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擔心的不是被AI取代,而是誤解來得更快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引言

隨著AI工具爆炸性發展設計圈也無可避免波及。

但設計師真正的焦慮,不是「會不會被 AI 取代」,而是來自一種更模糊、更難以反駁的情況:設計價值的誤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

本篇,整理了設計師在AI時代的四種焦慮,一起思考正在被重新定義的設計:


1. 創意價值的動搖

不是AI取代了設計師,而是越來越多人「以為」可以。

當AI能快速生成視覺圖像,不懂設計的人也能做出,看起來「還行」的提案。於是,有些老闆開始說:「用AI做就好,應該很快吧?」

看似合理,但正在侵蝕設計師的專業。

設計不是單靠工具能完成,需要的是判斷、策略、理解的能力。只是無形的技能,在AI的光環下會更難被看見。

設計師不學AI技術,還會被標上「落後」,但若積極學習後,對設計的期待是「你應該更快、更便宜,因為AI幫你加速了」,反而裡外都不如AI。

不是不夠專業,而是誤解來得更快了。

但也因為這樣,更需要設計師重新掌握自己的角色,去做AI做不到的事:深入理解、提出判斷、創造脈絡與連結

如果價值被看不見,設計師還能站在哪裡?

2. 產業變動的不確定性

AI工具提升了「個人」的速度,企業也開始重新評估人力配置

對於剛入行的設計師來說,未來「本來用來累積經驗的執行」被AI取代了。初階設計師的需求變少,進入職場的門檻也變得更高。

但結果還是:會的越多,事情越多,但不一定有更多報酬

效率或許提升,但工作量加倍。

有些公司開始認為:「既然AI那麼厲害,一個人可以搞定三個人的事吧?」看似合理,但只看到「做得更快」,卻忽略了「設計不僅是執行」的問題。

其中的認知斷層,讓專業價值更難被理解。

當角色被重新定義,設計師其實面對的挑戰,不完全來自AI,而是來自外界對設計價值的誤解與不清楚。

在這樣的變化裡,設計師還能怎麼成長?

3. 資訊過量與學習壓力

這麼多AI工具,怎麼學得完?

AI的變化速度非常快,感覺每天都有新的工具、或平台出現,而總覺得「沒跟上進度」,讓人一夜未眠。

而且,哪一個才是最值得學的?

不會的永遠比會的多,這種資訊過載的壓力,本來就覺得自己「學得不夠快」,而新的問題是:再怎麼快,誰比得過AI?


不必學得太多,適合才是關鍵。

不需要跟風所有的AI工具,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並專注於帶來實際價值的技能,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過度擔心「學不完」,反而會陷入不必要的焦慮。


推薦閱讀:認識自己的「學習說明書」,AI時代免焦慮


還有在這麼多工具中,有什麼未知的風險?

4. AI道德與社會影響

設計師不僅擔心AI會如何影響工作流程,還有一些更深層的疑慮,尤其是關於原創設計的保護。

很多設計師擔心,自己的原創被捲進不正當使用,或被拿來當作生成素材。

有些AI工具的訓練數據來源不透明。

有些甚至涉及未經授權的作品。這讓人質疑是否有真正尊重創作者,也讓人很難安心使用。

選擇使用AI工具時,了解背後的數據來源,不只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整個創作生態。


推薦閱讀:Adobe推AI圖像工具Firefly,為何敢喊「你被告我來賠」?怎麼做到不侵權?


結語

這些焦慮的根本,不在於AI是否「做得太好」,而在於設計價值的重新定義。或許我們都還沒有準備好。

如果說,AI會如何改變設計師的角色是個未知,那身為設計師,你選擇如何展現設計的價值?

對於這些變化,我們不必急著找到「解決方案」,而是要理解,這些不確定感,正是適應新時代的起點。


你對文中哪一點最有感?


若你想知道設計師該學什麼才有價值,我寫過的《AI會如何取代設計師?要如何應對?》,有更具體的建議。


如果這篇有給你一點點靈感,別忘了給我個愛心分享給你的朋友,或「請我喝一瓶人蔘飲($60/單月)」,支持我在創作之路狂奔!


最後,謝謝你看到這裡!

/

我是島上人蔘 Island Ginseng,自由接案設計師,專注於設計思考自我成長的分享。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島上人蔘「島上蔘友會」
24會員
28內容數
「島上蔘友會」致力於探索「設計思考」、「平面設計」、「工業設計」、「自我成長」、「自由接案」,分享技巧、思維、書單等。主張「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每週二篇,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成為人蔘之一,和設計人一起思考設計!
2025/04/24
這篇文章探討是否適合從事設計工作,列出五個關鍵問題:你真的喜歡「設計」而非單純「畫圖」嗎?你能接受設計並非完全為自己而做嗎?你是否會積極追根究底、探討原因?你能承受作品常被打槍嗎?你的耐受力足以應付不斷修改嗎? 文章強調設計工作並非全然夢幻,但只要能接受現實面並持續努力,就能在設計領域有所成就。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探討是否適合從事設計工作,列出五個關鍵問題:你真的喜歡「設計」而非單純「畫圖」嗎?你能接受設計並非完全為自己而做嗎?你是否會積極追根究底、探討原因?你能承受作品常被打槍嗎?你的耐受力足以應付不斷修改嗎? 文章強調設計工作並非全然夢幻,但只要能接受現實面並持續努力,就能在設計領域有所成就。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畢業後是否適合直接接案的議題,作者分享自身從大學、新創公司、傳統產業到自由接案的經歷,說明不同階段的學習和體悟。文中強調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需視個人需求和目標而定,並鼓勵讀者釐清自身需求與理想。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探討畢業後是否適合直接接案的議題,作者分享自身從大學、新創公司、傳統產業到自由接案的經歷,說明不同階段的學習和體悟。文中強調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需視個人需求和目標而定,並鼓勵讀者釐清自身需求與理想。
Thumbnail
2025/04/17
接案設計師經常遇到一些讓他們想翻白眼的客戶說法,本文列舉了五個常見的例子,並提供設計師如何專業回應的建議,包含設定明確的設計流程、簽約、以及善用溝通技巧等,以平衡專業與情緒,捍衛設計價值。
Thumbnail
2025/04/17
接案設計師經常遇到一些讓他們想翻白眼的客戶說法,本文列舉了五個常見的例子,並提供設計師如何專業回應的建議,包含設定明確的設計流程、簽約、以及善用溝通技巧等,以平衡專業與情緒,捍衛設計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程式設計與技術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編程語言,如Python、R等,以及熟悉相關技術架構和工具,能夠幫助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好地工作。這種能力不僅對技術專業人士至關重要,也對非技術領域的人士日益重要,因為基礎的程式設計知識已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AI是否能取代平面設計,強調了學習AI運用需要用心學習,並提供了相關的技術與運用範例。文章透過實際例子與觀點,澄清了AI在設計領域的應用與限制,並強調了學習基礎設計知識的重要性。讀者藉由本文能更具深度地瞭解AI與設計領域之間的關係,以及AI對設計師職業的影響。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