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天生有高低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現代,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某語言真的特別精準」、「XX語就是模糊」這樣把語言分為三六九等的評價。最極端的,就是最近我看到的「滿語根本是蠻人的語言」這種評論。

我的意見是,語言本身也是有歷史發展的。若是「某某語言」在一些方面的字彙量特別大、或是給人感覺特別精準,那不是這個語言生來就是如此,而是一步步累積起來的。

從這個觀點出發,首先我們能注意到的是:不同時代的人對於何為「最佳語言」的看法,往往不同。

如果我們去採訪一個十世紀伊比利半島的猶太大學者,他覺得哪門語言最精準、適合做哲學討論?若從現代眼光看來,或許覺得該是拉丁文,或是他老祖宗的希伯來文。但答案通常是:古典阿拉伯文。因為當時伊比利半島最璀璨的文化生活,還是穆斯林主導的。而伊斯蘭在中世紀,依然經歷著輝煌不已的中世紀文明。

至於現代人常讚美的精準語言「法語」、「德語」等,當時既不存在,古法語和日耳曼諸語等也尚未在十世紀取得重要的書面語地位。反向證明當代法語和德語給人的精準感不是天生而成的。而是因為往後有人用這些語言去做文化、政治討論,才逐漸累積起字彙庫的。

再者,除了漫長時間的自然累積外,一個語言能夠「發達」,往往還與政治力量投入大量資源有關。卡斯提亞語(即西班牙語)之所以能取得這麼顯赫的地位,並不是因為它比加泰隆尼亞語、或是加利薩語高明,而是因為十三世紀以來,卡斯提亞王國把它用作行政語言,並投資學術、文化翻譯的結果。

第三,既然語言是否能負擔行政、學術、文化職能,與時間沉澱和資源投入高度相關,這代表的是,被人當作「落後」的語言要急起直追,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大量引用外語的字彙。鄂圖曼帝國時代使用的宮廷突厥語,後來叫做「鄂圖曼土耳其語」,裡面充斥著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借詞。然而無論如何,鄂圖曼土耳其語當然能負擔文化、行政的功能——實際上今日土耳其語即使刪減過外來詞彙,都還有大量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

這可能會導致一個語言跟先前的外貌有所不同,但要說「語言」因此消滅或被同化,那恐怕還是有點距離的。今日巴斯克語中塞滿了羅曼語族的借詞,它也沒有因此變成羅曼語族。

總結來說,什麼語言會被當作「雅言」,背後牽涉的是歷史發展的方向不同,以及更直接的「權力、資源」對比差,而不是該語言天生高等或低等。理論上來說這都是還在變動中的。我想持有這個觀念的話,應該更容易比較持平地看待不同的語言文化……吧。

圖片:後世人想像中世紀伊斯蘭哲學家伊本.魯世德和三世紀的哲學家波菲利辯論。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AverroesAndPorphyry.JP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88會員
813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5/09
舊名海參崴的俄國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地名的意思其實就是「掌握東方」。 這個名字可以拆成兩個字。首字應該是來自於"владеть",意指「擁有、掌握」,第二字則是 "восток",則是東方之義。 如果用東亞地名的邏輯來理解的話,就是「鎮東」、「安南」之類的玩
Thumbnail
2025/05/09
舊名海參崴的俄國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地名的意思其實就是「掌握東方」。 這個名字可以拆成兩個字。首字應該是來自於"владеть",意指「擁有、掌握」,第二字則是 "восток",則是東方之義。 如果用東亞地名的邏輯來理解的話,就是「鎮東」、「安南」之類的玩
Thumbnail
2024/10/17
我覺得其實不一定。要看三點:語種、文化、還有目的。 要達到相互理解的程度,不同語言需求的發音精度,可能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對台灣人而言,西班牙語可能就不是這麼需要發音精度的語言。 確實,有一些容易混淆的音,例如b/p,r/l,d/t等等。但多數時候,靠脈絡就可以解決。彈舌音發不出來也沒什麼大
2024/10/17
我覺得其實不一定。要看三點:語種、文化、還有目的。 要達到相互理解的程度,不同語言需求的發音精度,可能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對台灣人而言,西班牙語可能就不是這麼需要發音精度的語言。 確實,有一些容易混淆的音,例如b/p,r/l,d/t等等。但多數時候,靠脈絡就可以解決。彈舌音發不出來也沒什麼大
2024/10/12
現在我可以毫無困難地發出彈舌音,但這不是一開始就是如此。 在我剛開始學習西班牙語的時候,我根本無法理解這個聲音是怎麼出現的。甚至連本該較簡單的R/L的區別都聽不出來。 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一直聽一直練,應該就會有辦法變好吧? 結果一練就是三年,毫無改進。 直到某一天,我很偶然地看到一個西語發
2024/10/12
現在我可以毫無困難地發出彈舌音,但這不是一開始就是如此。 在我剛開始學習西班牙語的時候,我根本無法理解這個聲音是怎麼出現的。甚至連本該較簡單的R/L的區別都聽不出來。 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一直聽一直練,應該就會有辦法變好吧? 結果一練就是三年,毫無改進。 直到某一天,我很偶然地看到一個西語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簡單比喻,例如在一個演講台上,大家不管講什麼話語,都是「講台語」(講台上的語言),但若要細分,則有各式各樣的「講台X語」。……
Thumbnail
簡單比喻,例如在一個演講台上,大家不管講什麼話語,都是「講台語」(講台上的語言),但若要細分,則有各式各樣的「講台X語」。……
Thumbnail
我們日常生活中說話、寫字都在使用語言,語言對我們來說有如呼吸一般平常。但是你知道語言有哪些特性嗎?這些特性讓我們人類有別於其它動物,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Thumbnail
我們日常生活中說話、寫字都在使用語言,語言對我們來說有如呼吸一般平常。但是你知道語言有哪些特性嗎?這些特性讓我們人類有別於其它動物,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語言可以單獨存在嗎? 有沒有單獨存在的文字呢? 有沒有可能最早的文字(畫圖)是先於語言的呢?
Thumbnail
語言可以單獨存在嗎? 有沒有單獨存在的文字呢? 有沒有可能最早的文字(畫圖)是先於語言的呢?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這篇思考,雖短短幾字,但其實就是SoR 2.0, 對人類未來的語文教育路線,影響深遠; 從路人甲,到中研院士,都能略有所得。
Thumbnail
這篇思考,雖短短幾字,但其實就是SoR 2.0, 對人類未來的語文教育路線,影響深遠; 從路人甲,到中研院士,都能略有所得。
Thumbnail
單語者是使用或通曉一種語言的人,通常為母語;多語者是使用或通曉多國語言的人,除了母語,還包括其他外語。
Thumbnail
單語者是使用或通曉一種語言的人,通常為母語;多語者是使用或通曉多國語言的人,除了母語,還包括其他外語。
Thumbnail
如今,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大多數語言,中文、英文、日文......,這些稱為自然語,也就是並非任何人有意設計,而是隨著發展自然形成如今的樣貌。 以此來看,我這幾篇在數落一些語詞的用法,無疑是毫無意義的行為,是嗎?
Thumbnail
如今,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大多數語言,中文、英文、日文......,這些稱為自然語,也就是並非任何人有意設計,而是隨著發展自然形成如今的樣貌。 以此來看,我這幾篇在數落一些語詞的用法,無疑是毫無意義的行為,是嗎?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