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這篇文章不寫給老闆、不寫給HR,而是寫給正在找工作的你—那些正盯著人力銀行上標榜「外商文化」、「年薪百萬」、「扁平組織」的JD的人。
拜託,等一下喔
在你投履歷前,先看完這篇
真外商 vs 假外商
你以為進的是國際職場,結果走進一間高壓工廠,只是招牌寫了幾個英文字母。
別再以為「掛外商」的公司就比較自由、有制度、懂尊重,因為有些所謂的「外商」,實際上只是套了個外國Logo的台式拼命廠,一樣要你早上七點打卡、晚上七點前不能走,只因為老闆還沒離開。
你可能會遇到的「假外商」症狀
- 超時工作,但不能早走:「我們重視責任制」其實就是你多留晚點才不會被貼上「態度不積極」的標籤。
- 週五穿錯鞋會被抓:穿個涼鞋都可能被「提醒」:老闆不喜歡露腳趾,請注意專業形象。
- 老闆愛講『外商文化』,但從來不讓人說實話:你講話語氣太輕鬆,語尾有個「噢」,都可能被糾正:「這樣不專業。」
這些不是在要求績效,而是在測試你「符不符合他的幻想劇本」。
你該知道:真外商看的是你能不能解決問題,假外商看的是你會不會犯他的忌
真外商怎麼對你?
- 給你自主空間,結果導向;
- 尊重多元風格,只要你deliver;
- 有清楚制度,但給你彈性與選擇;
- 講話直來直往,盡量不搞潛規則。
而假外商怎麼對你?
- 全公司都繃著一張臉,會不會講「體面話」比做得好還重要;
- 用潛規則來「篩掉不乖的人」,比如誰最晚走誰最拼命;
- 強調「文化」但從不說清楚規矩,讓你每一步都像踩地雷。
求職者怎麼避開假外商?這幾點你一定要看穿
1. 看公司官網與面談人
有沒有大量空話、英文亂堆?官網如果看不到實際業務、產品、團隊介紹,只有董事長照片跟「國際視野」幾個字— 小心。
2. 問具體制度,不要聽抽象詞
問:「你們績效怎麼評估?責任制怎麼實行?上下班有打卡嗎?彈性怎麼定義?」
如果回答只有:「我們很free,大家都很專業」那就等於沒回答。問制度,講文化,是典型假外商語病。
3. 看團隊結構與直屬主管背景
如果老闆出身非常本土,卻一直強調「外商文化」,或面談主管有強烈階級感與控制欲,那這間公司大概率「文化斷層」嚴重。
4. 從 外部平台如 Dcard、PTT 搜員工心得
看評價不是找八卦,是確認你進去的不是一間「披著外皮的台式階級公司」。凡是出現:「老闆管很細」「文化很重視面子」「表面自由但超時嚴重」這些關鍵字,你就該多想兩次。
提醒:假外商最傷人的不是工時,是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國際」
你可能會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穿錯衣服、講話太不專業、太不成熟、不夠乖巧。但其實是那家公司本身不成熟、管理不現代、制度不透明。
你只是被丟進一個不健康的系統,這不是你的問題。
不是說「外商比較好」,而是你該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在「真的外商」
很多真正的外商公司,薪資透明、組織扁平、給你做事的空間,真的很好。
但也因為這些好處太吸引人了,很多假外商才愛裝模作樣,來收割年輕人的夢想。
你以為你投的,是外商;但實際你投進去的,是某個董事長幻想他自己是歐洲貴族的劇場。
給你一句面試後必問的問題,幫你自保
「請問這家公司碰到無法歸類於任一部門的事務時,目前是採用什麼方式與規則來確認?
這題問得好,你一秒就能看出對方到底是「管理有根」還是「文化表演」。
要的是好工作,不是假文化
工作不能只看名牌,外商不是保證書。你要的,是一個真的把你當人看、看重你的能力與創造的人職場環境。
不是外商就一定香,但假外商,真的很傷人。
「最怕你以為進了國際公司,其實只是走進一個控制慾過剩的董事長夢境。」
若你也曾在假外商裡受過傷,或正要投一間號稱外商的公司,請把這篇文章留給你自己,或轉給正要開始職涯的朋友。
選對公司,是人生少數能預防的災難。
#職涯賦能系列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歡迎聯繫:世安哥賴帳號 hrfriday2009
《顧問規劃/企業內訓/主管教練/職涯經紀》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