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靠譜」的人,越容易 burnout?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感覺:

即使在職場上被同事喜愛、被高層肯定,內心卻仍覺得空虛甚至羞愧?

——這可能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你「不是以真實的自己在活著」。

成功主管的「假我人生」

Grace 是某外商企業的中高階主管,談吐優雅、表現穩定,總是替團隊爭取資源、安撫衝突。員工都說她「溫暖可靠」,上層也讚賞她「成熟穩重」。

但在一次輔導談話中,她卻說:

「我每天說的話、做的決定,都不是出於真心,而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其實,我好累,也好怕被發現我其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樣好。」

她從小就背負著「要當好孩子」的標籤,一旦有人對她失望,她內在便湧現「我不夠好」的羞恥感。

於是她學會了壓抑真實情緒、隱藏不確定,用「假我」去換取外界的肯定。

看似堅強,卻逐漸失去了感受愛與連結的能力。

心理解析:假我的誕生,源自「羞恥感」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假我」是一種保護機制。當一個人無法承受內在的負面標籤(如「我沒價值」「我不可愛」),就會建立一個「被社會接受的版本」來掩蓋真實的自我。

這種自我,很會看場合說話、懂得迎合他人,但它建立在恐懼之上,而不是愛與信任。

久而久之,這個假我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自我背叛的惡性循環——愈迎合他人,愈感到羞愧;愈不能做自己,愈無法被真正理解。

如何擺脫職場「假我」?

那麼,如何從假我中抽身?以下是幾個步驟,提供參考:

  • 覺察:「我做這件事,是出於恐懼還是真心?」
    在每一次回應與決策前,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來源。
  • 設定「安全場域」,允許自己有情緒
    可以找值得信賴的同儕、教練或心理諮商師,讓情緒有出口,不必樣樣都「很OK」。
  • 練習「有邊界的表達」
    真實不等於任性。我們可以用尊重的語氣,說出自己的不舒服,例如:「我理解這很重要,但我需要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想法。」
  • 轉換目標:從追求「被肯定」到追求「真實連結」
    問自己:「我希望人們喜歡我哪一個版本?」與其維持完美,不如讓人看見完整的你。
「當我們假裝自己是誰,就不可能被愛,因為愛的不是我們真實的樣子。」——Brené Brown,《脆弱的力量》作者

職場人停止內耗的法則:越真實越強大

在職場上做自己,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當你身處高位、被眾人期盼。但真正的連結,從來不是來自我們的完美,而是來自我們的誠實。

面具可以保護你一時,但只有真實,才能讓你被真正看見與被真正愛。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7K會員
551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6/28
在職場上,許多人因童年經驗,習慣將他人的不悅歸咎於自己,過度承擔情緒與責任。本文透過主管視角的真實案例,解析「都是我的錯」的心理根源,揭露情緒勒索與自我貶抑如何影響職場互動,並提供實用對策,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情緒邊界,擺脫無止盡的自責與補償。
Thumbnail
2025/06/28
在職場上,許多人因童年經驗,習慣將他人的不悅歸咎於自己,過度承擔情緒與責任。本文透過主管視角的真實案例,解析「都是我的錯」的心理根源,揭露情緒勒索與自我貶抑如何影響職場互動,並提供實用對策,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情緒邊界,擺脫無止盡的自責與補償。
Thumbnail
2025/06/27
「員工離職,真的是因為錢沒給夠嗎?」當團隊情緒被忽視,再好的薪資也留不住人心。本文通過真實職場案例,揭示管理者常犯的「情緒盲區」——否定感受、強壓效率,最終導致團隊沈默或流失。給出3個具體解決方案:學會傾聽、定期情緒盤點、公開認可情緒價值。管理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對人心的洞察。
Thumbnail
2025/06/27
「員工離職,真的是因為錢沒給夠嗎?」當團隊情緒被忽視,再好的薪資也留不住人心。本文通過真實職場案例,揭示管理者常犯的「情緒盲區」——否定感受、強壓效率,最終導致團隊沈默或流失。給出3個具體解決方案:學會傾聽、定期情緒盤點、公開認可情緒價值。管理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對人心的洞察。
Thumbnail
2025/06/26
在職場上,有些主管看似成功,內心卻總覺得「我還不夠好」。這份過度努力,往往源自童年對愛與認同的條件式交換,讓他們活在「表現=價值」的劇本中。當自我懷疑與羞辱感作祟,不僅讓自己焦慮不安,也壓迫了團隊。唯有覺察內在驅動、放下完美主義,才能真正建立穩定的自我價值,活得自在而有力。
Thumbnail
2025/06/26
在職場上,有些主管看似成功,內心卻總覺得「我還不夠好」。這份過度努力,往往源自童年對愛與認同的條件式交換,讓他們活在「表現=價值」的劇本中。當自我懷疑與羞辱感作祟,不僅讓自己焦慮不安,也壓迫了團隊。唯有覺察內在驅動、放下完美主義,才能真正建立穩定的自我價值,活得自在而有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業務人員,難免會在工作與自我之間感覺矛盾,陷入了情緒勞務的困境。 該如何保持專業水準?透過本文的策略,來幫助自己思考,並實踐在工作中。
Thumbnail
身為業務人員,難免會在工作與自我之間感覺矛盾,陷入了情緒勞務的困境。 該如何保持專業水準?透過本文的策略,來幫助自己思考,並實踐在工作中。
Thumbnail
比起「面試中,如何展現自己的優勢」,我更想知道,「如何在面試過程中,可以稍微判斷,這家公司有沒有可能有毒(Toxic Workplace)?」因為我更同理關心的是,在職場中疲憊不堪且困惑的上班族,要進入一家公司或許不難,難的是適應不同的企業文化與裡面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比起「面試中,如何展現自己的優勢」,我更想知道,「如何在面試過程中,可以稍微判斷,這家公司有沒有可能有毒(Toxic Workplace)?」因為我更同理關心的是,在職場中疲憊不堪且困惑的上班族,要進入一家公司或許不難,難的是適應不同的企業文化與裡面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最近在倒數新的工作即將開始,有點緊張,怕被期望太高?怕被排擠?天性不喜歡在工作場所當風雲人物,希望躲在角落,但不小心露出鋒芒就會被眼紅。 近期接案終於軟硬兼施拿到一點點費用了,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廉價感?在業主最大的世界(還沒達到專業的水準,感覺很難被好好對待,特別對於那種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