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一所大學爆出女學生被要求「脫褲證明生理期」才能請假,引發社會輿論譁然。此事件暴露出中國在女性生理假制度與隱私保障上的法律缺口。相較之下,臺灣自2014年起已建立相對人性化的生理假制度,無須附醫療證明。
許律師將從性別平等工作法、敵意性騷擾的定義,解析臺灣與中國關於生理假制度的請假程序與背後價值觀。

本集重點
- 生理假不是特權,而是對身體差異的體察與制度回應。
- 臺灣、日本、西班牙都放生理假,國際趨勢如何回應性別與勞動需求?
- 從「敵意性騷擾」的角度,強迫檢查是否已構成違法行為?
- 中國的制度以「病假」處理生理假,請假條件包含「不能堅持工作」與醫療證明。
- 生理假是「病」嗎?從醫學角度看生理痛與其多樣化反應。
- 從年齡與生理特徵探討:誰能請生理假?55歲以上與切除子宮的女性怎麼辦?
- 性別平等工作法如何保障女性不因生理期被歧視或不當對待?
- 當制度過度懷疑女性誠信,反而讓假別無法被正當使用。
- 校園應是保護隱私與尊嚴的地方,為何成了證明女性痛苦的現場?
- 企業能否監督生理假使用?誠實義務與員工隱私權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