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中層」這個職位在未來的社會中,將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必要。試想一下,如果讓你去從事基層工作,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能力不足、體能也跟不上,甚至連知識水準都相對落後,卻還總是擺著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你所擅長的,似乎就只是將上級長官的指示傳達下去,然後再將下屬的功勞據為己有。那麼,請問這樣的中層管理者存在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
人工智慧(AI)時代已經徹底重塑了我們對於「對」與「錯」的標準。在今天的AI浪潮下,最先被取代的並非是那些奔波勞碌的基層人員,也不是那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專業人士,而是哪些人呢?正是那些處於中層,只會上傳下達、偷懶怠惰、滿腦子只想著如何量化工作以保住自己職位的人,以及那些從事初級創意性工作的人。而這些,不正是我們過去最熱衷於培養、爭相考取公職或國營事業的目標嗎?
那麼,大學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在傳統觀念裡,許多人認為上大學就是為了擺脫風吹日曬雨淋的辛苦,能夠坐在辦公室裡當薪水小偷,就能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然而,正是這樣的一群人,正在快速地被AI所取代。因為在這個嶄新的時代下,「標準」已經被徹底重構了。這種重構並非僅僅關乎AI本身,而是關乎我們對於「對」與「錯」的根本認知。全球的產業結構正處於深刻的重塑之中,因此,最先被取代的必然是那些低端的工作。我們並不需要那些高深的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這就像是分辨花梨木和檀木的等級一樣,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我們之所以讓一些人努力「內卷」,難道真的是為了讓他們都能從事高端工作嗎?然而,今天我們卻發現,那些看似「高端」的終端工作,實際上卻是容易被取代的「低端」工作。最先被取代的並非是那些搞技術的人員,例如,水電被取代了嗎?沒有,反而越來越多;木工被取代了嗎?也沒有,需求反而更大;那些吊著安全繩在高空清洗玻璃的技術工人,你問問他們,是不是月薪都增加了?
真正被取代的是什麼呢?是那些坐在辦公室裡打字、從事初階數據分析、甚至是初階程式設計的「碼農」(他們很多都是數學或理工科出身),以及各個國營企業、政府單位的中層骨幹們。為什麼?因為許多中層管理者實際上並不真正做事,他們的工作重心只是上傳下達,想方設法維持現狀,保住自己的位置。
因此,我再次強調,中層在未來的時代是沒有太多需求的。如果讓你去從事基層工作,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能力不足、體能不支、意識水平也較差,卻還總是端著架子,只會將上級長官的指示向下傳達,然後將下屬的功勞攬在自己身上。這樣的人,又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呢?所以,當許多中年人抱怨自己被裁員時,這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如果你是長官,你會裁掉誰?如果你是企業的董事長,你會裁掉誰?時代已經改變了,我們必須用變革的思維來看待這個社會。
然而,這些觀點可能很難被一些人接受。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就無法接受,他們甚至對我說:「你說你家孩子當乞丐,你都能接受,但我們是真的無法接受。」那又能怎麼辦呢?這就是文化禁錮的力量太強大了,有時候,這種文化的力量真的讓我感到很無力。
-----
親愛的讀者,感謝您耐心閱讀本篇文章。在接近閱讀結束之際,我誠摯邀請您繼續探索更多我之前所撰寫的文章,相信這些內容將為您帶來更多啟發和收穫。在下方,您可以找到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每篇都充滿了精彩的知識和見解。
我深知您抽出寶貴時間閱讀這些文字,對我來說是非常暖心的支持和鼓勵。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每一次的閱讀都讓我更有動力將更多的內容呈現給您。為使我們更靠近,一些交流互動的方式: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大叔|🔗分享此文|☕贊助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