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團隊都有亂象,有時候只是大家都太有想法。當地下領導齊聲導航,正式領導該怎麼優雅駕馭這場創意盛宴?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
團隊剛開完一場會議,主題明明是「下週活動怎麼辦」,結果討論三十分鐘後,主軸變成了「其實我們去年應該怎麼辦」,外加「未來長遠策略要不要重想」。此時,正式的帶頭人還握著白板筆,腦中正在努力整合五種方向與七種建議,這正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多頭馬車」現象。地下領導,其實都是關心則亂的夥伴
說到多頭馬車,大家可能會立刻想到混亂、拉扯、不一致。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這些「拉馬」的成員,通常都是很有熱情、也很有見地的人。他們不是真的要接手開車,只是怕車開錯路、錯過美景、或沒把握最佳時間點。
他們不是反對領導,而是太關心進度;不是挑戰決策,而是提供選項。這種情況常常出現在創意型團隊、跨部門合作或資深成員較多的環境中,也就是,大家都有很多好東西想貢獻!
馬車多頭不一定壞,看你怎麼駕馭
多頭馬車不是效率的敵人,它是「多元思維」的自然結果。只是當馬匹拉力過多、方向不同時,駕駛需要多一點技巧,像是:
- 統一終點:大家可以有不同路線,但目標得一致,這樣才知道要往哪個城市奔馳。
- 設計轉彎機制:讓不同意見有機會被納入,不是忽略,而是適時整合。
- 給每匹馬一個節奏:懂得安排誰該在什麼時候發力,誰適合穩住方向。
與其排斥地下領導,不如視他們為導航輔助系統,只要主駕清楚方向、節奏穩定,這輛車其實能跑得更遠、風景也更好看。
人生不是一條直路,團隊更不可能單行道
如果你發現你的團隊有很多人熱心發言、意見豐富,不一定要緊張。那可能代表,你們這輛車馬力十足,司機只需要學會聰明調配油門與方向盤,這趟旅程可能會充滿驚喜。
畢竟,有時候多頭馬車,也是一種熱鬧又有創意的移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