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裡安靜到,有些以前的機構圈朋友在活動現場遇到我,第一句話就是:「欸你是不是停更了?」
付費限定
【一個分析師的養成】從場邊到場內:轉職產業滿 1 個月的體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50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的沙龍
1.4K會員
136內容數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2025/04/13
想成為賣方研究員?本文剖析這份工作的核心價值與所需能力,並釐清常見迷思,協助有志者更明確地規劃職涯方向。
2025/04/13
想成為賣方研究員?本文剖析這份工作的核心價值與所需能力,並釐清常見迷思,協助有志者更明確地規劃職涯方向。
2025/03/28
一位35歲中階管理者在職涯順遂之際選擇離職,並分享其背後原因與思考。文章探討了職涯選擇的各種面向,不只著重於薪資與職位,更重視個人價值觀、家庭關係與工作影響力。作者以自身經驗,闡述如何從「爬樓梯」的思維轉換至「選擇航道」的模式,並期許在更具潛力的領域重新出發。
2025/03/28
一位35歲中階管理者在職涯順遂之際選擇離職,並分享其背後原因與思考。文章探討了職涯選擇的各種面向,不只著重於薪資與職位,更重視個人價值觀、家庭關係與工作影響力。作者以自身經驗,闡述如何從「爬樓梯」的思維轉換至「選擇航道」的模式,並期許在更具潛力的領域重新出發。
2025/03/12
本文分享如何結合投資論述、預估盈餘調整和催化劑進行資本市場研究的經驗。作者建議從投資論述出發,分析各層次因素對公司基本面和評價的影響,並結合歷史股價趨勢、預估獲利和營收數據,標記股價波動的事件。作者強調要比較不同層次因素的重要性,並關注與市場預期的差異,以形成對EPS和評價的看法,最終做出投資決策。
2025/03/12
本文分享如何結合投資論述、預估盈餘調整和催化劑進行資本市場研究的經驗。作者建議從投資論述出發,分析各層次因素對公司基本面和評價的影響,並結合歷史股價趨勢、預估獲利和營收數據,標記股價波動的事件。作者強調要比較不同層次因素的重要性,並關注與市場預期的差異,以形成對EPS和評價的看法,最終做出投資決策。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面試產品經理要怎麼準備?原本是行銷領域是否可以轉職?大學期間要準備什麼作品?這篇會從「心態準備、求職面試、學習資源」三大方向來拆解產品經理的轉職之路。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我在本土大型金控擔任MA的日子系列文
最近結束了一份在本土大型金控的儲備幹部職位,我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四年。在這段時間裡,我認識了許多厲害的人、參與了許多不同有趣的專案。我想把這份工作中的經驗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讓我自己記得在我畢業後面臨探索職涯發展初期的記憶。
另一方面,我也想分享這份經驗,

我在本土大型金控擔任MA的日子系列文
最近結束了一份在本土大型金控的儲備幹部職位,我在這個職位上工作了四年。在這段時間裡,我認識了許多厲害的人、參與了許多不同有趣的專案。我想把這份工作中的經驗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讓我自己記得在我畢業後面臨探索職涯發展初期的記憶。
另一方面,我也想分享這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