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真的能買到忠誠嗎?揭開薪酬與激勵制度對企業的真實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企業管理的世界中,薪資不只是「給多少錢」的問題,更是策略性工具。設計良好的薪酬與激勵制度,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穩定員工留任,更能激發潛力、提升生產力。

但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疑問:「我都給得不算少了,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核心——薪酬不等於激勵,發薪只是基本,激勵才是關鍵。

薪水發了、獎金也給了,為什麼員工還是不開心、不滿意,甚至默默離職?

你可能沒想過,薪資制度如果設計錯誤,不但留不住人,還會傷害士氣

這篇文章將從企業角度出發,帶你看懂薪酬與激勵制度的設計要點,並提供實用建議,協助你打造讓員工「留得住、做得好、願意拚」的職場環境。

raw-image

一、薪酬制度的基本功:不只「給薪」,更要「給值」

薪酬制度的本質,不只是支付工作報酬,更是組織價值的體現。企業在設計薪資結構時,必須從三個角度思考:

  1. 市場競爭力:你的薪資是否有競爭力?是否能吸引到目標人才?
    實作建議:定期參考人力銀行、產業薪資調查報告,了解同職務在市場上的行情,避免低於平均造成流動率高。
  2. 內部公平性:員工之間的待遇是否合理?是否會讓人覺得「我做得多卻拿得少」?
    實作建議:可採用「工作評價法」對不同職務進行價值排序,再依據績效與職級規劃薪酬帶。
  3. 績效連結性:薪資是否反映貢獻與成果?是否能驅動員工投入?
    實作建議:設計明確的績效獎金制度,如:目標達成獎金、專案績效獎金、業績達標獎勵等,讓努力看得見、拿得到。


二、激勵制度:比錢更重要的是「感覺被看見」

很多企業都有獎金制度,但真正讓人留下來的,不只是「拿多少」,而是「覺得值得拿」。

三種常見激勵類型:

  1. 金錢激勵:獎金、分紅、津貼、績效獎金
    建議: 設立彈性獎金機制,如專案績效、年度達標,並公開透明,避免黑箱。
  2. 非金錢激勵:表揚、職涯發展、彈性工時、遠距工作
    建議: 可設「優秀員工獎」、「進步獎」,搭配實質獎勵如進修補助、帶薪培訓。
  3. 內在激勵:使命感、成就感、參與決策
    建議: 鼓勵員工參與部門決策、提供回饋意見管道,讓他們成為企業一份子,而非單純的執行者。
raw-image

三、薪酬與激勵制度設計的五大步驟

(1)建立薪資策略目標:你的目的是吸引、留才,還是提升績效?先釐清方向。

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是留才?吸引關鍵人才?還是激勵績效表現?

薪資設計的核心在於:「你想透過薪酬達成什麼組織目標?」

可思考的面向:

  • 你希望薪資在市場中是屬於領先、平行還是防守策略?
  • 你希望激勵短期績效?還是建立長期承諾?
  • 不同部門是否需要不同激勵策略?

建議做法

召開跨部門策略會議,設定「薪資定位」與「激勵核心目的」,並盤點公司文化與經營價值觀,確保制度與公司發展一致。


(2)盤點內部資源與人力現況:了解公司目前有哪些人力結構、預算配置。

再好的制度,若無預算、無人力資源支持,也無法落實。

可盤點的項目:

  • 公司目前整體薪資支出比率(占營收/人均)
  • 各職類平均薪資分布情況
  • 員工離職率、流動率及主要流失原因
  • 每年可動用於激勵或彈性獎酬的預算額度

建議做法

建立「薪酬報表儀表板」,例如將各部門薪資、績效獎金比例、離職與轉職資料視覺化,幫助決策更精準。


(3)建立評價制度:依據職務價值與員工績效建立合理的對價結構。

為了避免「同工不同酬」或「做越多卻薪資不高」的情況發生,建立一套職務價值與績效評估制度是關鍵。

兩大重點:

  • 職務評價:透過工作內容、技能需求、責任範圍等指標,確定每個職務的內在價值。
  • 績效評估:針對每位員工的工作成果、貢獻度與行為表現進行公正量化。

建議做法

  • 採用「Hay Method」、「Point Factor」或「Factor Comparison」等標準化評價模型。
  • 建立「績效評等對應薪酬調整幅度」的制度,如:A 等績效加薪 5%,B 等加薪 3%,C 等不調薪。


(4)設計激勵模組:將激勵項目細分為個人/團隊、短期/長期、多元獎酬。

激勵模組應該依公司目標設計出 個人獎酬、團隊獎酬、短期激勵、長期激勵四個模組,組合成「多元化」的獎勵方案。

激勵模組範例:

  • 個人:目標達成獎金、技能證照獎勵、提案激勵金
  • 團隊:專案獎金、部門績效分享、部門聚餐補助
  • 短期:季獎金、年度獎金、銷售獎金
  • 長期:認股計畫(ESOP)、績效紅利、年資獎金

建議做法

  • 每年滾動式調整激勵模組,針對不同職等與年資設計差異化獎酬組合。
  • 引入「員工參與機制」,讓員工票選希望的激勵方式,提高參與感與接受度。


(5)滾動式檢討與優化:定期蒐集員工回饋、檢視是否與組織目標一致。

薪酬制度必須與市場與組織同步調整。否則過了一兩年,可能早就脫節。

評估方向:

  • 是否吸引到理想人才?
  • 是否有效降低關鍵人才流失?
  • 員工是否認同激勵設計?滿意度如何?
  • 薪資總體支出是否在可控預算內?

建議做法

  • 每半年進行「薪資滿意度調查」
  • 每年一月滾動修正薪資政策與激勵項目
  • 設置「人力資源策略委員會」,由高階主管與 HR 合作檢討並提出改善建議
raw-image

四、成功企業怎麼做?三個真實案例靈感

案例一|彈性上班結合績效考核

某中型科技公司導入「彈性上下班+績效導向」制度,讓員工自由選擇上下班時間,但績效必須達標。結果?員工滿意度提高、加班時數降低、生產力反而上升。

案例二|員工認股計畫(ESOP)

一家新創企業推出「認股選擇權」,員工依年資與貢獻獲得股份。讓大家從「上班族」變「企業股東」,更有責任感與歸屬感。

案例三|獎勵學習與分享文化

某製造業推動「知識分享獎金」,只要在內部教育訓練中擔任講師、或開發新教材,即可獲得額外獎金與績效加分。短短一年就讓公司內訓課程數量翻倍成長。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願景

花果山成長基地秉持著推動每間企業落實 RBA 社會責任的理念,致力於打造一個友善、具社會貢獻與負責任的企業環境,並以創新管理策略促進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和你一起聊聊!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

  1. 你覺得現在的公司,薪資制度真的公平嗎?哪裡可以更好?
  2. 除了錢,你認為什麼樣的激勵最能打動你?
  3. 如果讓你來設計一個激勵制度,你會怎麼做?


如你需要更深入的企業診斷或組織設計建議,歡迎隨時加入我們@LINE,一起讓企業或個人更健康成長 https://lin.ee/isv4RJ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果山成長基地
4會員
44內容數
花果山成長基地致力於提供專業的職場知識與成長策略。我們專注於以下三大領域: ✅ 職業經驗分享|深入探討勞動法諮詢、人力資源管理、教育訓練等實務經驗。 ✅ 實用指南|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人力資源盤點、建立公司內部制度。 ✅ 個人成長|我們提供職涯規劃、職場軟實力提升的實戰技巧,助你打造更亮眼的未來!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本篇聚焦《就業服務法》第42~51條,完整梳理聘僱外國人前的法律義務、可聘資格、許可流程與用工限制,更涵蓋非法容留、非法仲介的重罰規定,以及外勞失聯、轉換雇主、遣送補償等實務細節。幫助雇主和人資一眼掌握「合法聘僱」與「外勞管理」的紅線與底線,避免觸法風險! 第42條|外國人工作不應損及本國就業
Thumbnail
2025/05/05
本篇聚焦《就業服務法》第42~51條,完整梳理聘僱外國人前的法律義務、可聘資格、許可流程與用工限制,更涵蓋非法容留、非法仲介的重罰規定,以及外勞失聯、轉換雇主、遣送補償等實務細節。幫助雇主和人資一眼掌握「合法聘僱」與「外勞管理」的紅線與底線,避免觸法風險! 第42條|外國人工作不應損及本國就業
Thumbnail
2025/05/04
企業管理從來不只是開會、分工、做報表而已。你可曾想過:你們公司目前的組織樣貌,真的適合現在的規模與發展階段嗎?今天,我們就從「組織規模與結構」的角度出發,帶你深入了解企業運作的底層邏輯,並提出實用建議,幫助你重新思考公司現在的管理方式是否需要升級。
Thumbnail
2025/05/04
企業管理從來不只是開會、分工、做報表而已。你可曾想過:你們公司目前的組織樣貌,真的適合現在的規模與發展階段嗎?今天,我們就從「組織規模與結構」的角度出發,帶你深入了解企業運作的底層邏輯,並提出實用建議,幫助你重新思考公司現在的管理方式是否需要升級。
Thumbnail
2025/05/03
在人才媒合日益多元的今天,私立就業服務機構扮演了求職者與企業之間的重要橋樑。不過你知道嗎?這些機構的設立與經營,受到《就業服務法》的明確規範。今天就來解析第34條至第41條,一起認識私立就業服務的合法經營原則! 第34條|設立就業服務機構,需經許可並定期換證 第35條|私立機構能辦理的業務與收費規範
Thumbnail
2025/05/03
在人才媒合日益多元的今天,私立就業服務機構扮演了求職者與企業之間的重要橋樑。不過你知道嗎?這些機構的設立與經營,受到《就業服務法》的明確規範。今天就來解析第34條至第41條,一起認識私立就業服務的合法經營原則! 第34條|設立就業服務機構,需經許可並定期換證 第35條|私立機構能辦理的業務與收費規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企業管理的世界中,薪資不只是「給多少錢」的問題,更是策略性工具。設計良好的薪酬與激勵制度,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穩定員工留任,更能激發潛力、提升生產力。 但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疑問:「我都給得不算少了,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核心——薪酬不等於激勵,發薪只是基本,激勵才是關鍵
Thumbnail
在企業管理的世界中,薪資不只是「給多少錢」的問題,更是策略性工具。設計良好的薪酬與激勵制度,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穩定員工留任,更能激發潛力、提升生產力。 但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疑問:「我都給得不算少了,為什麼還是留不住人?」這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核心——薪酬不等於激勵,發薪只是基本,激勵才是關鍵
Thumbnail
給予行為使人富有 預期即將降臨的快樂能激勵人們更努力工作,從而提升工作技巧和效能,並使他們設定更高的目標。 快樂的人收入較高,工作績效更好,決策和談判能力也更強。 一個人給予越多,感覺就越好,感覺越好就更樂意給予。 能量網絡 給予者會為身邊的人注入能量,並為同事創造貢獻的機會。 他們不會
Thumbnail
給予行為使人富有 預期即將降臨的快樂能激勵人們更努力工作,從而提升工作技巧和效能,並使他們設定更高的目標。 快樂的人收入較高,工作績效更好,決策和談判能力也更強。 一個人給予越多,感覺就越好,感覺越好就更樂意給予。 能量網絡 給予者會為身邊的人注入能量,並為同事創造貢獻的機會。 他們不會
Thumbnail
1. 年薪、年收、年存的定義和區別: 年薪:雇主給付的一年薪資總額 年收:年薪加上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兼職等) 年存:一年內實際存下的金額或比例 2. "高薪窮"現象的解釋和原因: 高收入但存不到錢 原因包括:生活成本上升、消費主義陷阱、社交壓力、缺乏理財知識、忽視被動收入
Thumbnail
1. 年薪、年收、年存的定義和區別: 年薪:雇主給付的一年薪資總額 年收:年薪加上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兼職等) 年存:一年內實際存下的金額或比例 2. "高薪窮"現象的解釋和原因: 高收入但存不到錢 原因包括:生活成本上升、消費主義陷阱、社交壓力、缺乏理財知識、忽視被動收入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薪帶來的問題,包括職業選擇束縛、公司砍預算的風險、出差或加班的家庭犧牲、以及物質慾望的影響。提出平衡工作與生活、定期自我檢視、提升心理韌性、和多元發展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高薪帶來的問題,包括職業選擇束縛、公司砍預算的風險、出差或加班的家庭犧牲、以及物質慾望的影響。提出平衡工作與生活、定期自我檢視、提升心理韌性、和多元發展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本文介紹如何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包括投資、學會銷售、談判加薪、創作內容分享、聯盟行銷、購買他人的時間等方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如何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包括投資、學會銷售、談判加薪、創作內容分享、聯盟行銷、購買他人的時間等方法。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人家都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到底要怎麼等同於金錢? 上班打卡之後,反正老闆有付錢,所以怎麼用時間無所謂?
Thumbnail
人家都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到底要怎麼等同於金錢? 上班打卡之後,反正老闆有付錢,所以怎麼用時間無所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