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那不再只是新聞裡的一則「別人」的故事,而是活生生、發生在身邊人的真實人生。文中整理台灣健康相關數據,讓我們一起守護健康、更守護我們所愛的人。
晴天霹靂的消息
那天才在聊小孩國中升學考的事情,轉眼間得知自己卵巢癌第二期,整個人生的節奏都亂了套。不僅她本人,連我們這些身邊人也都倍感訝異。總感覺離我們很遠、只出現在新聞裡的罹癌年齡下滑報導,沒想到與我們如此靠近。
這位同事,不僅事業正好、副業股票也賺錢,是大家眼中低調的小富婆。現在卻被這個健康問題殺的措手不及。醫生說要求開始進行療程,那天見她請了為期半年的長假。
大家陪她收拾辦公桌,祝她早日康復。
生命的穩定與付出,經常被我們視為所當然。
卻在失去以後變得相當沉重,難以承受。照顧自己健康,不僅是讓自己活得舒服自在,也是對身邊人的一種責任與溫柔。身體健康,只要從日常的習慣做起:重視規律的運動、飲食、壓力的調適。
從每一口飯,每一口水,都用心滋養灌溉。
健康狀況是生活的總成績單
撇除因家族基因等關係所造成的問題,健康狀況便是生活的總驗收成績單。
我們怎麼吃、吃什麼;跟身邊人的關係、社交心理健康的能量;生活作息、如何調適與面對生活的變化與改變。所有看似不起眼的日常,都是我們如何照顧身體的累積。這些累積是否偏離正軌,通常會有短暫性的訊號、警告我們該調整。例如:感冒、身體酸痛、或是自律神經問題、掉髮、以及各類隱性疾病。
若選擇忽略,終有一天將用更強大的訊號提醒你:該關注我了!
癌症的成因,多半與習慣相關。
那些微小、看似不重要的生活習慣,卻會經由時間累積,逐漸成為負擔。偶爾為之、不得已狀況下的暫時性壓迫,身體的機制通常寬和大量,允許這樣的變化。但當被忽視的訊號不停累積,最後將導致功能失效的結局。
你看見生活中哪些該盡量避開的習慣了嗎?
癌症相關的數據
主要針對台灣癌症的狀況:
- 癌症依舊是台灣主要的死亡原因,已霸稱40年。
- 新發生人數:2022 年,全台共有 132,293 例新確診:較前一年增加 8,531 例,相當於平均每 4 分 2 秒 新增一例。
- 新發癌症前三名: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
- 成因為:環境因素、飲食、生活作息(例如:缺少運動、熬夜)。
讓我意外的是,肺癌居然有高達60%比例是不抽煙的患者。而其主因為廚房油煙、二手菸、環境懸浮粒子等。
我們可以做什麼?
- 定期檢查,多利用政府提供之免費篩檢
- 建立健康生活作息
- 對危險因子有意識的識別,並有效避免
後記
那天一起護送同事回家休養,心中還是對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感到訝異。
更多的是惋惜,這樣的年輕生命,是孩子生命裡的光、是同事眼中的好幫手,卻依舊逃不過健康崩解的命運。希望她的療程順利,也希望他的生命從此有了不一樣的韌性,繼續燦爛的活著。
讓我們一起從今天開始,好好照顧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