邊有在國、高中任教的朋友和親人,他們常感嘆現在的孩子難以管教,稍微管一下就被「客訴」,結果心寒到乾脆不再管理學生。這或許是事實,也可能是家長與老師溝通不良的結果,讓應該一起教育孩子的雙方無法彼此信任與合作。


末了,我的朋友決定寫一封信給老師,一方面感謝老師的管理與教導,一方面也表達她的想法。她希望透過溝通,讓老師知道,她期待對方能針對孩子的行為做深入的回饋;而她身為家長,也會協助孩子能學習在不同情境下適應不同的要求。


教育的本質不只是約束,更是幫助孩子理解世界的多元標準,並在其中找到適應與成長的方法。如何在規範與彈性之間取得平衡,考驗著老師與家長的智慧,也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學習態度與處世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陽光燦爛綠意灑的沙龍
35會員
56內容數
2025/04/24
有時候,生活會走到死胡同、情緒像打結的耳機線一樣理不開。 《轉個彎,心情不一樣》這本繪本提醒我們:「別硬幹,轉個彎吧!」 英文版書名是 When Things Aren’t Going Right, Go Left,真是句充滿方向感,又帶著幽默的金句。
Thumbnail
2025/04/24
有時候,生活會走到死胡同、情緒像打結的耳機線一樣理不開。 《轉個彎,心情不一樣》這本繪本提醒我們:「別硬幹,轉個彎吧!」 英文版書名是 When Things Aren’t Going Right, Go Left,真是句充滿方向感,又帶著幽默的金句。
Thumbnail
2025/04/22
公視誰來晚餐《失去太太,我出走打工換宿》的故事中,55歲的男主人為了沉澱喪妻之痛,讓他決定出走環島,打工換宿,要去沒有太太​回憶的地方。 我看著影片裡的家庭,想起了當年母親離世後,我們一家三人各自療傷的經歷。突然對爸爸感到抱歉,曾讓他獨自面對這樣巨大的傷痛。
Thumbnail
2025/04/22
公視誰來晚餐《失去太太,我出走打工換宿》的故事中,55歲的男主人為了沉澱喪妻之痛,讓他決定出走環島,打工換宿,要去沒有太太​回憶的地方。 我看著影片裡的家庭,想起了當年母親離世後,我們一家三人各自療傷的經歷。突然對爸爸感到抱歉,曾讓他獨自面對這樣巨大的傷痛。
Thumbnail
2025/03/15
終於在Netflix看了不夠善良的我們。簡慶芬不斷在心裡懷疑何瑞之到愛不愛她;我其實也想問,簡慶芬妳到底愛不愛何瑞之? 如果她一開始就誠實面對自己,她或許會發現,自己要的可能並不是何瑞之,而是一份讓自己安心與被愛的關係。可惜的是,她選擇了競爭與自我懷疑的路,最後即使戰勝了敵人,也戰勝不了內心的匱乏。
Thumbnail
2025/03/15
終於在Netflix看了不夠善良的我們。簡慶芬不斷在心裡懷疑何瑞之到愛不愛她;我其實也想問,簡慶芬妳到底愛不愛何瑞之? 如果她一開始就誠實面對自己,她或許會發現,自己要的可能並不是何瑞之,而是一份讓自己安心與被愛的關係。可惜的是,她選擇了競爭與自我懷疑的路,最後即使戰勝了敵人,也戰勝不了內心的匱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孩子這幾天回來分享給我他的作品. 當下看到時. 說實在得,我挺震驚得. 由畫看出孩子心思細膩到這樣的地步. 不由得需要好好跟孩子談談了. 詢問他最近的心事. 後來講蠻多的吧 他說其實很多事他看得出來, 只是不想要講,不想要讓我擔心. 大人在做什麼其實小孩子都知道, 看得出
Thumbnail
記錄了家長對兒子一年級下學期IEP會議的感受和孩子學校生活的一些小事。
Thumbnail
記錄了家長對兒子一年級下學期IEP會議的感受和孩子學校生活的一些小事。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Thumbnail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家長經常提問:孩子在家都不願意做家事,為什麼在團體裡就願意? 關鍵是:孩子在做家事中感受到了什麼?
Thumbnail
家長經常提問:孩子在家都不願意做家事,為什麼在團體裡就願意? 關鍵是:孩子在做家事中感受到了什麼?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孩子記得同學壞事,因為大腦喜歡關注負向事物。為克服大腦設定,我們應努力強化好經驗的感受。透過後天的努力,幫多注意好經驗,並停留久一點。小孩間的關係也是相同道理,若有明顯衝突,記憶的強化會讓他們難以改變對彼此的印象。訓練自己尋找並停留在正向經驗。
Thumbnail
孩子記得同學壞事,因為大腦喜歡關注負向事物。為克服大腦設定,我們應努力強化好經驗的感受。透過後天的努力,幫多注意好經驗,並停留久一點。小孩間的關係也是相同道理,若有明顯衝突,記憶的強化會讓他們難以改變對彼此的印象。訓練自己尋找並停留在正向經驗。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Thumbnail
在孩子進入公幼小班之後,我們每週開始有兩天,是有回家作業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