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族館物語|從各自為政,到彼此理解
水族館的「導覽任務小隊」已正式啟動兩週,原以為團隊運轉開始順利,卻接連出現內部摩擦。
- 鰻魚測試師在日誌裡寫:「我測完結果常被打回,根本不知道為什麼不夠好。」
- 海馬設計師覺得沒人尊重她的設計:「工程師改畫面不通知,連我都不知道現在呈現的是什麼版本。」
- 企鵝公關悄悄抱怨:「我們不是在做導覽,是在做大家想要的導覽。」
- 小組長之間彼此各自為政,資訊流無法互通
章魚PM小坤一度想強化流程與會議,卻感覺團隊越來越分裂。她意識到:
問題不是流程,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裂縫還沒被修補。大家知道「要打什麼仗」,但不知道「是和誰一起打這場仗」。
這時,館長送來了一張泛黃的卡片:
「比卦: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九族。」
她抬頭看向團隊,說:「我們需要一場對話,一場人與人之間的靠近。」
📘 行動啟動:潛水艙的「心聲工作坊」
小坤不召開會議,而是用一個特殊方式: 她將館內最安靜的「維修潛水艙」布置成對話空間,邀請每次兩位成員進入,進行一場不超過15分鐘的「沉默交流」。
進行方式很簡單:
- 面對面坐下
- 第一階段 5 分鐘「靜默書寫」:
寫下:「我最近最困擾的合作點」+「我最欣賞你的一件事」 - 第二階段:交換紙條、各自讀完
- 第三階段:說出一句自己想說的話即可,不需辯解、不需回答
她安排每位成員輪流彼此組合。那天的對話比所有共創工作坊更沉靜也更動人:
- 海馬設計師說:「我常不敢講,我其實看不懂工程排程表…」
- 海獺工程師說:「我一直覺得我被當工具人,但我真的也想參與設計討論。」
- 鰻魚測試師說:「我常不知道我測的,是不是你們真正在意的東西。」
他們看著彼此,第一次笑得比成果展示會還真心。
幾天後,小坤在共用筆記系統上看到一條留言:
「今天我才知道你原來這麼努力在幫我解釋設計意圖,對不起以前都不理解。」
這是第一次,團隊開始彼此「看見彼此」。
這,就是比卦——親附之道,從彼此靠近開始。
🔮 卦象解析|☵☷ 比卦(水地比):親附與信任的凝聚力
比卦上卦為坎(水),下卦為坤(地),象徵水在地表流動、滋潤萬物,形成自然之間的親近與附著。
「比,吉;原筮,元永貞。」—— 比,是吉祥的靠近,帶著誠信與久長。 《象傳》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九族。」
意思是:真正強大的組織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的互信與認同感,而不是制度或工具。
比卦核心意涵為:
- 主動靠近他人、建立理解與依附
- 不是強制合作,而是「出於情感與認同的協作」
- 是「我願意為你守住一個點」,而不是「這是我負責的」
產品團隊若缺少比卦的精神,會出現:
- 假合作、真孤島
- 責任清楚,但信任模糊
- KPI明確,但心態各異
在產品開發中,比卦代表:
- 團隊成員之間的主動靠近與理解
- 不再只用專業身分互動,而是建立真實協作關係
- 產生集體承諾與非工具化的合作精神
🧭 卦象系譜整理:坤 → 比 的「信任鍊路」
- 坤卦 : 接納混沌階段、內含轉化為開放接受一切可能
- 觀卦 : 看懂行為階段、內含轉化為洞察使用者背後的動機
- 蒙卦 : 從錯學習階段、內含轉化為透過失敗提問與理解差異
- 咸卦 : 共鳴浮現階段、內含轉化為使用者開始回應、情緒被看見
- 姤卦 : 問題重構階段、內含轉化為原假設被撞擊,問題真貌出現
- 師卦 : 任務編隊階段、內含轉化為分工、節奏、行動組織展開
- 比卦 : 人心凝聚階段、內含轉化為從分工到相依,從任務到關係
🧠 專業小知識|建立「比卦式團隊信任系統」六步驟
產品團隊進入任務期後,最常出現的問題不是技能落差,而是默契失衡與信任斷裂。
🎯 1. 情緒可視化:團隊情緒雷達
每週讓成員匿名填寫 3 條問題:
- 「我現在最焦慮的是什麼?」
- 「我最感謝誰的協助?」
- 「我覺得哪裡我們互相沒理解?」
整理後做出團隊的「情緒地圖」,用色塊標出壓力熱點、感謝點、誤解地區 → 提供團隊一種「彼此看見」的起點。
🎯 2. 行為連結:信任行為任務板
將工作卡片中新增一欄:「我希望你怎麼支持我」
例如:
- 企鵝的導覽語音簡化稿:希望海馬能提前給我情緒標記建議
- 鰻魚的使用者錯誤整理: 希望小坤幫我確認測試時間夠用
→ 轉化「任務協作」為「人與人的行為協作」
🎯 3. 認同再定義:團隊價值宣言重寫
每位成員寫下一句:
「我來這個團隊,不只是為了交付功能,而是因為我想_________」
例如:
- 「我想讓導覽變得像遊戲一樣令人期待」
- 「我想證明長者也能用科技」
→ 將個人動機公開,找出彼此重疊,建立「共享的團隊願景感」。
🎯 4. 非任務式連結儀式:感謝 × 默契儀式
- 每週一次「無聲感謝信」交換
- 每月一次「誰幫我守住那個點」回顧時間
- 日常聊天室設 「#quiet-wow」頻道:只貼「沒被說出口但值得被看見」的小貢獻
🎯 5. 角色人性化 × 跨職能同理卡
每人寫下自己角色的痛點句型,例如:
- 設計:「我最怕你們把設計改壞但沒說一聲」
- 工程:「我最怕你們一改設計,我得重寫整個邏輯」
- 測試:「我最怕被問『這不是早就測過了嗎?』」
→ 將這些痛點公開討論,建立同理起點。
🎯 6.PM 的比卦任務轉型
從「戰略部署者」轉為「心理環境管理者」:
- 保護團隊之間的情感能量不流失
- 看見未被說出的委屈
- 幫助每個人都不是「工具人」,而是「信任中的夥伴」
✉️ 結語|比卦的智慧,不是一起工作,是一起信任
那晚,小坤收到了海獺工程師遞來的一張便條卡: 「謝謝你讓我第一次不是只被交待事,而是被信任一件事。」
她輕聲唸著那句卦辭:
「地上有水,比;君子以建萬國,親九族。」
她望著團隊工作區的牆上,那些便利貼、進度條、卡片與留言,都不再只是任務的軌跡,而是彼此情感的流動。
她明白了: 真正的產品,不是做出來的,是靠著彼此之間的理解與連結「活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