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不是太累了,而是你一直在努力「看起來不累」。
你是不是也習慣撐?
事情再多,還是說「我來就好」;
情緒再重,還是告訴自己「先處理完再說」;
明明快撐不住了,還是硬撐著說:「沒事,我可以的。」
你不是不夠堅強,而是太不敢停下來。
因為你一直以為:如果我不努力,我就不值得被愛。
那些「不斷努力」背後的,其實是深層的不安與自我懷疑
從小,我們就被鼓勵要「上進」、「乖巧」、「不讓人失望」。
我們很早就學會:要被喜歡,就要有用;要被接納,就要夠努力。
所以我們把「努力」當成一種求生機制,
努力在學業上表現,努力讓別人喜歡自己,努力讓一切看起來井然有序。
但久了以後,你會發現:
那份努力,不再是出於熱情,而是出於恐懼。
怕輸、怕被淘汰、怕被比較、怕沒價值。
甚至怕別人說出那句話:「你是不是變懶了?」
於是,我們寧願累垮,也不敢停。
過度努力,最終會偷走你生活的溫度
當努力變成一種執念,你會發現,你已經不太快樂了。
- 你達成了目標,但笑不太出來
- 你表現很好,卻總覺得還差一點
- 別人說你好棒,你卻只覺得自己「撐住了」
這不是活著,這是以高效率掩蓋空虛。
你在追趕的,不只是成就,而是內心那句「我是不是還不夠好?」
親愛的,你可以不用那麼努力。
不是要你變成懶散、放棄,而是:
你可以開始學著,把努力用在照顧自己,而不是討好世界。
當你放下撐住的姿態,才能真正開始好好生活
什麼叫做「不那麼努力也可以」?
✔ 是你願意在工作結束後,關掉電腦,而不是打開下一個進修課程
✔ 是你願意跟自己說:「我今天已經夠好了,不用再多做什麼來證明」
✔ 是你選擇做喜歡的事,而不是做「看起來進步」的事
這不是退步,而是重拾自己的主動權。
因為生活的質感,不是來自你做了多少,而是你活得有沒有感覺。
而療癒,就是你開始告訴自己: 「我不必一直衝,我也可以好好走。」
療癒練習|「我努力的背後,是不是在害怕什麼?」
今天請你問問自己,並寫下這三個問題的答案:
1.「我最近努力做的那件事,是出於熱情?還是焦慮?」
2.「如果我停下來不努力,我最怕發生什麼事?」
3.「我願不願意給自己一個不用證明什麼的週末/夜晚?」
✔寫下來後,看看你的答案像不像那個一直在討愛的小孩?
✔你會發現,其實你很需要的不是再多做點什麼,而是被允許 :
什麼都不做,還是可以被愛。
請你在留言區寫下:
「我今天想暫停努力一下,因為______。」
你也可以:
- 轉發這篇給一位總是太努力的人,讓他知道「休息不是懶惰,是修補」
- 留言告訴我:「當我不用那麼努力的時候,我想做什麼?」
- 收藏這篇文章,留給那些快被努力吞沒的日子使用
明天我們要聊的主題是:
《情緒筆記練習》——如何用文字陪伴自己走過內心風暴
你不是一定要努力才值得存在,
你光是存在,就已經夠值得被好好善待了。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如果你也常常對自己太苛刻、太用力,
願這本《善待自己:允許的力量》, 能成為你心裡那雙願意接住情緒的手。
它不是教你變強,而是陪你慢慢學會,能允許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柔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