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Katie Mukhina on Unsplash
當工作失去動力
大約兩年前陷入職涯低潮,雖然當時工作非常上手,而且內容也喜歡,但做久了,還是泛起疲乏,總提不起勁重複差不多的流程,好像遺失某種推動自己前進的力量。
為了讓自己擺脫這種狀態,每次接新品開發案時,都會調整作法,把學到的新知識融入進流程,提升準確度也創造點新鮮感,而最近,我試了新的訪談方式,更深入地去勾勒使用者輪廓。在一小時的訪談中,試著打造聊天的氛圍,讓對方能夠更無戒心地分享他們的真實想法和生活片段。
在訪談中,重新找回工作的意義
當越聊越深入,有幸遇到對方展開心門,願意把內在的一面展露給我時,那一刻不再只是「蒐集必要資訊」,我也從中獲得了力量。這種力量來自於與他人真實的連結在一起,觸碰到了真誠,讓我明白我的工作、我開發的產品是「真的」在為真實的人改善生活,這是第一次感受到工作切實地意義,承擔與故事份量一樣重的責任感。
產品經理的本質:躲避防禦、連結人心
作為產品經理,很多時候是在「躲避防禦」。訪談的時候,想讓使用者無防備地說出真心話,因為只有真實的需求,才能讓我們聚焦在真正存在的問題,也讓我明白,產品不只是產品本身,而是與人心之間的連結,這些連結賦予工作意義。
或許在不久的未來,產品開發的9成工作都可以自動化,靠著AI的加持,加速新品的進程,而最終留下不能被取代的關鍵工作,我認為是深入與真實的人建立連結的所有可能。
我被向我展露的真心而觸動,我很確定真誠具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