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失業潮下的亞洲職場生存指南#3】打造你的反脆弱職涯,不被AI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穩中求變的智慧:AI時代「不怕被取代的人」都在做什麼?

📌 內容摘要

AI風暴來襲,人人都怕被取代。但有一群人,不但沒被AI邊緣化,反而越來越搶手。他們是如何打造「反脆弱職涯」?本篇解析AI時代最抗風險的職涯特質與選擇策略,幫你找到屬於自己的長期優勢。



「不怕AI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會與AI共生的。」


🤖 什麼是「反脆弱職涯」?為什麼它特別重要?

這個概念源自塔雷伯(Nassim Taleb)《反脆弱》一書:

不是避免風險,而是從混亂中壯大。

在AI時代,「反脆弱職涯」的定義是:

✅ 不依賴單一技能,而是有持續重塑能力

✅ 能快速適應新工具/新邏輯的工作者

✅ 在不確定中找到穩定輸出的價值角色



🛡️ 誰最不容易被AI取代?3種「抗AI職涯」人格特質

1. 關係型價值創造者:把「人性」做成職業核心

像是:

  • 心理師、教練、顧問、談判者、領導者
  • 擅長建立信任、同理他人、解讀非語言訊號

🔍 為什麼難取代?


AI目前仍難以理解「潛在情緒」、「文化語境」與「複雜人際動態」。



2. 情境適應高手:能快速上手新任務的雜學家

像是:

  • Freelance 工作者、斜槓青年、產品經理、解決方案設計者
  • 對陌生任務不焦慮,懂得拆解問題與整合資源

🔍 為什麼難取代?


AI在「特定範圍」表現優異,但在「快速變動、橫跨領域」的任務上仍顯吃力。



3. 創意發電站:輸出的是「新邏輯」,不是「舊資料」

像是:

  • 品牌策略師、創意總監、藝術創作者、文化策展人
  • 習慣從趨勢與社會觀察中,提出與眾不同的新概念

🔍 為什麼難取代?


AI擅長重組、模仿,但在無資料可參照時的原創力與文化嗅覺仍是人的領域。



🔧 如何打造自己的反脆弱職涯配置?三個方向給你參考:

📌 方向一:建立「雙主修」式技能組合

  • 不靠單一技術吃飯,而是兩種以上專業交錯產生邊際優勢
    例如:設計 + 數據、教育 + AI、法律 + UX

👉 你不是某一個工具的操作員,而是橋接不同語言的設計師


📌 方向二:練就「高頻協作 + 自主輸出」的工作節奏

  • 建立自己可獨立輸出的內容型產能(寫作、影片、社群、課程)
  • 同時學會與AI、遠距團隊密切協作、管理自己的節奏與資源

👉 越來越多公司重視「能產出、有創意、溝通又快」的工作者


📌 方向三:定期「技能補血」,不等職涯危機才轉型

  • 給自己每3個月一次小學習挑戰(可參加挑戰營、Side Project、課程)
  • 建立職涯版本管理思維(v1.0 → v1.5 → v2.0…)

👉 不要等工作不保才學AI,而是當AI助理還便宜的時候就學會駕馭它


🌟 真實案例:這些人成功「騎AI浪」轉職升級

🧑🏻‍💻 B小姐|中年轉職 → 成為AI輔助行銷顧問

  • 原本是廣告AE,學會用ChatGPT協助製作提案與腳本
  • 成功接案轉型,專門為中小品牌提供「低成本內容行銷策略」

👨🏼‍🏫 W先生|自由講師 → 發展AI線上課程事業

  • 觀察到AI導入焦慮,開設「不會寫程式也能用AI工作術」的線上課
  • 3個月內吸引超過800位學員報名,穩定創收

🧑🏽‍🎨 L同學|藝術背景 → 變身AI Prompt 設計師

  • 利用Midjourney + ChatGPT結合,專門幫設計師快速產出視覺Moodboard
  • 成為設計團隊的AI支援核心角色,還接到國際接案合作

🧭 結語:AI不會讓每個人失業,但會讓「選錯位置的人」先淘汰

在AI加速世界中,不是你多厲害,而是你的位置選得對不對


下一步,與其問「我會不會被取代」,不如問:


「我怎麼讓AI變成我的競爭力放大器?」

現在就是設定你下一個職涯版本更新的最好時機。


🔮 下一篇預告|《AI失業潮下的亞洲職場生存指南 #4》

📌 主題:企業要如何重訓員工,才能活下來?AI時代的組織轉型行動指南

  • 怎樣的企業文化能容納AI + 人才共生?
  • HR該怎麼設計「AI素養」職訓系統?
  • 工作者與企業之間的新契約關係是什麼?
🚴‍♂️ 二輪解密人|騎進產業,讀懂未來 歡迎來到《二輪解密人》沙龍。 這裡不只是熱愛騎車者的聚集地,更是一個以數據、觀點與趨勢洞察為核心的知識平台。深耕自行車產業多年,從研發現場到政策計畫,橫跨技術、策略與市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oker-avatar-img
6 天前
二輪解密人-avatar-img
1
我發現不怕被取代的人,都在瘋狂的學習~然後不斷的輸出~ 我最近也才剛開始練習這件事情~希望在未來我們也可以一起在 AI 的浪潮下擺渡人~ 謝謝你的生存指南分享~
二輪解密人-avatar-img
1
二輪解密人-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1
Joker 感謝你喜歡~其實這系列文章,完全是由chatgpt從研究、分析到排版及SEO直出,我只提供題目,但整篇內容邏輯嚴謹,自己慢慢做研究可能要花2個禮拜以上收集資料,真的體會到AI真的在改變職場生態啊~
1
此文章探討AI如何於2035年前後徹底改變亞洲產業與未來工作型態,點出哪些產業將受AI衝擊,哪些領域將創造新興職缺,並提供提升職場競爭力的關鍵能力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方格新手#AI#亞洲
2020年至2025年間,AI技術快速發展衝擊亞洲就業市場,本文分析哪些產業受衝擊最大、哪些職位轉型,以及哪些新興職業應運而生。文章點出高重複性工作式微,跨領域技能和人機協作將成主流,並預告下一篇文章將探討未來十年AI對各產業的影響。
Z世代影視神作排名與影評:從《進擊的巨人》到《小丑》,探討自由、人性、命運等哲學議題,並結合存在主義、斯多葛主義等哲學觀點,深入剖析每部作品的深度與意涵。
此文章探討AI如何於2035年前後徹底改變亞洲產業與未來工作型態,點出哪些產業將受AI衝擊,哪些領域將創造新興職缺,並提供提升職場競爭力的關鍵能力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方格新手#AI#亞洲
2020年至2025年間,AI技術快速發展衝擊亞洲就業市場,本文分析哪些產業受衝擊最大、哪些職位轉型,以及哪些新興職業應運而生。文章點出高重複性工作式微,跨領域技能和人機協作將成主流,並預告下一篇文章將探討未來十年AI對各產業的影響。
Z世代影視神作排名與影評:從《進擊的巨人》到《小丑》,探討自由、人性、命運等哲學議題,並結合存在主義、斯多葛主義等哲學觀點,深入剖析每部作品的深度與意涵。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Elon Musk於Tesla全體員工大會上,分享了Tesla的未來藍圖,涵蓋電動車、自動駕駛、可持續能源、人形機器人Optimus等,最終願景為實現物質無虞的未來。演講重點提及Tesla的生產成就、工廠擴展、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及AI發展,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計劃和市場潛力。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Elon Musk於Tesla全體員工大會上,分享了Tesla的未來藍圖,涵蓋電動車、自動駕駛、可持續能源、人形機器人Optimus等,最終願景為實現物質無虞的未來。演講重點提及Tesla的生產成就、工廠擴展、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及AI發展,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計劃和市場潛力。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AI 時代已經來臨,HR 還在用老方法工作嗎? 唯有勇敢擁抱 AI,才能在未來職場中保持競爭力!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如何不被老闆淘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產業的轉型,傳統的技能已不再足以應付現代職場的挑戰。想要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掌握以下技能至關重要: 一、專業技能: ◆核心專業知識:扎實的專業知識是立足職場的根本。無論你是從事哪個領域,都應持續學習,精進專業技能
Thumbnail
在工作上、職涯發展遇到挑戰或困擾時,往往是自己先掙扎好一會兒,接著才可能舉手向他人求救,又或者是尋求書籍、網路等管道。 這次根據幾種常見的職涯情境,來分享相關書籍,讓迷惘或是希望有更多刺激、輸入的人們,可以有參考依據。 此外,由於書籍數量較多,會分成兩篇文章。
Thumbnail
轉職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勇敢的選擇。不論是非自願的離職或是追求更好的職涯,面對未知的挑戰和改變經常讓人感到恐懼與焦慮。此文探討轉職過程中的情感支持、心理準備與社會壓力,並提供實質建議幫助人們在面對轉職的艱難時刻,尋找自己的方向和力量。無論處於何種職位,都需要對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本篇獲邀 1111人力銀行 career+ 刊登;一股AI熱潮正熾熱進行中。但你真的適合這種高薪資、高壓力、高即戰力的企業嗎?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 1111人力銀行 職涯系列,歡迎閱覽。職場,本來就是適者生存的環境。如何避免自己被當成工讀生,一直、一直、一直被低薪僱用呢?石頭哥提出驗證方式,試試看囉!
少子化加上台積電及新興產業人才磁吸效應, 讓職場環境跟著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安靜離職、大離職潮、快速離職, 這些流行語襲捲全球,人們逐漸意識到, 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這些現象,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   至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我重複問了OpenAI #Ch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你覺得找工作就像大海撈針?你在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別擔心! 今天,我將分享五個超酷的 AI 工具,讓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AI 時代已經來臨,HR 還在用老方法工作嗎? 唯有勇敢擁抱 AI,才能在未來職場中保持競爭力!
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如何不被老闆淘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產業的轉型,傳統的技能已不再足以應付現代職場的挑戰。想要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掌握以下技能至關重要: 一、專業技能: ◆核心專業知識:扎實的專業知識是立足職場的根本。無論你是從事哪個領域,都應持續學習,精進專業技能
Thumbnail
在工作上、職涯發展遇到挑戰或困擾時,往往是自己先掙扎好一會兒,接著才可能舉手向他人求救,又或者是尋求書籍、網路等管道。 這次根據幾種常見的職涯情境,來分享相關書籍,讓迷惘或是希望有更多刺激、輸入的人們,可以有參考依據。 此外,由於書籍數量較多,會分成兩篇文章。
Thumbnail
轉職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勇敢的選擇。不論是非自願的離職或是追求更好的職涯,面對未知的挑戰和改變經常讓人感到恐懼與焦慮。此文探討轉職過程中的情感支持、心理準備與社會壓力,並提供實質建議幫助人們在面對轉職的艱難時刻,尋找自己的方向和力量。無論處於何種職位,都需要對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本篇獲邀 1111人力銀行 career+ 刊登;一股AI熱潮正熾熱進行中。但你真的適合這種高薪資、高壓力、高即戰力的企業嗎?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 1111人力銀行 職涯系列,歡迎閱覽。職場,本來就是適者生存的環境。如何避免自己被當成工讀生,一直、一直、一直被低薪僱用呢?石頭哥提出驗證方式,試試看囉!
少子化加上台積電及新興產業人才磁吸效應, 讓職場環境跟著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安靜離職、大離職潮、快速離職, 這些流行語襲捲全球,人們逐漸意識到, 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這些現象,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   至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我重複問了OpenAI #Ch
Thumbnail
為了讓付出於職場上的時間能獲得充分價值,更為了往後的人生,我們要開始以專業者自居,不是單純把自己定位在上班族。上班賺取所需之餘,善用在職場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出能帶走的個人專業技能。
Thumbnail
你覺得找工作就像大海撈針?你在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別擔心! 今天,我將分享五個超酷的 AI 工具,讓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你有過創業的念頭嗎?如果沒有,也許是因為相對於創業的高風險,在公司就業相對安全且保險。 但真的是如此嗎? 就業已不再安穩 《就業的終結》指出,因為持續加速的全球化,我們不再只是跟身邊的人,而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而且會有越來越多比自己工資更低廉、學歷更好的人出現;另一方面,文憑的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