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六萬的教職工作與非營利組織的未知工作,要選哪一個才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那天我坐在學校辦公室裡,等待著教務主任來面試,我看著窗外的搖曳的樹與藍天,心裡非常後悔為什麼自己會在這?為什麼要來申請成為老師(我明明是一個不敢上台的人)? 想到待會還要試教,胃痛毛病又開始了....」

這是當年我成為老師前的心情...,但同時我也面試了一個生技公司,不是因為我很喜歡,而是我就像蠻多的生命科學系(生物系)的畢業生一樣,想說先讀個研究所,再來去找藥廠、生技公司上班。我也照做了,從免疫學的研究所畢業後,我成功應徵上這家生技公司的產品經理,不過因為是一家剛起步的小公司,所以我也要做業務相關的工作,第一次到中央研究院推銷耗材產品時,我真的覺得好不喜歡,因為我不覺得自己在做發揮個人長才與對社會有意義的事,至少當下的我完全無感。

同一時間,在我工作不到一週時,我就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瞬間陷入兩難了。經過一番思考,隔週的星期一進辦公室,我做了一件很難的事,我跟生技公司的老闆辭職了,很對不起他們,特別是當時他們還說有我的加入,覺得團隊成員更齊全了,很有幹勁!但是那時心中只想做有意義的事,即使超害怕上台講話,至少到學校傳道授業解惑,是可以直接看到意義的,因為我喜歡幫助學生、喜歡單純的環境,所以我離開了這個工作七天的公司,連履歷上都不適合放上這個工作經驗。

成為老師是一場美麗的意外,也看到填鴨教育的迫害

小老師很愛用我的平板偷拍我上課的樣子

小老師很愛用我的平板偷拍我上課的樣子

第一年當生物老師,我就要同時教授國一、高一與高二的課程,對一個從來沒有經過師資培育的職場新鮮人,真的是強度很高的在職訓練。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教育的演進速度在某些學校裡,真的太慢了,大部分的老師還在使用填鴨式的教育,只為了讓學生考好大考,卻沒有給他們機會探索自我的潛能,也很少培養重要的素養,像是學習策略,思辨、溝通表達、團隊協作與創造創新。而可怕的是,缺乏這些素養,學生是無法成為一個自我領導的終生學習者,也很難面對未來變動的挑戰。

此外,在歡樂教學生活的角落,跟許多認真、可愛的學生相處很有趣,但跟他們認識久了,我漸漸發現許多學生雖然每天上學嘻嘻哈哈,但心裡並不踏實、並不快樂。有些學生很「茫」,他缺乏動機,不知道或還在探索自己未來的方向,渴望有明燈出現;有些學生很「忙」,認真準備排山倒海而來的考試,可惜學習成效低弱,事與願違,成就感盡失;更重要的是,校園中種種的限制,使他們無法擁有該有的校園生活。

raw-image

這樣的教育只會慢性毒害一個人的生命,而我不希望同樣的命運未來會發生在台灣許多的學生身上。

看到學生困在泥沼中,讓我非常的難過與受挫,但我知道,當一個系統中有人願意開始突破,做出貢獻,這股力量才有機會傳播出去,影響更多人。因此我也開始思考,我要如何有系統地改善這些問題?我要如何精進自我,才能去影響更多的老師與學生?

為了找尋更好的教育解方,我大量自學教育、商管、自我管理等相關的課程與書籍。也向外參加教育研習,更向體制外的許多教育新創汲取養分,過程中開始逐步開發教育產品原型,以做測試。雖然我在校內開發了「學習策略課程」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學習,也創辦了「創意新聞社」(校園行銷團隊)讓孩子能夠有機會培養素養能力,但這些都只停留在這裡,很難規模化影響更多的人,因此我做了人生第二次的抉擇,那時即使有很高的薪水,我決定卸下專任老師及導師的職務。


兼職老師出走探索教育生態系

成為老師的四年後,我主動向學校申請轉調成兼任老師,就是希望能換取更多時間與自由,直接為台灣的教育做出更有價值的貢獻,但發現地愈多,也更瞭解自己的能力很有限。教育系統就如同複雜的生態系,改革是一場緩慢演進的過程,更需要不同領域的人共同付出,但有一群人對於這個生態系的影響特別顯著,就像 Uber 需要有優質的司機才能吸引乘客,以便推動系統的自給自足;同樣地,如果教育生態中有更多的教育創新領導人,像是體制內身體力行的教育改革者:張輝誠老師、藍偉瑩老師等等,還有許多教育新創(均一、為台灣而教、KIST、LIS、美感教科書)與實驗機構嘗試在體制外連結彼此,我們才能有效地提供孩子更好的陪伴。

同時,我也開始走出舒適圈,申請均一教育平台的正職工作,因為能力不符,連面試也沒機會。後來我去申請 TFT (為台灣而教)的志工、教學領導力督導的工作,經過一次的面談後,也沒能獲取機會(來函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個職缺暫時關閉了)。當時我想,或許只是我歷練不足,就開始透過經營自媒體提升自我,還去申請均一的實習工作「創意企劃」,一樣以「謝謝」告終,最後我又再一次申請均一的實習工作「教學實務研發實習生」,面談聊了一個多小時後,均一的面試夥伴坦白地和我說,他們覺得我應該要去申請正職,成為他們的夥伴!這次的面談只是想跟我聊聊天,好奇我的動機,所以理所當然地,我再次收到「謝謝..」。

但這次有了夥伴的鼓勵,我還是鼓起勇氣地投遞履歷申請「政府與企業合作之教學研發教師」,這一次終於有機會來到第二次面試,也是第一次與均一的執行長呂冠緯聊天啊!整個過程都是很專業的動機與能力的審查,真的是絞盡腦汁!當時面談前滿心期待,面談後我反而更忐忑不安,因為最終的結果最快也要等兩週啊!我深怕再一次收到「謝謝」,深怕喪失幫助更多老師與學生的機會。

某一天在路上接到了人資的錄取通知,到現在那個場景與當時的心情還是很深刻,雖然電話中的我表現得很平淡,但我內心的小宇宙可是不斷地爆發著,感覺就像是《殭屍 100》的主角第一次遇到殭屍,他意識到自己可以不用上班了,雖然被殭屍追殺,卻異常超級開心的。而我接到電話的那一刻,就像我的殭屍爆發時刻😂!雖然我還是要上班啦~但是我即將以自己喜歡的樣子開始工作,那種「自由」感,難以言喻。


退居幕後,用課程體驗設計創造價值

我現在在 NPO教育科技平台擔任「課程體驗設計專案經理」,負責平台的課程體驗設計,特別是自然課程與素養課程的開發與策展。此外,我也會擔任教師研習的講師,陪伴老師提升數位學習、差異化教學與個人化學習的教學知能,以創造個人化的學習內容與環境。

raw-image

有關這些工作的細節與收穫,有寫了兩篇紀錄,參考看看囉!

這個工作,剛好與「錢多、事少、離家近」背道而馳,但這就是人生不同生活樣貌的選項之一,我選擇不為五斗米折腰,賺足夠的錢,且工作內容豐盛與多元,我不再寄盼假日的到來,因為對我來說,我不需要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因為不管是工作或生活,都是在玩一場我喜愛的人生遊戲,我只是切換成不同的遊戲角色罷了!

有時感覺自己好像很叛逆,不像是一位老師該做的事。但其實我常幻想自己就是動漫《我的英雄學院》中主角綠久,還記得我看《我的英雄學院》第一集就哭慘了,因為我發現原來《我的英雄學院》就是一個教育的縮影,我把自己投射到「綠久(學生)」與「歐爾麥特(老師)」身上,我希望自己求學的過程中能碰到一位真心在乎我的老師,就像綠久碰到歐爾麥特,有一個人願意看見我的多元潛能,並引導我善用它;我更願意花費一輩子的時間,成為像歐爾麥特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幫助更多人為孩子創造優質的學習體驗,打造能釋放他潛能的環境;也激發其他一起前行的教育夥伴,共創我們每個人心目中的英雄學院。


活在當下,開始活在自己的夢想中

最近剛好看了

  • 《無職轉生~到了異世界就拿出真本事》第一集
  • 《殭屍100~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件事~》第一集
  • 《反時間管理:拿回時間掌控權,每天做喜歡做的事》第一章

雖然主角不一樣,但意外的都在探討人生的意義,不管是啃老族、社畜,還是被公司管理控制的人,只要「活在當下,開始活在自己的夢想中」,才能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啊!

怎麼做呢?

1. 首先,決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接著,立刻根據這種身份認同展開行動。

例如:

1. 我決定現在就成要「課程體驗設計師」

2. 從此刻(第一天)起「馬上」具體表現出全新的身份認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做這個身份理所當然會做的事,例如:開始設計優質的課程體驗。

改編自《反時間管理》

改編自《反時間管理》

所以我們不需要出車禍轉世到劍與魔法的世界,才開始磨練自己,也不用等到國內爆發喪屍災情,才下定決心讓生命不留白,列出死前必做的願望。

這個世界是被還沒準備好的人所改變的。而要改變世界,得先改變自己

不要再說:我「想」成為<某個身份>

轉念:我「是」<某個身份>

然後開始完成你想做的事、做你想要的樣子。這個新的心態、行為與環境會為自己創造一個系統,也能創造更大的機會實踐理想的生活。

這樣就不用追逐夢想了,因為已經活在夢想生活中了。

雖然過去的自己,因為人生經驗少,做了一些看起來怪怪的決定,生科系畢業卻不務正業。但我很謝謝過去的自己,因為他從來沒有放棄成為更好的人。因為他一直探索能實現自我、對社會有幫助的志業,我也很慶幸讓自己直接進入非營利的教育科技公司,成為我想要的樣子,做我想學的事,我很滿意現在的自己(至少現在是😆),能和一群夥伴為台灣的教育努力😊,同時也保有生活的彈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清月-avatar-img
2023/10/11
很佩服你,我的職業也是老師。不過因為我要養家,所以沒辦法像你一樣,滿羨慕你的。期待我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對社會有所貢獻。我是英文老師,目前上課比重也配合新課綱,加強學生的英文口說和英文作文。不過準備素養導向的上課內容,真的很累。備課的時間很長,共勉之。
樂尼-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12
清月 哇!清月,很高興認識你喔!我在非營利組織也有薪水啦😅(跟去企業上班一樣),不過因為我不是工程師,所以薪資水平不一樣,但我覺得還不錯了(加上我有遠端工作和彈性工時等「自由」的福利,所以其實幸福指數蠻高的,不怕錯過許多跟自己孩子相處的時間)。是英文老師耶,酷喔!我在均一教育平台工作,目前也有開發 AI 輔助英語家教(口說和寫作),有興趣可以去玩玩,用它自學英文!它叫做「Jutor」(我們也還在優化它,有任何好奇與回饋也可以跟我說喔)我懂!要備好一堂課真的需要要花很多時間!你一定是很認真的老師,希望有機會可以交流課程設計,提高備課效率。有什麼好奇也可以到我的沙龍討論區聊聊喔。最近我也在研究用 ChatGPT 輔助課程設計、評量設計,看到它能夠生成素養導向的閱讀題組,覺得很驚艷,過幾天會發文分享,希望有幫助😊
EC3-avatar-img
2023/07/25
從另外一種角度看,社會環境可以提供這樣多元的生命探索,也算是一種幸福。能找到自己主動投入的熱情,這個很不容易。
樂尼-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6
EC 對啊~我也覺得現在有這些機會很幸福呢😊!也期待能有更多學生知道我們的社會環境有這些多元的機會,要不然就會像我的求學過程一樣,被狹隘的「階梯式人生」所框住了
Tera-avatar-img
2023/07/23
各種的不務正業,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樂尼-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4
Tera 真的!生命就是因為多元才有趣呢!
樂尼-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30
avatar-img
學習玩家|啟動玩心學習
117會員
172內容數
在學習玩家,學習不只是吸收知識,而是一場探索與創造的冒險!我們專注於玩心學習策略,透過塗鴉筆記、AI 學習夥伴與AI 融入教學,幫助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內化知識、靈活運用,並啟動玩心學習體驗。無論是打造沉浸式課程,還是提升學習成效,立即加入學習玩家,一起用數位與玩味,創造未來學習新可能!
2025/01/28
從斜槓生涯的3場講座到57場,2024年我的收入突破120萬,這一年充滿驚喜與挑戰。除了講座與工作坊,我也擔任大學業師、參與AI教育顧問,並在方格子創作累積6萬瀏覽量。未來,我將持續擔任教育AI顧問,並在輔大教授AI相關課程。這一切的動力,源於老師們及學生的回饋,讓我相信教育的改變及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1/28
從斜槓生涯的3場講座到57場,2024年我的收入突破120萬,這一年充滿驚喜與挑戰。除了講座與工作坊,我也擔任大學業師、參與AI教育顧問,並在方格子創作累積6萬瀏覽量。未來,我將持續擔任教育AI顧問,並在輔大教授AI相關課程。這一切的動力,源於老師們及學生的回饋,讓我相信教育的改變及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1/26
一位生物學背景的講師接下設計活動展板的案子,主題為結合佛法四大元素與生物學的「四蛇故事」。詳細描述了使用ChatGPT、Napkin AI、Canva等AI工具輔助設計的流程,包括概念發展、故事內容設計、插圖與圖解創作、視覺平面設計等步驟,並分享了報價策略與經驗,以及如何以專業的角度衡量價格和價值。
Thumbnail
2025/01/26
一位生物學背景的講師接下設計活動展板的案子,主題為結合佛法四大元素與生物學的「四蛇故事」。詳細描述了使用ChatGPT、Napkin AI、Canva等AI工具輔助設計的流程,包括概念發展、故事內容設計、插圖與圖解創作、視覺平面設計等步驟,並分享了報價策略與經驗,以及如何以專業的角度衡量價格和價值。
Thumbnail
2024/11/10
本文探討高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的線上工作坊,透過AI工具如ChatGPT與SUNO,增強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團體互動。課程設計包括限時挑戰與遊戲化的學習方式,並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以提升學生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AI應用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Thumbnail
2024/11/10
本文探討高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的線上工作坊,透過AI工具如ChatGPT與SUNO,增強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團體互動。課程設計包括限時挑戰與遊戲化的學習方式,並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以提升學生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AI應用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看到標題會誤會我是考生吧,我不是。我是一個國中老師的太太,他每週六都辛苦的去學校上加強班,但他不在時我都會想歡呼。 因為他的眉角實在太多了,從冷氣溫度、穿幾件衣服、窗戶要不要開、洗完衣服要怎麼掛⋯⋯他都可以碎念。舉凡想得到與數字有關的事情,他都可以糾結,所以他不在家時,我是身在育兒天堂。
Thumbnail
看到標題會誤會我是考生吧,我不是。我是一個國中老師的太太,他每週六都辛苦的去學校上加強班,但他不在時我都會想歡呼。 因為他的眉角實在太多了,從冷氣溫度、穿幾件衣服、窗戶要不要開、洗完衣服要怎麼掛⋯⋯他都可以碎念。舉凡想得到與數字有關的事情,他都可以糾結,所以他不在家時,我是身在育兒天堂。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於我帶完第一屆學生以後的覆盤日記。那是一段且戰且走的歲月,原以為大家會體恤第一次當老師的我,原以為「年輕」是試錯的理由,但沒想到職場才是讓我這樣的小白鳥大澈大悟的現實的修羅場,什麼都不懂的我孑然一身的撲向教育現場,咬著牙根硬撐下來的傷痕,是成長的印記。 - 萬事起頭難,凡事都有第一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於我帶完第一屆學生以後的覆盤日記。那是一段且戰且走的歲月,原以為大家會體恤第一次當老師的我,原以為「年輕」是試錯的理由,但沒想到職場才是讓我這樣的小白鳥大澈大悟的現實的修羅場,什麼都不懂的我孑然一身的撲向教育現場,咬著牙根硬撐下來的傷痕,是成長的印記。 - 萬事起頭難,凡事都有第一次。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當我開始可以去教書以後,那年我特地在春節前夕,去市場花錢買春聯,請人幫我寫下「福慧雙修,吉祥如意」作為我處世的提醒,因為所有的福報都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上班教書後的每天,在校努力工作,教書育人雖然很累,卻有很多的成就感。回家後誦經二至三小時,更多的就是在看考教甄的書,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當我開始可以去教書以後,那年我特地在春節前夕,去市場花錢買春聯,請人幫我寫下「福慧雙修,吉祥如意」作為我處世的提醒,因為所有的福報都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上班教書後的每天,在校努力工作,教書育人雖然很累,卻有很多的成就感。回家後誦經二至三小時,更多的就是在看考教甄的書,
Thumbnail
「那天我坐在學校辦公室裡,等待著教務主任來面試,我看著窗外的搖曳的樹與藍天,心裡非常後悔為什麼自己會在這?為什麼要來申請成為老師(我明明是一個不敢上台的人)? 想到待會還要試教,胃痛毛病又開始了....」 這是當年我成為老師前的心情...,但同時我也面試了一個生技公司,不是因為我很喜歡,而是我就像
Thumbnail
「那天我坐在學校辦公室裡,等待著教務主任來面試,我看著窗外的搖曳的樹與藍天,心裡非常後悔為什麼自己會在這?為什麼要來申請成為老師(我明明是一個不敢上台的人)? 想到待會還要試教,胃痛毛病又開始了....」 這是當年我成為老師前的心情...,但同時我也面試了一個生技公司,不是因為我很喜歡,而是我就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