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是我在香港的老客戶,38歲,任教於一所直資中學,資歷超過十年,薪資高、福利好,是家族朋友眼中的人生勝利組。
但她告訴我:「我好幾次下班後站在地鐵月台,都在想:這樣的日子還要撐多久?」
教育工作者的辛苦,不只是在教書本身,更在制度、壓力、家長、行政…她說:「我像一部失速的影印機,輸出一堆我不相信的內容,教着學生怎麼應付DSE,卻沒人關心過他們想過怎樣的人生。」「我想移民,可是除了教書這項技能,我甚麼都不會,所我不敢…」
從命盤上看,M本命身弱,但有偏印生身,殺印相生,這樣的命格若能在正向的教育體系中工作,是非常好的。但現實裡她的結構已經耗竭,這不只是體力與時間的耗損,而是一種價值觀上的耗盡。
我問她:「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年你所累積的教學經驗、親子溝通技巧、課程設計能力,是否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收入與影響力?」
我們重新盤點了她的優勢,也估算了若轉為線上教育者的可能性。她一開始不敢想:「我不會賣東西、不會拍片、不會剪接、不會⋯」
但我說:「你會教書,會條理的講話,這就夠了。」
轉做代課,從分享與年青人溝通與教學心得開始,她慢慢累積一群關注她的家長與同業。現在的她,仍然是老師,但多了一條出路。
她說:「我終於知道我不是只能選A或B,原來我還可以自己創造C。」
玄商老師
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