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轉移:別讓「無名火」燒到孩子!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家庭功能失調的隱形炸彈!💣💥

第一篇:情緒轉移:別讓「無名火」燒到孩子!解鎖家庭功能失調的隱形炸彈!🤯

你是不是有時候會覺得,明明不是孩子的錯,但你卻忍不住對他發了脾氣?😫
或是明明在外面受了氣,回到家卻對最親近的人說了重話?這種感覺就像心裡有一把「無名火」,燒得你心煩意亂,然後不小心就燒到了無辜的孩子身上!🔥

如果你有過這種經驗,請先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
因為,這背後可能藏著一個在家庭中很常見卻又很隱形的現象——「情緒轉移」(Emotional Displacement)!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個隱形炸彈的面紗,你會發現,理解它,是保護你和孩子的第一步!

💥 什麼是「情緒轉移」?當「火氣」找錯了出口!

「情緒轉移」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學術,但其實它在生活中非常常見!

情緒轉移是心理學中一種常見的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
它指的是當一個人無法或不願直接向引起自己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如憤怒、焦慮、挫敗)的真正對象表達時,就會將這些情緒轉移到一個較安全、較弱勢或較容易攻擊的對象身上。

想像一下這個情境:

  • 真正的火源: 你在公司被老闆罵了,心裡憋了一肚子氣,但你不能對老闆發脾氣(因為會丟工作)。
  • 情緒的轉移: 回到家,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你瞬間爆炸,對孩子大吼大叫,把所有在外面受的氣都撒在孩子身上。

孩子,就成了那個「無辜的替罪羊」!💣

🏡 家庭功能失調中,為何「情緒轉移」特別常見?

在**家庭功能失調(Dysfunctional Family)**中,「情緒轉移」現象尤其頻繁。
這是因為:

  1. 缺乏健康的溝通模式: 家庭成員之間可能不擅長直接、有效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導致情緒長期積壓。
  2. 權力不對等: 在家庭中,父母通常擁有較大的權力,而孩子則相對弱勢。這使得孩子成為情緒轉移的「安全」目標。
  3. 未處理的衝突和創傷: 家庭中如果存在長期未解決的矛盾、隱藏的創傷或不健康的互動模式,情緒就更容易在內部流動和轉移。
  4. 代際傳遞: 父母可能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也經歷過情緒轉移,於是無意識地重複這種模式。

💔 情緒轉移,對大腦和身體的「隱形傷害」!

情緒轉移不僅影響家庭關係,對父母和孩子的大腦和身體都有實質影響!

當我們無法直接處理情緒,而是選擇轉移時,雖然當下可能感覺「發洩」了,但情緒的根本原因並未解決。長期壓抑和轉移情緒,會導致父母的慢性壓力水平升高,影響**皮質醇(Cortisol)**等壓力荷爾蒙的平衡。這可能導致:

  • 大腦情緒調節區域受損: 影響前額葉皮層的功能,讓你更難控制衝動和情緒。
  • 杏仁核過度活躍: 讓你更容易感到焦慮、易怒,對刺激反應過度。
  • 身體慢性炎症: 長期壓力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失衡,增加身體慢性炎症的風險。

而對於孩子來說,長期承受父母的情緒轉移,會對他們的大腦發展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 不安全依戀: 孩子會感到困惑和不安,因為父母的情緒反應是不可預測的,影響依戀關係的建立。
  • 情緒調節困難: 孩子可能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或模仿父母的情緒轉移模式。
  • 自我價值感低下: 孩子可能認為父母的憤怒是自己的錯,導致自責和自卑。

💡 看見「無名火」,是保護你和孩子的第一步!

現在我明白了,那把「無名火」背後,可能藏著「情緒轉移」這個隱形炸彈!
它不是你我的錯,但它確實會傷害自身和孩子。

理解情緒轉移,是我們保護自己、保護孩子的第一步!當我們能夠看見這把「無名火」從何而來,我們就能選擇不讓它燒到無辜的人。

下一篇,我們將學習如何成為自己的「情緒偵探」,找到那把火的真正源頭!敬請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mmerM的沙龍
7會員
137內容數
用無數夜晚,拼湊瑣碎時間 累積很多AI育兒文章,並整理成筆記 看不懂艱深用詞,一次次與AI對話、詢問 才做成比較完整的系列跟大家分享 歡迎一起討論這些文章主題 目前使用多款AI交叉討論、協作
Summer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2
申公豹的搶功戰略:當兄弟姊妹開始爭寵——不是你偏心,是孩子搶戲搶到走鐘 🐆「媽你看我!」、「爸你看他搶我的!」、「為什麼她有兩顆葡萄我只有一顆!」 有多孩家庭的你,應該每天都在聽孩子們玩一個非常無聊的遊戲:「誰才是爸媽最愛的人」。 歡迎來到手足競爭地獄副本,主講人是申公豹——這位從小就想搶
2025/08/12
申公豹的搶功戰略:當兄弟姊妹開始爭寵——不是你偏心,是孩子搶戲搶到走鐘 🐆「媽你看我!」、「爸你看他搶我的!」、「為什麼她有兩顆葡萄我只有一顆!」 有多孩家庭的你,應該每天都在聽孩子們玩一個非常無聊的遊戲:「誰才是爸媽最愛的人」。 歡迎來到手足競爭地獄副本,主講人是申公豹——這位從小就想搶
2025/08/11
妲己的魅力陷阱:當小孩進入「可愛爆炸期」 ——你以為你在育兒,其實你被反向馴化了 🐺萌到你理智斷線,是詛咒還是設計? 小孩進入某個階段後,就開始莫名其妙地可愛:扁嘴哭也萌、講話口齒不清你還錄起來當語音鈴聲、吃飯掉飯粒你還幫他拍特寫。 你被困在一個名為「可愛迷霧區」的心理陷阱了。 這不是
2025/08/11
妲己的魅力陷阱:當小孩進入「可愛爆炸期」 ——你以為你在育兒,其實你被反向馴化了 🐺萌到你理智斷線,是詛咒還是設計? 小孩進入某個階段後,就開始莫名其妙地可愛:扁嘴哭也萌、講話口齒不清你還錄起來當語音鈴聲、吃飯掉飯粒你還幫他拍特寫。 你被困在一個名為「可愛迷霧區」的心理陷阱了。 這不是
2025/08/10
姜子牙也會手忙腳亂:新手爸爸的超級菜單 ——他是封神軍師,不是尿布俠,但還是得學怎麼包 👴🏻「我不是不想幫忙,我只是...不知道怎麼開始」 這篇是寫給所有**坐在沙發上說“有需要再叫我”**的爸爸們。 老實說,那句話聽起來就像姜子牙說:「封神榜你們先看,我再來。」 但育兒這件事,不能
2025/08/10
姜子牙也會手忙腳亂:新手爸爸的超級菜單 ——他是封神軍師,不是尿布俠,但還是得學怎麼包 👴🏻「我不是不想幫忙,我只是...不知道怎麼開始」 這篇是寫給所有**坐在沙發上說“有需要再叫我”**的爸爸們。 老實說,那句話聽起來就像姜子牙說:「封神榜你們先看,我再來。」 但育兒這件事,不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自述近年因為兒子的熱痙攣而歷經的急難情況,我們從中學習與成長,希望這樣的經驗可以讓更多父母得到一些幫助和啟發。
Thumbnail
自述近年因為兒子的熱痙攣而歷經的急難情況,我們從中學習與成長,希望這樣的經驗可以讓更多父母得到一些幫助和啟發。
Thumbnail
2024年5月共讀圖書中提到了孩子生氣時的處理方式,以及建議製作一套自己的「生氣選擇輪」來管理情緒。這本書的內容也適用於成年人,提醒人們管理情緒是與情緒好好相處的重要部分。
Thumbnail
2024年5月共讀圖書中提到了孩子生氣時的處理方式,以及建議製作一套自己的「生氣選擇輪」來管理情緒。這本書的內容也適用於成年人,提醒人們管理情緒是與情緒好好相處的重要部分。
Thumbnail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Thumbnail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Thumbnail
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孩子本身: 是否有身體不適、與照顧者的關係是否穩定、學習的內容是否過難、情緒發展到達什麼樣的階段等等 照顧者: 是否給予合適的基本照顧、提供足夠的學習刺激、原則與界限是否明確、照顧者本身的情緒是否穩定 環境: 家中環境或人員是否有變動、社區鄰里間是
Thumbnail
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孩子本身: 是否有身體不適、與照顧者的關係是否穩定、學習的內容是否過難、情緒發展到達什麼樣的階段等等 照顧者: 是否給予合適的基本照顧、提供足夠的學習刺激、原則與界限是否明確、照顧者本身的情緒是否穩定 環境: 家中環境或人員是否有變動、社區鄰里間是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