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病友,我對憂鬱症或躁鬱症的鬱期的人,有4個建議:
1、慎選你的朋友,特別是遠離那些會挑撥離間/煽風點火的,以免事情惡化。
即使我們生病了,但我們身邊通常都還會有一些朋友,願意聽我們說話。但即使剩下的朋友已經不多,還是要慎選,優先遠離那些會煽風點火的。
例如,朋友可能會在你跟先生爭執家務時,說「本來男人體力多,就是要多做家事。」聽起來頗有道理,但當你拿這個理論回家跟先生吵架,反而更不利於夫妻關係。你們沒有解決問題,反而「火」更旺了。
如果要談話,盡量找價值觀比較正向、健康的朋友。他/她不會受到你的情緒影響,不一定能告訴你如何解決困擾,很多時候還是要自己解決,但他們至少不會讓事情惡化。
2、如果你對事情失去基本的興趣,那只用最低的限度維持它:
憂鬱症或躁鬱症的鬱期,一個麻煩的事情是,會失去對事情的興趣。本來喜歡閱讀的人,拿起書本,卻完全讀不下去,即使那本書用非常簡單的語言寫。
在這個鬱的狀態或時期裡,是無法專注進行某件事的,即使是原本的興趣也一樣。但你可以試試看維持最低程度的事情,例如,原本你能看完一本大部頭書,現在看不下去了,就聽點podcast,或是oo說書。原本你能讀的東西是哲學等深奧的內容,現在你可以看點對自己有幫助的,例如大眾心理學的分享討論。
如果你原本的興趣是烹飪,但現在實在沒有力氣煮飯了,那你還是可以看看煮飯的影片;原本的興趣是畫畫,但沒有力氣畫了,那就逛逛別人的影片,看他們怎麼畫。
我們不一定要執著的把這些影片上的知識學起來,很多東西聽過、看過就忘了。但也許有一天漸漸走向康復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很有可能都存在你的記憶深處。
3、 如何與自○的念頭共處:
許多憂鬱症或躁鬱症的鬱期,都會遇到想結束自己生命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嚴重,因為你不知道哪天被刺激到了,就會採取行動。而行動的過程中,或許你想要求救,但一次兩次的,別人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因為想說你已經很長期這樣了,他們有可能會忽視,有可能造成悲劇。
如何自救?如果可以找到「不想活下去的原因」,會很有幫助。例如,有些人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那就要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如果原本的價值已經不存在,例如孩子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自己,那一定要找到下一個價值所在。
有些人是因為心理、生活依賴某個人或某些事,但關係不佳或不穩,或關係破裂。這種就會令人感到很遺憾,因為我們的「生命」如此寶貴,卻是由「和別人的關係」來決定的。而那個人的言行,卻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聖經說的「你們要保守你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我們實在無法控制別人,那我們能做的,就只好學習安頓好我們自己的心。(關於這個問題,會另闢一篇文章討論)
4、 留意所聽的音樂、所讀的書
悲傷中的人,可能偏向聽一些抒情、低沉的音樂,那樣的音樂對人的影響也很大。雖然原則上,喜歡做什麼,就應該盡量去做,讓自己心情好。但如果做了這件事,你的心情不會變好,就應該不要去做。
正如跟一個人談話,要做選擇一樣,音樂、閱讀的書、電視劇,都是要選擇的。不要別人餵你什麼話,你就聽;平台餵你什麼音樂和內容,你就看。如果你看了心情會變糟,那就是負面的東西,是不適合憂鬱症或躁鬱症的鬱期的東西。
結論
走過鬱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每一次微小的選擇,都可能讓你更好。如果你正在走過黑暗,留意你身邊的人、事、物,有些不好的東西要除去,好的東西要留下。
送給你一句聖經的話:「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