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人生有時候會遇到十字路口,不知該往那個方向前進。
這也好像我在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需要為自己的人生方向做選擇時,有時迷惘;有時也感到無助一般。
當我看見這本《再困難的問題都有100種解法》的好書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因為作者梁爽很會善用四象限來為自己的人生各方面做分析,舉凡如何在人際關係、職場內耗、如何做好日程管理……等等,都能利用四象限來解決自己的困擾。
作者就利用四象限解決了自己生活中的許多困擾!在她自創的四象限武器中,將想做的事和必須做的事為坐標軸,對我在選擇做事時有所幫助,幫助我學會如何為自己做選擇。
因為我常常不容易分辨有些事的先後順序,所以常把自己忙得不可開交,且沒有效率,如果學會了解事件的輕重緩急,那麼做起事來,將事半功倍。
▪️第一象限:想做又必須做的事
書上提到,遇到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給自己賦予使命感,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不得不做。
像是我從事閱讀推廣之事時,就容易進入心流狀態,感覺一整天都收穫滿滿。
另一種是遇到必須做的事,盡量給自己賦予愉悅感,讓自己哪怕是在不得不做的事情中,也可以尋找喜悅感。
比方說,吃完飯後洗碗,那是必須做的事,我就會一邊洗碗一邊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為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第二象限:必須做但不想做的事
我們的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必須做而自己卻不想碰的事,像有些生活瑣事,洗衣、整理家裡環境……等等。
作者提到,我們面對這些事,要不帶情緒的方式去處理。
我認為可以學習走捷徑,比方不需要天天做,學習善用一些工具,比如掃地機器人、洗碗機……等,找方式替我們節省人力成本及時間成本。
如果生活中長期充滿必須做的事,就想法子將其減少和優化,同時為自己增加興趣,不因做那些事而累積我們不佳的情緒,造成自己和他人的衝突。
▪️第三象限:不必做又不想做的事
書上提到,很多人常被困在人情中而不自知,明明自己還有事,不想幫別人,但礙於面子只能答應。
如果我們認為這事不必做又不想做的事,此時,我們要學會拿出勇氣,拒絕別人。
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勉強自己,長期下來,非但對自己無益,也會造成別人依賴自己的習慣。
▪️第四象限:想做但是不必須做的事
作者提到,生活中我們有想做的事,也許現在没有很緊急,可是拖延下去,終究只是一場夢。
所以對於自己想做的事,就趕緊行動,如果時間不夠,就慢慢做,比如作者曾想過退休後,可以有時間寫小說了。
可是等到退休後,是否真的能如自己所願去寫小說呢?没人說得準。
作者說她可以先構思短篇小說,再不行,可以先看小說找靈感。
常聽有人說「我很忙,我很煩」其實是他把所有的事都一視同仁,把「煩」的情緒,平均分配給每一件事。
如果可以把事情分門别類或排出先後順序,有條理地整理出事件,一件件完成它,也許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就感,也說不定。
成事四象限,就是把事情分門別類,做事有章法,才能事多不壓身。
我們的生活才能有餘裕去做想做的事,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圓滿而幸福!
我的小孩常跟我說他没辦法一天完成那麼多事,包括他的功課及額外臨時外加的作業,我常跟他說你要「想辦法」而不是說「没辦法」。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而這個辦法,大家不妨看看這本《再困難的問題都有100種解法》好書,相信人生的任何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感謝時報出版這本《再困難的問題都有100種解法》好書,幫我解決人生的一些困擾,讓我做起事來更有效率!
#梁爽
#再困難的問題都有100種解法
#時報出版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的好書
#2025第21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