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一本書,比「讀完」更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開啟一本書,比「讀完」更重要〉2025-05-18

 

  我一直不覺得自己屬於那種「喜歡讀書」、「讀很多書」的人。當然,如果只是二選一地問喜好,我確實覺得讀書帶來的感覺很好,也會希望自己可以每天多少看一點書。但希望歸希望,以實踐來說,相較於用在盯螢幕的時間,放在書本上的時間總是少的可憐。

 

  過去兩年,我開始比較有意識地在督促自己讀書。雖然也是一陣一陣的,但多少感覺有把閱讀習慣培養起來。以每個月兩本左右的頻率,零零總總讀了大約四十本書,但其中有從頭到尾完整讀完的,也只有十來本。

 

  有些讀到一半,有些只讀了前兩章。大部分的書都是因為續借天數到了所以還回去圖書館,而既然到了圖書館,就會再借別本回來,然後還沒看完又被其他人預約,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再拿回去還。

 

  雖然好多書都讀不完多少有些可惜,但我最近愈來愈感覺,其實「開啟一本書」遠比讀完更加重要。這就好像認識一個新的人,即便你不確定是否有一天能跟他變熟,如果他夠有趣、或者有什麼讓人喜愛的人格特質,你終究可以在那短暫的相逢中學到很多。

 

  尤其,我通常每本書至少會讀完目錄、導言和第一章。這個過程就好像以前在學校裡面,每個學期開始時聽見學識豐富的教授滿心喜悅講述他要開怎樣有趣的課,雖然裡面還有很多細節我還沒真的學到,但那開啟了好多可能性、直指了一些以前的我從未想過的切入角度。

 

  在這個意義上,雖然我可能只讀了那本書百分之三十的頁數,卻可能已經觸及了百分之五十的主旨、感染到作者百分之六十的熱情。

 

 

  這樣一想,我曾經有過的那種「這本讀完才讀下一本」的習慣或許讓我錯過了很多。因為一個人其實通常不會隨時都對同一本書感興趣,但在那個我可能願意讀某本書的當下,我卻可能因為想到「之前那本書還沒讀完」而猶豫,最後在滑手機之間讓時間流過,什麼書都沒讀。

 

  從現在的角度回看,對當時的我來說「讀完」更像是一種成就,讓我可以在紀錄表中記上一筆,或在自己的aNobii帳號中「加入此書」。但除了這種「把事情做完」的感受之外,讀完的意義可能沒那麼重大。

 

  進一步來說,對於一本足夠好的書而言,或許根本沒有「讀完」這回事。就算一字不漏地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也沒有人可以恰當地說他窮盡了這本書能給出的一切。

 

  如果這本書足夠豐富,我們能在不同時期反覆閱讀、或在擁有某些新經驗、補充相關背景知識之後重看,並每一次都從中得到新東西。甚至,由於世界一直都在改變,你、好書、世界之間的交互,擁有可以存在著過去不可能被找到的寶藏,等待我們任何時候去挖掘。

 

  而如果它根本不會被讀完,那麼,去憂心自己讀不完,就成了一個無謂的事情。怕讀不完就不讀,就像是不敢認識人一樣,雖然是個基於個性,很難完全打消的感受,但事實是:不開始讀,就不可能把它讀完;不開始認識人,就沒有和對方變熟的一天。

 

  當我們不優先考慮讀不讀得完,我們就能在每個地方認識那裡存在著的書,也可能透過這個方式,更認識那個地方、照料那裡的人。家裡有你近期特別感興趣的書正在進行,工作的地方、吃飯的地方、朋友的家也都有書讓你空閒時可以拿起來看、圖書館更有無數的書等著你去讀。

 

  當我們關心世界上更多不同面向的事,自然會需要各種不同的書。而且一但我們對書敞開心胸,便會發現,想讀書甚至不用揹著書到處跑,其實到處都有書。

 

  如果能把一本好書從頭到尾看完,自然是美事一樁,但光是能夠讓你多認識一種觀看角度、並得到一段沉浸的個人時光,就足以讓我們隨時拿起眼前的書翻一翻了。



延伸閱讀: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三):閱讀能力、注意力與同理能力的缺失〉
〈關於讀實體書,我想要提倡的原因〉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開店就是策展:關於書店,買與不買以外的思考〉
〈書的「本丸」:書店的另一種經營與展演模式〉
〈書籍文獻之外:個性化卻無法穩固的新時代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82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7
  無論是什麼,你要做的事情是選擇一個活動作為行事曆上的優先事項。你當然不會一整天只做這件事,但你會確保自己在一天之中至少把一部分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面,換句話說,至少有這段時間你確定自己是在為自己而活。
Thumbnail
2025/05/17
  無論是什麼,你要做的事情是選擇一個活動作為行事曆上的優先事項。你當然不會一整天只做這件事,但你會確保自己在一天之中至少把一部分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面,換句話說,至少有這段時間你確定自己是在為自己而活。
Thumbnail
2025/05/16
  而當我們終於感覺到一種值得堅定做下去的事情,或想要持續相處的人們時,我們好像「找到」了什麼。譬如有人說志業、有人說靈魂伴侶、有人說希望或熱情,當然,也有人會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生命的意義,便是這段漫長的追尋?
2025/05/16
  而當我們終於感覺到一種值得堅定做下去的事情,或想要持續相處的人們時,我們好像「找到」了什麼。譬如有人說志業、有人說靈魂伴侶、有人說希望或熱情,當然,也有人會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那麼,我們能不能說生命的意義,便是這段漫長的追尋?
2025/05/15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自認自己做事很有效率,已經能夠很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傑克,有一天在客廳裡面陪兩個兒子完木製的火車玩具。這本該是件很美好的事,或者說,這就是傑克努力工作、準時回家所要追求的事情。直到他聽見兒子路克抬起頭說:「爸爸,你為什麼在看手機?」
Thumbnail
2025/05/15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的:自認自己做事很有效率,已經能夠很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傑克,有一天在客廳裡面陪兩個兒子完木製的火車玩具。這本該是件很美好的事,或者說,這就是傑克努力工作、準時回家所要追求的事情。直到他聽見兒子路克抬起頭說:「爸爸,你為什麼在看手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進入社會之後,閱讀變得更重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經歷以及對閱讀的看法,並提出《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進入社會之後,閱讀變得更重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經歷以及對閱讀的看法,並提出《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的方法。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閱讀對於身份認同和知識累積的影響,作者分享了閱讀對於改變自己想法、克服知識焦慮、拓展觀點的重要性。同時,部落格也作為知識內化和分享心得的方式,對讀者提供更有方向的閱讀建議。作者以自己閱讀的心得作為開始,並歡迎對於閱讀、學習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和分享。
Thumbnail
閱讀對於身份認同和知識累積的影響,作者分享了閱讀對於改變自己想法、克服知識焦慮、拓展觀點的重要性。同時,部落格也作為知識內化和分享心得的方式,對讀者提供更有方向的閱讀建議。作者以自己閱讀的心得作為開始,並歡迎對於閱讀、學習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和分享。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