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光心理觀察札記|原來我一直以為我是「個麻煩」:那些高敏感、自責與不能開心的心理機制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本篇為《木光心理觀察札記》系列之一,記錄我對情緒、內在標籤與心理機制的真實觀察。這不是專業諮商筆記,而是我用靈魂走過來的路,寫給同樣敏感、容易自責、但仍想溫柔陪伴自己的你。如果你正在找一盞光,希望我這盞,也能照亮你一點點。


有時候讓人垮掉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那一瞬間,你突然聽見自己心裡浮出一句話:「是不是我又搞砸了?」

事情沒真的發生什麼嚴重的後果,但我的情緒就像被掀開一樣—悶悶的、低低的、無法輕鬆起來。明明知道已經處理完了,但我整個人,還是卡在裡面。


一、事情過去了,但我的情緒沒過去

我後來才意識到,那不是因為別人怎麼說了我,是我自己早就在心裡開庭審我了。

當對方丟出一個責備的語氣,哪怕只是簡單一句—「你危機處理很差耶。」 我整個人就像突然被釘住了。

不是因為這句話特別重,而是它剛好打中了我早就懷疑自己的那一塊。

其實當下我心裡就有點酸了,只是還沒說出口。但那句話一出來,就像是替我內心的責備蓋了個認證章,讓我更難放過自己。


二、我心裡住著一個執鞭者

有個內在角色,坐在我心裡辦公桌後, 不帶情緒地幫我審查每一件事 — 他叫執鞭者,我則坐在角落,默默接受內心開庭。

有個內在角色,坐在我心裡辦公桌後, 不帶情緒地幫我審查每一件事 — 他叫執鞭者,我則坐在角落,默默接受內心開庭。

後來我慢慢想通,那種反覆回放、低落感、開不了口的狀態,其實是我內在一個角色啟動了。

我叫他:「執鞭者」。 他不是壞人,他是那個永遠坐在我內心辦公桌後面,一邊幫我列報表、一邊冷冷說:「這邊要檢討。」的那個角色。

他會說:「你要反省,要記得錯在哪,要確保以後不會再犯。」他的出發點是保護我—但他的方式,是用懲罰來達成保護。

而我,太早就學會了這種「只要我夠痛,就代表我有在負責」的邏輯。


三、那句「我是個麻煩」,一直貼在我心上

我後來才明白,真正讓我難過的,不是昨天那件事、不是別人說了什麼,而是那句話再次喚醒了我內心深處那張標籤: 「我就是個麻煩。」

這句話不是最近才冒出來的,它是我從很久以前就默默貼上的。它不是傷口,是標籤。不是事實,是信念。

每當有人不理解我、批評我、對我失望,我心裡就會自動跳出這句話:「都是我不好。」

原來這些年我最難過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這句話每次浮現時,我都還深信不疑。

我不只是被貼標籤的人, 我也是那個一直沒撕下來的人。

我不只是被貼標籤的人, 我也是那個一直沒撕下來的人。


四、高敏感的靈魂,會把責任記得很久很久

有了這個信念在心裡,高敏感的特質就像放大器,讓每個小風都像颱風。

我有一種能力—不是預知未來,是預演災難。我可以在事發後腦中模擬十種更好的處理方式,可以記得我當時心跳加快、沒來得及反應的瞬間、甚至記得對方皺了幾次眉。

這不是感情用事,這是神經系統在試圖保護我、不要再出錯。

但代價就是—我常常還沒被怪,就已經把自己懲罰完了。


五、原諒自己,是靈魂走到深處才有的選擇

那天我哭了。但我還是笑笑地說了一句: 「喔~我過敏啦,沒事沒事,哈哈哈~」

這句話不是掩飾,而是一種下意識的自我安慰。好像只要這樣說了,就不會有人發現我其實還在痛。

我後來才明白—我不是沒事,我只是還不太會原諒自己。

不是那種「我沒錯」的原諒,而是那種:「我真的沒有惡意,我當下已經盡力了,即使不完美,也值得被溫柔看待」的原諒。

這種原諒很難,因為我曾經太相信:「只有痛過,才算學會。」但現在的我,正在學習另一種方式: 「即使還沒完全放下,我也可以開始陪自己。」


六、不是沒事,是正在努力不再那麼痛

我的身體最知道:情緒沒有這麼快就鬆開。

胸口還是悶悶的、整個人還是沒精神、眼神還是有點低低的,不太想說話,也不太想笑。

但我知道,我正在走的這條路是真的。不是逃避,而是修復。

如果有人問我:「你還好嗎?」我可能還是會笑一笑,說那句我最熟悉的自我保護咒語: 「喔~我過敏啦,沒事沒事~哈哈哈。」

但我心裡知道,這一次不一樣了。 這一次,我不是笑著掩蓋,而是笑著走出來。

所以,如果你今天也還在一點一點努力著, 也還不太會原諒自己—那沒關係。 你不是沒事,你只是還在路上。 就像我一樣。  我不是沒事, 我是努力走出來的。

所以,如果你今天也還在一點一點努力著, 也還不太會原諒自己—那沒關係。 你不是沒事,你只是還在路上。 就像我一樣。 我不是沒事, 我是努力走出來的。


後記

所以如果你今天也正在經歷一種說不清的悶,你也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太麻煩」、「太容易崩潰」— 我想告訴你: 你不是問題,你只是還在努力脫下那件穿了太久的標籤。

我懂。因為我也還在路上,一點一點地,學著陪自己,走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容光森
5會員
94內容數
我寫敏感的事、療育的字, 有時像拆炸彈,有時像邊寫邊偷哭。 木光宇宙不是修行道場,也不是人生指南, 是我慢慢拆盔甲、偶爾碎唸, 還願意繼續喜歡自己的地方。 我是沐容光森。 如果你也還在學著不逃、學著靠近自己, 那這裡的光,也許適合你邊喝字與喘氣,慢慢讀完自己。
沐容光森的其他內容
2025/06/19
我以為我沒說,結果媽媽早就幫我解釋了。 夢裡的我們,在舊房間裡默契交換位置、假裝睡著,老師突然來訪,媽媽護短式地說出我的疲累與辛苦。 我才發現—原來她一直都在,就算現在身處不同的世界,她仍用靈魂的方式,溫柔陪我演完這場夢。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夢,是我們靈魂間,那場「我懂你」的默契劇場。
Thumbnail
2025/06/19
我以為我沒說,結果媽媽早就幫我解釋了。 夢裡的我們,在舊房間裡默契交換位置、假裝睡著,老師突然來訪,媽媽護短式地說出我的疲累與辛苦。 我才發現—原來她一直都在,就算現在身處不同的世界,她仍用靈魂的方式,溫柔陪我演完這場夢。 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夢,是我們靈魂間,那場「我懂你」的默契劇場。
Thumbnail
2025/06/18
那年媽媽生病,我才二十出頭,第一次真正懂了什麼叫做「害怕」。 我在廁所發抖、邊走邊哭,卻也悄悄對自己說:以後換我保護妳。 從那天起,我開始學煮飯、陪化療、煎出骨肉分離的魚酥—現在回頭看,我終於懂了: 勇氣,不是裝作堅強,而是怕到發抖,還是願意留下來陪妳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6/18
那年媽媽生病,我才二十出頭,第一次真正懂了什麼叫做「害怕」。 我在廁所發抖、邊走邊哭,卻也悄悄對自己說:以後換我保護妳。 從那天起,我開始學煮飯、陪化療、煎出骨肉分離的魚酥—現在回頭看,我終於懂了: 勇氣,不是裝作堅強,而是怕到發抖,還是願意留下來陪妳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6/17
有些難過不是因為事情有多嚴重,而是那句「是不是我又搞砸了」又悄悄浮現了。 這篇記錄我如何從一次小事件裡,慢慢察覺內在長年貼著的標籤— 「我就是個麻煩」,並試著陪伴自己走出自責與情緒的風暴。 我不是沒事,我只是—還在努力不再那麼痛。
Thumbnail
2025/06/17
有些難過不是因為事情有多嚴重,而是那句「是不是我又搞砸了」又悄悄浮現了。 這篇記錄我如何從一次小事件裡,慢慢察覺內在長年貼著的標籤— 「我就是個麻煩」,並試著陪伴自己走出自責與情緒的風暴。 我不是沒事,我只是—還在努力不再那麼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在了解MBTI後,才發現我自己慣有的工作模式是「沒有自我覺察」,貫有模式是感覺關掉,通常遇到事情選擇往前衝就對了,又常會焦慮不安會拖垮專案進度。雖然我得大腦一直說要往前衝,但身心卻說不要,如此分裂就會造成自己身心每況愈下 自我覺察&諮商資源 自我覺察:或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沒有發現到自己的身心不
Thumbnail
在了解MBTI後,才發現我自己慣有的工作模式是「沒有自我覺察」,貫有模式是感覺關掉,通常遇到事情選擇往前衝就對了,又常會焦慮不安會拖垮專案進度。雖然我得大腦一直說要往前衝,但身心卻說不要,如此分裂就會造成自己身心每況愈下 自我覺察&諮商資源 自我覺察:或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沒有發現到自己的身心不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