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氣」
作者:老衲

有時候現代人練武功真的很奇怪,似乎不搞一點西方科學用語,都不會說話了。
比如「練功」,現代人喜歡叫做「功能性協調訓練」。
比如「意念」,現代人喜歡叫做「運動心理學」或「專注度」。
比如「氣機」,現代人更不敢承認了,只能說是「呼吸」與「感覺」。
其實身體的很多東西的確是無法用現代貌似科學的用語描述的,氣就是氣、意就是意、功就是功。
老祖宗傳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用語當然是最準確的。
就好比:「神」就是「神」,並不是什麼集體潛意識或者哲學思考架構或者什麼社會心理學的投射。
「意氣功」當然也並不是什麼專注或呼吸或功能性協調訓練。
不過反過來講,為什麼在現代會有那麼多教練老師選擇用西方的科學用語來表達?
或許是那些裝神弄鬼,明明沒有功夫卻聲稱自己是什麼氣功大師、灌氣靈療者、宇宙幸福覺悟正念佈道家⋯⋯的人太多了。
為了劃清界線只好出此下策。
今天遇到一師兄,問老衲教什麼拳法的?老衲直答「心意六合拳」,師兄微微頷首,又開示說道:「不論練什麼拳,都是為了了悟心性吧?」
按老衲從前的性子,肯定回嘴道俺啥狗屁不懂,向來只知教人流汗與打架;什麼「了悟心性」?俺聽也沒聽過。
不過最近多修佛法,淨口意業,努力捻指掐腿微笑不應聲。
扯遠了。
最近剛好與學生們聊到「三盤落地」樁,這樁法是四平大馬,有好幾種變化練法,不過都是苦差事;對於沒練過的人,一蹲下去如果調對位置的話,真是猶如幾千隻螞蟻在身上爬那樣度日如年。
老衲把這樁一教學生,學生們立刻哀嚎遍野;幾個膽大的忍不住叫起來問:這樁到底在練什麼?腿力?胸背?還是手勁?耐力?
老衲半晌無語,想了半天,才一彈指。
「氣吧?還是氣。這樁練的就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