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傲與自大/自卑與畏縮】《社會情緒魔法課/社會情緒SEL》/國小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旁的人形形色色,各種人都有,也都會感受到各種感覺甚至引發情緒。

高傲的、自大的、畏縮的、自卑的~

我想只要是人,從小到大,無一不體會。

時而脹滿的高自大,隨即又摔下來變成自卑與畏縮,

而這滿滿的感受,不是給別人的,只要有體會有感受,就都是給自己的。

一個人要承擔起自己的喜怒哀就這麼的澎拜,更何況,

有時我們還會無意識的承擔起別人的一些狀態,

如果身心不夠強壯,那很可能就會被打敗。當然這不是永遠的,

只是栽在裡面需要多久?有多久,就會痛苦多久。

討論中,大家一提起感受到的別人的或自己的自大,而感到後悔,

或是自己的畏縮覺得失而想放棄,都能有個後設的認知與覺知出現,

那就是「沒有失敗這件事」失敗只是暫時停止成功,除非你放棄了。

老師覺得一個課堂清理一種東西,至少在理解與懂得的當下,

會知道將來再次碰到時,至少有素材可以拿出來因應當下,

可能是挫敗的當下、沮喪的當下、難受的當下、想放棄的當下,

這樣的過程,老師一再的覺得「值得」,

而這是時間與耐心換來的。

之於老師而言,在忙碌的工作的考量下總覺得,應該可以稍作休息。

但某種時刻,進入專注之後,就什麼事也沒有。

沒有太忙、太累、或做不到。

那專注時刻就是,孩子開始展開對話了、一旦可以展開對話,

那麼心識與腦意識的啟動既是必然,共振之下也回到我身上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2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6/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8ktyVMOmU這一堂討論非常精彩, 當一個概念出現,孩子的思考也就啟動,用他們現有的大腦容量,語言, 來表達出一個思想、然後從引導、討論、修正中,得出一個新的信念。 而這信念或許會在未來幾年不斷地被修正、移動, 直到
Thumbnail
2025/06/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8ktyVMOmU這一堂討論非常精彩, 當一個概念出現,孩子的思考也就啟動,用他們現有的大腦容量,語言, 來表達出一個思想、然後從引導、討論、修正中,得出一個新的信念。 而這信念或許會在未來幾年不斷地被修正、移動, 直到
Thumbnail
2025/06/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krduEwPH0情緒會爆掉,或悶壞,以這個年紀來說, 都可以大致分辨這就是「情緒」來了。 但說歸說,討論歸討論,縱使有結論、有方法、也知道願意去覺察, 但放在日常生活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失去控制仍去控制,不論是很生氣,或
Thumbnail
2025/06/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krduEwPH0情緒會爆掉,或悶壞,以這個年紀來說, 都可以大致分辨這就是「情緒」來了。 但說歸說,討論歸討論,縱使有結論、有方法、也知道願意去覺察, 但放在日常生活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失去控制仍去控制,不論是很生氣,或
Thumbnail
2025/06/0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DJnD--992o每一個人在層層疊疊的日常生活過程中,累積各種舊經驗。 當被提出來討論、回想、檢討、或可以談談展望時, 那就表示經驗已經成形在腦海中成為記憶。 討論中可以輕易得知這些經驗在談論時,給他們帶來的感受是什麼? 雖
Thumbnail
2025/06/0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DJnD--992o每一個人在層層疊疊的日常生活過程中,累積各種舊經驗。 當被提出來討論、回想、檢討、或可以談談展望時, 那就表示經驗已經成形在腦海中成為記憶。 討論中可以輕易得知這些經驗在談論時,給他們帶來的感受是什麼? 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紛繁複雜的人性世界里,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有的人格局狹小,喜歡詆毀和嫉妒,試圖通過拉低別人來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有的人則胸懷寬廣,懂得強者互幫、弱者互撕的道理,致力於成就自己和他人。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格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與人為善、互為貴人來實現共同成長。 一、格局
Thumbnail
在紛繁複雜的人性世界里,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有的人格局狹小,喜歡詆毀和嫉妒,試圖通過拉低別人來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有的人則胸懷寬廣,懂得強者互幫、弱者互撕的道理,致力於成就自己和他人。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格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與人為善、互為貴人來實現共同成長。 一、格局
Thumbnail
大部份的人,如果沒有專注於修心,幾乎每天都在與人共業。例如,當得知同學或同事,亦或親戚,買了一幢電梯別墅全家歡喜入住,相較於連公寓都買不起的自己,內心就會生妒。又例如,看見自己討厭的上司或朋友,因為重病賣房賣車湊醫藥費,忍不住竊喜,在心裡灑花又放鞭炮。又例如,看見鄰居的兒子女兒孝順又恭敬,反觀自己的
Thumbnail
大部份的人,如果沒有專注於修心,幾乎每天都在與人共業。例如,當得知同學或同事,亦或親戚,買了一幢電梯別墅全家歡喜入住,相較於連公寓都買不起的自己,內心就會生妒。又例如,看見自己討厭的上司或朋友,因為重病賣房賣車湊醫藥費,忍不住竊喜,在心裡灑花又放鞭炮。又例如,看見鄰居的兒子女兒孝順又恭敬,反觀自己的
Thumbnail
不確定是因為族群特性的不同? 還是因為語言文字的關係? 總之,就感受而言,我們所存在的社會,在稱讚跟誇獎這部份,很惜字如金? 又或是過度謙虛? 總之,無論是主動誇獎,或者是被誇獎的人,最終都會有一點"唉唷"或是"害羞"的狀態在裡面,不太能大大方方地接受他人的讚美?
Thumbnail
不確定是因為族群特性的不同? 還是因為語言文字的關係? 總之,就感受而言,我們所存在的社會,在稱讚跟誇獎這部份,很惜字如金? 又或是過度謙虛? 總之,無論是主動誇獎,或者是被誇獎的人,最終都會有一點"唉唷"或是"害羞"的狀態在裡面,不太能大大方方地接受他人的讚美?
Thumbnail
#小倉鼠#社畜逃脫筆記#PODCASTS#說書#豐盛心態#商周#羅伯摩爾 #自我價值#比較#獨特性#自我對話#標籤#投射#身份認同#平衡 #酸民#金錢羞恥#情緒#內耗
Thumbnail
#小倉鼠#社畜逃脫筆記#PODCASTS#說書#豐盛心態#商周#羅伯摩爾 #自我價值#比較#獨特性#自我對話#標籤#投射#身份認同#平衡 #酸民#金錢羞恥#情緒#內耗
Thumbnail
#小倉鼠#社畜逃脫筆記#PODCASTS#說書#豐盛心態#商周#羅伯摩爾 #自我價值#比較#獨特性#自我對話#標籤#投射#身份認同#平衡 #酸民#金錢羞恥#情緒#內耗
Thumbnail
#小倉鼠#社畜逃脫筆記#PODCASTS#說書#豐盛心態#商周#羅伯摩爾 #自我價值#比較#獨特性#自我對話#標籤#投射#身份認同#平衡 #酸民#金錢羞恥#情緒#內耗
Thumbnail
各適其性,各取所需(象山慶24.10.24) 有人說:人的能量有階層—–    1.微弱級--抱怨、糾結、忌妒     2.常人級--利已、羨妒、仇恨   3.強人級--勇敢、挑戰、改變     4.英雄級--主動、創造、成就    5.主管級--賞識、包容、格局     6.領袖級--奉獻
Thumbnail
各適其性,各取所需(象山慶24.10.24) 有人說:人的能量有階層—–    1.微弱級--抱怨、糾結、忌妒     2.常人級--利已、羨妒、仇恨   3.強人級--勇敢、挑戰、改變     4.英雄級--主動、創造、成就    5.主管級--賞識、包容、格局     6.領袖級--奉獻
Thumbnail
人類社會中,優越感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能遇見一些人,仿佛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越感」。然而,這種感覺真的必要嗎?從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中關於「解構」的討論出發,我開始反思這些「優越感小丑」的行為。 ▌打破二元對立,重新審視優越感 解構,簡單來
Thumbnail
人類社會中,優越感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能遇見一些人,仿佛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越感」。然而,這種感覺真的必要嗎?從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中關於「解構」的討論出發,我開始反思這些「優越感小丑」的行為。 ▌打破二元對立,重新審視優越感 解構,簡單來
Thumbnail
有人一句話讓人如沐春風,有人一句話讓人氣到吐血;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和層次,一個人層次的高低和學歷、財富、社會階層等無關,和眼界、修養、格局有關。層次高的人,懂得尊重,平等、價值、人格和教養的含義;而層次低的人,自私、目光短淺、以自我為中心、總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別人,不懂得尊重。任
Thumbnail
有人一句話讓人如沐春風,有人一句話讓人氣到吐血;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和層次,一個人層次的高低和學歷、財富、社會階層等無關,和眼界、修養、格局有關。層次高的人,懂得尊重,平等、價值、人格和教養的含義;而層次低的人,自私、目光短淺、以自我為中心、總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別人,不懂得尊重。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