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你家的長輩中了沒?!
您是否曾留意家中長輩漸漸消瘦、精神不濟,甚至感冒不斷?
小心!這可能不是單純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隱形的健康危機——「老年營養不良」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535225000023
A. 為何營養不良盯上銀髮族?
人體老化是自然規律,但伴隨而來生理機能的改變,卻讓老年人更容易陷入營養不良的陷阱。
想像一下,隨著歲月流逝,長輩的味覺和嗅覺可能變得遲鈍,以前的山珍海味也索然無味,食慾自然大打折扣。再者,牙齒脫落、咀嚼困難、吞嚥不順暢,讓他們對許多食物望而卻步,只能選擇質地軟爛、單一的食物,營養攝取因而受限。
除了生理因素,慢性疾病纏身、多重用藥、獨居、經濟壓力、甚至心理上的孤獨感,都可能讓長輩忽視飲食的重要性。試想,一位獨居的長輩,誰來為他準備豐富均衡的三餐?當生活失去了色彩,食物也可能隨之失去吸引力。
根據一項綜合性回顧分析,全球老年人營養不良的盛行率高達18.6%,其中又以非洲地區最高,美洲次之 。國調查也顯示,長者的熱量攝取不足盛行率高達42%,鈣、維生素E、維生素D、鋅和鎂等重要營養素更是普遍缺乏 。這些驚人的數據,無疑敲響了警鐘!
B. 營養不良的連環爆
別小看營養不良!它對老年人的衝擊是全面性的,簡直就是一場健康災難的連環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541454/
1.免疫力潰堤,感染風險飆升
想像身體的免疫系統是守護健康的軍隊,當營養不足,軍隊就會兵力匱乏,無法有效抵抗外來的病毒和細菌侵襲。
研究指出,營養不良會削弱免疫系統功能,導致老年人更容易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等疾病,且感染後病情可能更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2.肌肉萎縮,骨折危機四伏
「肌少症」是老年營養不良的典型後果之一。
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導致肌肉量流失,進而影響行動能力、平衡感,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骨質疏鬆症也常與鈣質及維生素D缺乏有關,讓長輩的骨骼變得脆弱不堪
3.傷口難癒,小病變大病
營養素是身體修復的基石,缺乏蛋白質、維生素C、鋅等,會讓傷口癒合速度變慢,即使是小傷口也可能久久不癒,甚至演變成慢性潰瘍或感染
4.精神萎靡,認知功能亮紅燈
營養不良也會影響大腦功能!缺乏維生素B群、葉酸等,可能導致貧血、疲勞,甚至影響記憶力、注意力等認知功能,讓長輩的精神狀態一落千丈
5.慢性病惡化,死亡風險攀升
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慢性病的長輩來說,營養不良更會讓病情雪上加霜,增加併發症的發生率,甚至提高死亡風險
C.如何逆轉營養不良的劣勢?
面對老年營養不良的嚴峻挑戰,我們絕不能坐以待斃!主動出擊,採取積極的營養介入策略,才能幫助長輩重拾健康與活力。 首先,「吃的下、吃的夠、吃的對」 是關鍵三原則
https://www.mohw.gov.tw/cp-16-37658-1.html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115460/
1.吃的下:改善進食環境與食物質地
-口腔健康是基礎
定期檢查牙齒,確保假牙合適,咀嚼無礙 烹調巧思,變化口味: 將食物切碎、煮軟,或善用天然香料,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刺激長輩食慾。少量多餐也是不錯的選擇。
-用餐氣氛愉悅
鼓勵長輩與家人或朋友一同用餐,增加社交互動,也能提升用餐意願
2.吃的夠:確保熱量與蛋白質足量
-熱量攝取充足: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一位60公斤的長者,每天至少需要攝取1500大卡的熱量
-優質蛋白質不可少
蛋白質是肌肉維持的關鍵!建議長輩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2~1.5克的蛋白質,並平均分配於三餐中。雞肉、魚肉、蛋、豆腐、豆漿、牛奶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
-多元化飲食
每天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蔬菜、水果、豆魚蛋肉、乳品和油脂堅果類,確保營養均衡
3.吃的對:關鍵營養素不能缺
-鈣質與維生素D
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黃金搭檔!牛奶、小魚乾、板豆腐、黑芝麻、深綠色蔬菜富含鈣質;多曬太陽、攝取魚類、菇類則能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B群與葉酸
有助於能量代謝與紅血球形成。全穀類、肝臟、深色蔬菜、蛋黃都是不錯的選擇
-補充品輔助
若日常飲食無法滿足需求,經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適當補充綜合維他命或口服營養補充品,也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
然而,目前對於口服營養補充品在老年人營養不良改善上的長期效益與成本效益,仍需更多高品質研究證實
-早期篩檢,精準出擊
營養評估工具助一臂之力 想要精準打擊營養不良,早期發現是致勝關鍵!
目前有許多專業的營養篩檢工具,能幫助醫護人員或家屬及早辨識出營養不良的高風險族群。例如:「簡易營養評估量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及其短表(MNA-SF)、「營養不良通用篩檢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 MUST)」、「營養風險篩檢2002(NRS-2002)」等,這些工具各有其優勢,能有效評估長輩的營養狀況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603-019-1176-z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182948/
透過定期的篩檢與評估,我們才能為長輩量身打造最適合的營養照護計畫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2/10/2956
總之,老年營養不良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而是牽涉生理、心理、社會等多重因素的複雜課題。唯有從多方面著手,結合家庭、社區與醫療資源的力量,才能幫助我們的長輩擺脫營養不良的陰影,享受充滿活力與尊嚴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