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沒事的樣子,其實藏著一整片快要淹沒自己的情緒海。
我們都說過這三個字:「我沒事。」
但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這句話的背後,反而是一種更深層的孤單?
「沒事」,可能是你咬牙忍耐的遮掩。
是「我好累」但怕拖累別人時的保護色。
是「我不想解釋」時的逃避,也是「我怕解釋了也不會被懂」的絕望。
說沒事的那一刻,也許你只是想讓這世界放過你一點。
「沒事」不是情緒平靜,是壓抑的出口
在華人文化中,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不給人添麻煩」,
於是我們練習隱忍、壓抑、吞下話語,成為「懂事的大人」。
- 你明明在關係裡感到很受傷,卻還是笑著說「我沒事啦,這小事」
- 你明明覺得被忽視,卻還是自我說服「應該是我想太多」
- 你明明快撐不下去,卻還是努力表現「我可以、我沒事」
你知道嗎?你說沒事的時候,你的內在其實正在高分貝地呼救。
只是那個呼救太小聲了、太隱晦了,甚至你自己都不敢正眼看它。
因為你怕一旦打開情緒的閘門,就會崩潰;
怕被貼上「太脆弱」、「太情緒化」、「不夠堅強」的標籤。
但請你記得:有事不可恥,假裝沒事才會讓你越來越遠離自己。
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它會轉身變成身體症狀與自我懷疑
你以為你壓下去了,但它變成了:
- 總是莫名的胸悶與胃痛
- 睡前腦袋停不下來、失眠焦慮
- 一點小事就崩潰、自責,懷疑是不是自己太敏感
這些都是情緒沒有被聽見、沒有被允許時的反撲。
真正的療癒不是告訴自己「沒事」,
而是學會說:「我其實不太好,但我願意面對。」
這樣的你,不是軟弱,而是勇敢。
不是愛抱怨,而是選擇誠實。
不是玻璃心,而是終於開始照顧自己的心。。
療癒練習|「我說沒事,其實我想說的是⋯」
請你今天寫下這個句子,並完成它:
「我說沒事,其實我想說的是:________。」
你可以多寫幾句,可以留言分享,也可以自己收藏在日記裡。
你會發現,那些沒被說完的話,一旦被你寫出來,情緒就會鬆一點。
寫下來,不是為了說給誰聽,而是為了不再忽略自己。
這是一場與壓抑和解的對話,也是你開始讓自己安心的過程。
歡迎你留言:
「我說沒事,其實我想說的是:______。」
你也可以:
- 轉發這篇給一個「你看得出來他常說沒事,但其實藏了很多」的人
- 收藏這篇文章,在下次忍不住又想說「我沒事」時提醒自己:你其實可以說「我不好」,那也沒關係。
- 也可以在留言區留下一句話給他人:「你不需要撐著,你的情緒可以被接住。」
明天的主題是:
「你不需要總是樂觀,有時候,承認黑暗才是真正的光。」
願今天的你,哪怕只是多說了一句「我有點累」,都已經是對自己很深的照顧了。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如果你也常常對自己太苛刻、太用力,
願這本《善待自己:允許的力量》, 能成為你心裡那雙願意接住情緒的手。
它不是教你變強,而是陪你慢慢學會,能允許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柔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