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車的疲憊感與非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長途車的疲憊感與非日常〉2025-07-01

 

  雖然從地理上來說,在同一個時區裡面移動並不會產生時差,但一段旅途的舟車勞頓與非日常感,確實會很大程度影響到人的時間感知,並讓我們更難完全掌控自己的身體與行程。

 

  以我自己來說,乘車是一件相當難受的事。不只是車上的時間和行動受到控制,必須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無法隨意離開,且能夠做的事情有限。包括等車的時間、「待會要搭車」所以無法擺放完整行程的時間,都讓人相當困擾煩躁。

 

  下車回到定點之後,也會需要一段「恢復時間」,不會想馬上投入工作。結果就是,每當這天裡面有一趟長程的車要搭,一整天下來往往疲憊不堪,卻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好。

  

不只關於乘車的那幾個小時

   就像前面說的,乘車影響到的不只是搭車時的那段時間,它的前面與後面被從日常時間轉化為了「搭車前」與「下車後」。我們可以自己控制的日常被打斷,吃飯時間改變、起床與睡眠時間也得改變。

 

  如果要搭一大早的車,可能會被迫比平常更早醒來,並且可能必須帶著緊繃的、擔心趕不上車的心情度過早晨。上車之後精神雖然不濟,卻也因為光線、聲音、椅子的角度與硬度而無法好好休息。

 

  且當我們處於這種精神狀態不佳的情況,要讀書或做什麼其他事也很難集中精神,甚至可能導致暈車,陷入更加不舒服的狀態。這使得那段時間變得「無效」,也侵蝕到了後續的時間,要求我們將更多的個人時間用來讓狀態恢復。

 

  而如果是較晚的車,它則影響到我們的晚餐時間與睡眠時間。當我們比平常晚才能吃飯、洗澡,本來就可能連帶變得晚睡。如果加上那種「今天好多時間被浪費掉」的不甘心,可能又會產生報復性熬夜的心態,於是在本來就疲憊的狀態中又更加晚睡,連帶地影響到第二天的精神狀態。

 

  最麻煩的事情是,旅行往往需要在幾天之內多次搭車,時間因此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沒有真的精神好的時候,只有昏昏沉沉、或偶爾沒那麼昏沉。

  

比行李更重要的事前準備

   比較自己幾次長途車的經驗,其實有幾次是沒有那麼糟糕的。如果精神狀況不錯,乘車的時間沒有太晚或太早,這種「沒有太多事可以做」的狀態,有時反而可以成為一種讓自己更少分心的專注時間。

 

  不管是書本的閱讀、或負擔更小的Podcast。排除掉剛上車與快下車的時間,中間其實也可以是一段能讓我們安靜專注的個人時光。但這就要求我們搭車前預先做好準備。

 

  一個是確保乘車時有不錯的精神,一個是準備好你要在車上讀的書或做的事情。它們看似單純,但卻經常被我們忽略。因為當我們需要長途乘車時,要不我們是要去外地參與某項工作、要不我們是打算旅行度假,我們往往會把焦點放在要去的那個定點或活動,而忽略了對「移動時」的考量。

 

  但如果我們漏掉的這一塊,對時間的影響不會只有移動的當下。如果到定點時我們已經疲憊不堪,那整趟旅程的成效也會大打折扣。既然都已經專程把時間空出來遠行,如果沒有讓精神維持在至少與平時差不多的品質,那就太可惜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7會員
917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30
  試想,如果關於這兩個孩子所有的(或大部份的)照顧責任都由這名母親負責,那她如何有能力與體力,24小時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用餐時間是她難得的休息時間,她需要在這個短暫的一小時左右好好放鬆,邊吃東西邊看自己想看的影片,好讓她接下來有力量重新專注於照顧這兩個孩子呢?
2025/06/30
  試想,如果關於這兩個孩子所有的(或大部份的)照顧責任都由這名母親負責,那她如何有能力與體力,24小時全心全意地照顧他們呢?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用餐時間是她難得的休息時間,她需要在這個短暫的一小時左右好好放鬆,邊吃東西邊看自己想看的影片,好讓她接下來有力量重新專注於照顧這兩個孩子呢?
2025/06/29
  然而,在這種消費主導的世界觀裡,我們是否真的有可能,嚴格地將自身的、與被廣告激發的渴望與需求區分開來?甚至,有沒有可能那些我們買帳了的,讓我們對此社會進行批判的價值觀,本身就是某種具有特定階級色彩的價值觀商品?只是那埋藏的更加幽微、秘密散發著令人尷尬的布爾喬亞迂腐氣息。
2025/06/29
  然而,在這種消費主導的世界觀裡,我們是否真的有可能,嚴格地將自身的、與被廣告激發的渴望與需求區分開來?甚至,有沒有可能那些我們買帳了的,讓我們對此社會進行批判的價值觀,本身就是某種具有特定階級色彩的價值觀商品?只是那埋藏的更加幽微、秘密散發著令人尷尬的布爾喬亞迂腐氣息。
2025/06/28
  「晨型人」、「夜型人」這種說法,和MBTI或其他分類一樣,它並非從此定義「你就是這樣的人」,而是提供一種較簡便的切入角度,讓自己知道現階段的自己適合或擅長什麼。這些標籤與生活的環境、文化、所處的人生階段都息息相關。我們需要依自己當下的狀態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並隨時準備好在不順的時候做出調整。
Thumbnail
2025/06/28
  「晨型人」、「夜型人」這種說法,和MBTI或其他分類一樣,它並非從此定義「你就是這樣的人」,而是提供一種較簡便的切入角度,讓自己知道現階段的自己適合或擅長什麼。這些標籤與生活的環境、文化、所處的人生階段都息息相關。我們需要依自己當下的狀態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並隨時準備好在不順的時候做出調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擠迫的經濟艙待上十多小時飛往遙遠的目的地,是考驗乘客的耐性。與其把時間用來抱怨,不如嘗試數算在機上遇到的好事。也可以帶一點令自己得到安慰的東西上機,來哄哄自己開心。帶着感恩的角度去欣賞生活,讓自己活得快樂一些。
Thumbnail
在擠迫的經濟艙待上十多小時飛往遙遠的目的地,是考驗乘客的耐性。與其把時間用來抱怨,不如嘗試數算在機上遇到的好事。也可以帶一點令自己得到安慰的東西上機,來哄哄自己開心。帶着感恩的角度去欣賞生活,讓自己活得快樂一些。
Thumbnail
喜歡搭區間車的小旅行 從松竹到豐富走走停停 乘客昏昏欲睡雨開始下 學長接車說就現在最大
Thumbnail
喜歡搭區間車的小旅行 從松竹到豐富走走停停 乘客昏昏欲睡雨開始下 學長接車說就現在最大
Thumbnail
又搭錯公車。 上午從木柵回來,想著時間還早,天氣也好,不如搭公車慢慢悠晃回家。 此處有兩班直達住家附近的公車,但都是環狀線,一班去程近,一班回程近。但距上回搭公車已時日久遠,不記得該搭哪一班才對。 想著要先看清楚路線才上車,但走到街口,就看見公車停下來,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就上了車。
Thumbnail
又搭錯公車。 上午從木柵回來,想著時間還早,天氣也好,不如搭公車慢慢悠晃回家。 此處有兩班直達住家附近的公車,但都是環狀線,一班去程近,一班回程近。但距上回搭公車已時日久遠,不記得該搭哪一班才對。 想著要先看清楚路線才上車,但走到街口,就看見公車停下來,連猶豫的時間都沒有,於是就上了車。
Thumbnail
旅遊是為了離開自己生活的周遭,到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之處。現在有導航APP在手,想去哪裡都是可以先自行先了解路線的。就算到了當地才尋路,也只是要多花一點時間。即使是坐火車慢慢的前行,欣賞沿途的風景。看似普通的稻田與夕陽,卻因為限定在當下這個時刻而變得十分難得。有人會說,既然在之後都會忘記
Thumbnail
旅遊是為了離開自己生活的周遭,到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之處。現在有導航APP在手,想去哪裡都是可以先自行先了解路線的。就算到了當地才尋路,也只是要多花一點時間。即使是坐火車慢慢的前行,欣賞沿途的風景。看似普通的稻田與夕陽,卻因為限定在當下這個時刻而變得十分難得。有人會說,既然在之後都會忘記
Thumbnail
清晨等公車,遇到一台公車很特別,停靠點不是在站牌前,而是至少十步的距離,所有乘客必須往後走十步以上才上得了車。 第一次碰到時,我猜是不是司機心情不好?上車一看,中年司機看來平和,也沒什麼不佳態度,許是特殊情況吧,我這樣想。 第二次又碰到,特意記了一下車號,也特意看了司機一眼,看看下次還有沒有。
Thumbnail
清晨等公車,遇到一台公車很特別,停靠點不是在站牌前,而是至少十步的距離,所有乘客必須往後走十步以上才上得了車。 第一次碰到時,我猜是不是司機心情不好?上車一看,中年司機看來平和,也沒什麼不佳態度,許是特殊情況吧,我這樣想。 第二次又碰到,特意記了一下車號,也特意看了司機一眼,看看下次還有沒有。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那一天,我像之前一樣,公車多搭一站,到下一站下車,下車後走山路回家。我叫它「山路」,也是有舖柏油,車子可以走的馬路。繞著山裏,要走50分鐘,時間可以的話,我喜歡走這段路。   路上少有人家,沒人在走路,除非像我這樣健行的人,忘了有沒遇到過?偶而有車子經過。那天走啊走,注意腳下,不去想什麼時候可以
Thumbnail
昨日為了報名一項9月上課的日程,早早七點起床、八點出門,這是以前上班的正常時間,因為路況不熟先搭公車去熟悉路程。 可能是沒去過的地方公車也等了近30分鐘才來,沿途瀏覽外面風景發現跟住的地方街景一模一樣,突然有種我還在原地繞的感覺。 根本沒離開原本的城鎮,可能都是在台灣每個路名都相似,聽著公車每站
Thumbnail
昨日為了報名一項9月上課的日程,早早七點起床、八點出門,這是以前上班的正常時間,因為路況不熟先搭公車去熟悉路程。 可能是沒去過的地方公車也等了近30分鐘才來,沿途瀏覽外面風景發現跟住的地方街景一模一樣,突然有種我還在原地繞的感覺。 根本沒離開原本的城鎮,可能都是在台灣每個路名都相似,聽著公車每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