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躁鬱到治癒的信仰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講者:阿家)

躁鬱症困擾我十多年,但我最終走了出來!從最後一次看診至今,我已穩定七年。這條路上,我學會了「對話是鑽石」的溝通,也勇敢「剪枝」心靈的雜亂。醫療、自我努力與信仰的綜合力量,讓我深信:「相信自己會好起來,並在各個層面都做出努力」,這是我走出困境的關鍵。


心路歷程:從躁鬱症到輔導之路

我在學校輔導室擔任輔導老師,主要負責與學生一對一談話。今年是我成為老師的第六年,也是迄今為止最順利的一年。之前我曾在台中擔任代理老師,代理了三年後順利考取臺北的正式輔導教師,剛考上的我意氣風發,認為教職之路將一路順遂,一直到正式在臺北帶班後,才知道自己在班級經營、親師溝通、行政合作等方面都還有待加強。當時班上層出不窮的小事件,每一件我都很想仔細處理,當時讓我有一種雖然在帶班,但還是每天在做輔導的感覺,於是我才決定去輔導室專心的擔任輔導老師。

會選擇成為輔導老師,與我過去的經歷也有關係。我在大三時曾罹患「躁鬱症」,這對我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也因為如此,才讓我更能體會患者的心情。

情緒兩極:原來我罹患了躁鬱症!

我大學的時候曾被診斷出「躁鬱症」,現在叫做「雙極性情感疾患」,就是情緒變化如同南極和北極。憂鬱期,我會變得非常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會很自責、懊惱。而當我進入躁症期,情緒則會變得異常亢奮,話很多,睡眠需求也變少。輕度的躁症就像吃了「無敵星星」,精力充沛,甚至會變得很大膽。嚴重時,甚至會有衝動消費或冒險的行為,例如我聽說有人一衝動就買了一棟房子,幸好我沒那麼有錢!

躁鬱症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發病時沒有病識感。當我處於輕微的躁期時,會覺得自己狀態很好,根本沒問題,就像喝了長效咖啡一樣興奮。我會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有問題,是在憂鬱期的時候,連簡單的報告都覺得自己無法完成,後來是我的大學導師發現我狀況不對勁,帶我去看身心科醫生,我才知道自己罹患躁鬱症,經過半年的治療,症狀得到控制。

走出躁鬱:醫療協助/自我努力/信仰幫助

發現罹患躁鬱症時,我已經有上教會,除了定期看診和服藥,信仰的支持對於病情也有很大的幫助。牧師講道中有一句話對我影響很深:「沉默是金,但對話是鑽石。」這句話點醒了我,這使我意識到從小的成長背景中,因為爸爸比較專制,家中缺乏討論經驗,導致我遇到問題時不懂得溝通,習慣自己悶著,甚至我會對自己有過高的期待,這成為心理壓力的來源。我曾以為只要努力禱告,就能奇蹟似地把事情做好,甚至可以擔任領導者去指導別人。但在信仰生活中,我逐漸明白,很多事情都需要不斷地討論、詢問和溝通,才能看見進展。我意識到我需要「實踐」的就是溝通和對話,與人對話就像禱告一樣,只是對象換成了身邊的弟兄姊妹或同事,透過他們的回饋,我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避免陷入內耗。

此外,我也學會「心靈斷捨離」,切斷不必要的事物,只做該做的事,這也延伸到我的社交圈,避免過於複雜的交友關係導致心力耗竭。過去,我的社交圈非常滿,總想認識各式各樣的人,這讓我感到疲憊不堪。轉變的契機是我和一位很要好的前同事見面,卻變成互相傾倒心情垃圾,上班時要聽學生的困擾,下班後繼續聽朋友的抱怨,這讓我的壓力雪上加霜,我終於意識到這不是我想要的社交模式,決定切斷這些不必要的互動。最初,我感到不習慣,畢竟有些同事曾在我困難時幫助我,主動提出解除好友關係會有點不好意思,但我下定決心後直接停用IG,減少無效社交後,我的腦袋和生活瞬間安靜許多,禱告時更能專注,也能把時間使用在和真正想見面的人互動。這讓我體會到「少就是多」(Less is more),就像牧師常說的「剪枝」一樣,一棵樹要長大,必須修剪掉多餘的枝葉,讓養分能集中,底下的枝葉才能照到陽光,這也讓我想到聖經裡提到的心田,我過去的心田長滿雜亂的思慮,現在透過斷捨離,去除不必要的「雜草」,讓真正該生長的種子有機會發芽。

結語

我被躁鬱症困擾了超過十年,但最終還是走出來了,這是一段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幾個關鍵點:首先是察覺自己的病情並尋求醫療協助;接著是調整想法和生活習慣,多接觸對自己有益的人事物,減少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增加禱告和到教會聽牧師講道的時間。可以說,是醫療、想法、環境和信仰這幾個層面的綜合努力才讓我得以改變。

若你正在經歷憂鬱或躁鬱,可能對未來感到迷茫,也擔心疾病復發。但我想告訴你,疾病確實會好起來!我從最後一次看診到現在已經過了七年。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會好起來,並在各個層面都做出努力」:尋求醫療協助、坦誠地向神禱告,將所有狀況鉅細靡遺地告訴祂,讓神全面地醫治你!


 要彼此對話,藉此解開彼此的認知。
該做的事一定去做,不該做的事絕不去做,這就是公義。
每個人都要解開<想法中錯誤認知的部分>, 才能達成「自己所期盼的那領域的夢想」。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箴言 3:5-6】

 

★    此文訪談podcast連結:

https://youtu.be/Gs2ShPo-KWM

https://solink.soundon.fm/episode/9210a7ce-daf5-43ea-ad52-0424edbf612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哎呀,我的腰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哎呀,我的腰》是專為「職場奮鬥者」打造的 Podcast,陪你走過迷惘、焦慮與挑戰,探索如何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步調與力量。 我們直擊職場痛點,從壓力調適、倦怠突破到職涯規劃,邀請來賓分享「真實經歷」,並結合信仰的視角,提供身心靈的平衡與智慧。 📌 追蹤《哎呀,我的腰》,一起撐過職場,活出更有力量的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試著自我對話整理內心的混亂,並努力接納自己的聲音。面對情感糾結,她經常覺察與整理,但接納自己並不容易,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歷程。雖然外人不理解她的鑽牛角尖,但這是她內在成長和對抗小鬱的過程。曉錄下自己的想法,回聽時發現自己既可愛又勇敢。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試著自我對話整理內心的混亂,並努力接納自己的聲音。面對情感糾結,她經常覺察與整理,但接納自己並不容易,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歷程。雖然外人不理解她的鑽牛角尖,但這是她內在成長和對抗小鬱的過程。曉錄下自己的想法,回聽時發現自己既可愛又勇敢。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