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想太多」:培養自我覺察的3種方法與實用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我系列

什麼是覺察?它不是「想太多」

很多人在自我成長的路上常會問:「我是不是太常想太多?」但事實上,覺察與想太多完全不同。

「想太多」是被念頭控制,是一種失控的內在對話;它常帶有焦慮、假設、未來劇本與對過去的懊悔。例如你可能一直反覆思考某個對話,幻想對方怎麼想你,然後越想越糾結,最後什麼都沒改變,只是更累了。

而覺察(awareness)是一種清楚、冷靜的觀察。

它不是評斷,不是糾結,而是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什麼,從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看見內心的反應、想法與行為。例如你發現「我現在內心有點不安,可能是因為剛剛那句話讓我覺得不被重視」,這就是覺察。

心理學家塔拉·布拉赫(Tara Brach)稱這是一種「溫柔的覺知」,它柔和但不逃避,如同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筆下那種看似寧靜、實則強大的內在觀察力:

「我不是在這裡思考,而是在這裡看著自己思考。」


——維吉尼亞·吳爾芙,《到燈塔去》


這句話恰好點出自我覺察的本質:從“思考”退一步,開始看見。

覺察,從日常的三種練習開始

覺察不是天賦,是可以鍛鍊的。而且不需要關到山上,也不用每天冥想兩小時。以下三種方法,簡單、實用、有力:

1. 寫日記:把內心雜訊變成文字

每天花5分鐘寫下「我現在在想什麼、感受什麼」,不必寫得好看,也不必解釋。這不是紀錄生活,而是把心裡的東西攤在紙上看,讓潛意識的東西浮現。

提示句:

  • 現在我感覺……
  • 我注意到我在反覆想……
  • 我有點抗拒去做……因為……

2. 靜心練習:不是放空,是陪自己待著

找個安靜空間,閉上眼睛,觀察自己的呼吸。當你發現自己開始想別的,不用責怪,只是輕輕拉回呼吸。

這種「來回的過程」本身就是覺察的訓練。重點不是清空頭腦,而是看見「我又走神了」這件事本身。

3. 日常反思: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每天睡前或事件發生後,靜下來問自己:

  1. 我剛剛的反應從哪來的?
  2. 有什麼情緒被觸動了?
  3. 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例如你因為同事一句話生氣,不是單純因為那句話,而可能是「我需要被尊重」這個未被滿足的情感。這一層的認識,就是覺察的深度。

覺察之後...選擇理解而非審判

很多人開始練習覺察後,會有一種「怎麼我又這樣了?我怎麼那麼差?」的自責模式。

這其實是另一層的自我攻擊。真正的覺察不是讓我們找到更多理由去批判自己,而是建立「慈悲的觀察」。

用心理治療師克莉絲汀·奈夫(Kristin Neff)的話說:

「自我慈悲不是逃避責任,而是以理解的方式面對人性。」

覺察不是評分機制,而是一面鏡子。你照鏡子是為了整理儀容,不是為了說自己「怎麼那麼醜」。我們需要看見情緒與反應的由來,再決定如何行動,而不是急著做判官。

實用覺察練習:讓「覺察」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以下是幾個可以每天做的小練習,幫你在日常裡強化覺察力:

情緒命名練習

當你感覺不舒服,先用一句話命名:「我現在感覺焦躁」。研究指出,正確命名情緒有助於降低它的強度。

身體掃描

閉眼,從頭到腳注意自己身體的感受,有沒有緊繃、壓力、麻木?覺察常從身體開始,而不是頭腦。

一事一覺察

每天選一件小事(喝水、洗碗、走路)練習正念:慢慢做、用心感受,不滑手機,不急著完成。這是訓練當下專注的絕佳方式。

真正的改變,從「看見」開始

在這個節奏快、資訊爆炸的時代,「覺察」是一種珍貴的能力。它讓我們暫停自動反應,創造選擇空間。每一次深呼吸、每一個情緒命名、每一次寫下心情的時刻,都是往內走一步。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一句話:

「直到你讓潛意識變成意識,它將主導你的一生,而你會稱之為命運。」

真正的命運不是寫好的劇本,而是每個當下你有沒有看見、理解、選擇。如果你能在生活裡多一點清醒的「看見」,那麼你的人生,已經開始不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ily Brew Salon
0會員
14內容數
筆者有不同國家生活、工作,這個部落格記錄筆者在創業、文學閱讀、自我成長、國際觀察與職場經驗中的思考與實踐。 如果你也有興趣,一起討論對一本書的看法、一起分享一段創業過程的學習、職涯選擇的反思,還有交流對社會與全球趨勢的觀察... 歡迎你走進 Daily brew 的世界
Daily Brew Salon的其他內容
2025/05/13
這篇文章提供產品開發初期,如何以低成本驗證市場、學習用戶行為的策略,包含Landing Page、Fake Door、簡報測試法等,並強調觀察用戶行為的重要性,以及設定北極星指標(NSM)引導產品優化方向,最終目標為提升用戶留存率,避免資源浪費在沒有成長槓桿的活動上。
Thumbnail
2025/05/13
這篇文章提供產品開發初期,如何以低成本驗證市場、學習用戶行為的策略,包含Landing Page、Fake Door、簡報測試法等,並強調觀察用戶行為的重要性,以及設定北極星指標(NSM)引導產品優化方向,最終目標為提升用戶留存率,避免資源浪費在沒有成長槓桿的活動上。
Thumbnail
2025/05/10
本文探討精實創業方法,強調以假設驗證為核心,釐清創業過程中常見的關鍵假設,例如痛點假設、需求假設和渠道假設,並說明如何設計最小可行產品(MVP)來驗證這些假設。文章也強調觀察使用者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建立一套驗證邏輯與標準來避免錯誤擴大。
Thumbnail
2025/05/10
本文探討精實創業方法,強調以假設驗證為核心,釐清創業過程中常見的關鍵假設,例如痛點假設、需求假設和渠道假設,並說明如何設計最小可行產品(MVP)來驗證這些假設。文章也強調觀察使用者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建立一套驗證邏輯與標準來避免錯誤擴大。
Thumbnail
2025/05/08
許多人創業的動機是逃離職場或追求財富自由,但這並非可持續的動力。成功的創業需要深入理解市場問題,並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文章建議從副業開始,透過 Lean Startup 的方法,逐步驗證商業模式,並培養不追求完美、快速試錯等五種重要的心態。
Thumbnail
2025/05/08
許多人創業的動機是逃離職場或追求財富自由,但這並非可持續的動力。成功的創業需要深入理解市場問題,並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文章建議從副業開始,透過 Lean Startup 的方法,逐步驗證商業模式,並培養不追求完美、快速試錯等五種重要的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在討論減輕焦慮的方法前,我們想要先提及「覺察」的重要性。練習覺察,是與焦慮共處前很重要的事情,唯有與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連結與覺知,我們才能更適切地作出應對策略。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通過好好呼吸來幫助放鬆並管理焦慮。
Thumbnail
在討論減輕焦慮的方法前,我們想要先提及「覺察」的重要性。練習覺察,是與焦慮共處前很重要的事情,唯有與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連結與覺知,我們才能更適切地作出應對策略。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通過好好呼吸來幫助放鬆並管理焦慮。
Thumbnail
前言: 這禮拜上了一堂線上課程的主題是『情緒管理』, 當中有許多不錯的提醒與建議, 我個人認為可當作覺察情緒的工具參考, 特別最近也正在學習覺察自己, 好的情緒管理也是相當重要, 節錄部分重點整理後分享給大家. 自我覺察四步驟: ㄧ、事件覺察 例如:事件發生時,你覺察到開心或不
Thumbnail
前言: 這禮拜上了一堂線上課程的主題是『情緒管理』, 當中有許多不錯的提醒與建議, 我個人認為可當作覺察情緒的工具參考, 特別最近也正在學習覺察自己, 好的情緒管理也是相當重要, 節錄部分重點整理後分享給大家. 自我覺察四步驟: ㄧ、事件覺察 例如:事件發生時,你覺察到開心或不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注意力收回自己的內在,以搞定自己,達到關係中的平衡。裏面分享了三個心法,包括將注意力放回內在、改變口頭禪以及保持好奇的方式,來幫助讀者搞定自己。透過自我覺察,讓情緒不輕易受外境影響,尋迴心靈的安定,並停止關係中的內耗與對立。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五大面向的自我反思及三種有效的自我覺察方法,教你如何提升自我覺察力。 這些方法將幫助你更敏銳地察覺身心狀態、提升情緒管理和人際溝通能力,並實現身心的和諧。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五大面向的自我反思及三種有效的自我覺察方法,教你如何提升自我覺察力。 這些方法將幫助你更敏銳地察覺身心狀態、提升情緒管理和人際溝通能力,並實現身心的和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