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解答三個常見的迷思,藉此破除對減脂瘦身的錯誤觀念與行為。
很母湯的迷思
1.關於體重,只要關注數字就行
體重除了關注數字,還要注意與肌肉的比例。
當只關注數字,容易失焦、甚至以為已經瘦下來,但多數時候很可能只是因為水分滯留的多寡所造成的起伏。因此,除了數字本身,建議也應該要注意脂肪與肌肉的變化、前一天飲食的狀況,做綜合的評估判斷。
並且對長期的趨勢做追蹤。
你可以這麼做:
當對體重有更深入的了解,可減少因為短暫的身體波動而感到焦慮。
2.開始減肥後,就不能吃糖了
每日的熱量赤字管理,才是一切的根本。
吃不吃糖、能不能喝飲料甜食,都不在限制的範圍內。因此,比起關注要不要吃糖,更應該注意每日的營養攝取的平衡與否、以及對總體熱量的控制。當然,想要在有限的熱量額度裡,吃得健康又均衡,在現今外食如此普遍的生活步調裡,逐漸成為一種挑戰。
你留心過每天三餐都吃進了些什麼嗎?足夠身體運作的基本使用嗎?
你可以這麼做:
開始關心自己的三餐均衡度,更勝每天吃少少、挨餓、最後陷入惡性循環的深淵。
3.少吃就會瘦
真的嗎?
當我們吃少於身體基本運作所需要的熱量時,身體會因為無法正常運作而進入類似休眠模式(這只是一種比喻),將沒有必要的能量消耗降低。這會間接導致身體無法消耗我們預期中的熱量總額、反而對瘦身不利。也會因為運行效率變差,原本應該要有的維持健康的運作,都進入一種停滯。
長久來看,反而犧牲掉了更多原有的健康。
你可以這麼做:
別因小失大,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關鍵。
後記
都市傳說害人不淺。
尤其當其與健康、身心靈相關的領域,更得小心謹慎。除了日常的保養之外,正確的觀念也是指引我們成功健康瘦身的關鍵之一。與其道聽途說、將自己搞得七葷八素不說,若因此犧牲了原先得來不易的健康,才是真正最大的不值。
小心審查,留心消息來源,才是在資訊氾濫的時代、保護自己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