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力又再次被行事曆上的標注給吸引過去,今天是去見心理諮商師的日子。
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二次諮商了,身體的細胞都還記得上一次的躁動。我頭一次對外人坦承,也頭一次感覺到卸下防備的輕鬆。
回想起第一次見面,走進礁溪的小巷子,遠遠的就看到「伴」的招牌。
推開滑門,一位看起來跟我年齡相仿的女生,親切的跟我打招呼:「要喝茶嗎?還是需要上個廁所?」
我微笑地搖頭,表示不用,她點了點頭,便帶著我上樓。
醫生拉開另一扇滑門,露出一個簡單的空間:一張長沙發、一張單人沙發。
我很自然地選擇了長沙發坐下,等待著這場對話的開始。
在真正諮商前,我擔心自己會浪費時間,於是在腦海裡預演了好幾次。
醫生可能會問什麼?我該怎麼回答才能讓問題更清楚、更有解決方向?
但當真正要開口的瞬間,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突然湧上來——
像是一隻被鐵鍊束縛的野獸,在我內心深處躁動。
我害怕,害怕如果多說一個字,那野獸就會真的掙脫,衝出來。
醫生敏銳地察覺到我的猶豫,她沒有逼問,而是引導我去「感受」這股不安。
最後,我們一起為它取了一個名字:「M」。
「接下來幾天,你試著去感受它。」她說:「然後,找一個方法來保護自己。當『M』再次出現時,什麼能讓你覺得安全?」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我嘗試了各種方式——聽音樂、深呼吸、喝溫水……但似乎都不對。
直到那天,我開車從礁溪回住處的途中,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擁抱」。
擁抱,也許才是我最熟悉的安全感。
於是,我嘗試雙手交叉,環抱住自己,閉上眼睛,靜靜地去感受這份溫度。
我交叉雙手,輕輕地抱住自己,掌心貼著手臂,指尖傳來微溫的觸感。那一刻,像是某個被遺忘的記憶突然甦醒,淚水不受控制地滑落。
我屏住呼吸,感覺到『M』在體內翻騰,像籠中不安的野獸,想掙脫卻又顯得疲憊。我閉上眼,靜靜地感受它的存在,忽然間,一個微弱的聲音在心底響起——也許「M」從來不是一隻野獸,而是某個長久以來渴望被擁抱的自己。
我試著放慢呼吸,讓擁抱變得更緊實,這短短的幾秒,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我一直在尋找的安全感,原來可以來自自己。」
我緩緩睜開眼,夜色仍然寂靜,但心裡已經不再那麼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