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氣」-三盤落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還是「氣」

作者:老衲

raw-image


有時候現代人練武功真的很奇怪,似乎不搞一點西方科學用語,都不會說話了。

比如「練功」,現代人喜歡叫做「功能性協調訓練」。

比如「意念」,現代人喜歡叫做「運動心理學」或「專注度」。

比如「氣機」,現代人更不敢承認了,只能說是「呼吸」與「感覺」。

其實身體的很多東西的確是無法用現代貌似科學的用語描述的,氣就是氣、意就是意、功就是功。

老祖宗傳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用語當然是最準確的。

就好比:「神」就是「神」,並不是什麼集體潛意識或者哲學思考架構或者什麼社會心理學的投射。

「意氣功」當然也並不是什麼專注或呼吸或功能性協調訓練。

不過反過來講,為什麼在現代會有那麼多教練老師選擇用西方的科學用語來表達?

或許是那些裝神弄鬼,明明沒有功夫卻聲稱自己是什麼氣功大師、灌氣靈療者、宇宙幸福覺悟正念佈道家⋯⋯的人太多了。

為了劃清界線只好出此下策。

今天遇到一師兄,問老衲教什麼拳法的?老衲直答「心意六合拳」,師兄微微頷首,又開示說道:「不論練什麼拳,都是為了了悟心性吧?」

按老衲從前的性子,肯定回嘴道俺啥狗屁不懂,向來只知教人流汗與打架;什麼「了悟心性」?俺聽也沒聽過。

不過最近多修佛法,淨口意業,努力捻指掐腿微笑不應聲。

扯遠了。

最近剛好與學生們聊到「三盤落地」樁,這樁法是四平大馬,有好幾種變化練法,不過都是苦差事;對於沒練過的人,一蹲下去如果調對位置的話,真是猶如幾千隻螞蟻在身上爬那樣度日如年。

老衲把這樁一教學生,學生們立刻哀嚎遍野;幾個膽大的忍不住叫起來問:這樁到底在練什麼?腿力?胸背?還是手勁?耐力?

老衲半晌無語,想了半天,才一彈指。

「氣吧?還是氣。這樁練的就是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的沙龍
24會員
328內容數
老衲作品集已在各通路上架 看老衲的書吧~ 看一個人的書, 最能理解一個人的心聲
2025/07/30
- 心意六合拳功之一劍出鞘 - 若按丹田功的分類的話,屬於九大丹田功之一的拔丹田,也有人叫抽丹田;不過名稱不重要,知道是那個意思就可以了。 這個動作很簡單,就是雙手交叉,然後主手像是將地上插著的劍用力拔出來,然後副手做一個相對應的反向對拉,像是將劍拔出劍鞘之外,因此得名。 要說有甚麼小竅門
2025/07/30
- 心意六合拳功之一劍出鞘 - 若按丹田功的分類的話,屬於九大丹田功之一的拔丹田,也有人叫抽丹田;不過名稱不重要,知道是那個意思就可以了。 這個動作很簡單,就是雙手交叉,然後主手像是將地上插著的劍用力拔出來,然後副手做一個相對應的反向對拉,像是將劍拔出劍鞘之外,因此得名。 要說有甚麼小竅門
2025/07/30
心意六合拳的基礎:老三篇*略談 作者:老衲 (*前按:「老三篇」這個名詞,一般來說是指偉大光榮正確的毛澤東毛主席所寫的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時候被要求全中國人民每天都要學習,因此得名。 而心意六合拳的某些門人借此名稱來形容心意六合拳中最重要的三個動作,不是古名,卻也形容得頗為傳
2025/07/30
心意六合拳的基礎:老三篇*略談 作者:老衲 (*前按:「老三篇」這個名詞,一般來說是指偉大光榮正確的毛澤東毛主席所寫的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時候被要求全中國人民每天都要學習,因此得名。 而心意六合拳的某些門人借此名稱來形容心意六合拳中最重要的三個動作,不是古名,卻也形容得頗為傳
2025/07/30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七拳打法的簡單介紹」 作者:老衲 這篇文章是寫給對傳武有認識的朋友,因此還是要對不熟悉傳武術語的朋友稍加前提解釋一下:「七拳」這個詞,講的是「頭肩肘手胯膝足」七個部位都可以成為攻擊部位的一項武學理論,老衲個人以為這個理論最早是來自於心意六合拳,後來藉著心意傳播到形意拳,而
2025/07/30
老衲的心意六合小教室—「七拳打法的簡單介紹」 作者:老衲 這篇文章是寫給對傳武有認識的朋友,因此還是要對不熟悉傳武術語的朋友稍加前提解釋一下:「七拳」這個詞,講的是「頭肩肘手胯膝足」七個部位都可以成為攻擊部位的一項武學理論,老衲個人以為這個理論最早是來自於心意六合拳,後來藉著心意傳播到形意拳,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秒每刻我們都會很自然地呼吸,但呼吸也有大不同? 經常聽到別人說腹式呼吸法,到底是什麽來的呢? 今天來探討腹式呼吸法。
Thumbnail
每秒每刻我們都會很自然地呼吸,但呼吸也有大不同? 經常聽到別人說腹式呼吸法,到底是什麽來的呢? 今天來探討腹式呼吸法。
Thumbnail
雖然動作不流暢有些挫敗,但奇妙的是,在慢下來之後,每個簡單的動作中,還是有很多細微的感受可以去觀察。就像是在每週課程中,老師在某個定式中要我們去感覺「雙手勞宮穴代替鼻子呼吸」。 之前我沒有太細微的感覺,只覺得雙手好像有點麻麻漲漲,但這週很新奇地感受到,手掌彷彿吸吐著熱氣。 哦,太有趣了吧!
Thumbnail
雖然動作不流暢有些挫敗,但奇妙的是,在慢下來之後,每個簡單的動作中,還是有很多細微的感受可以去觀察。就像是在每週課程中,老師在某個定式中要我們去感覺「雙手勞宮穴代替鼻子呼吸」。 之前我沒有太細微的感覺,只覺得雙手好像有點麻麻漲漲,但這週很新奇地感受到,手掌彷彿吸吐著熱氣。 哦,太有趣了吧!
Thumbnail
教練,這個動作是練哪裡? 如果我練到不對的肌肉會不會長得很奇怪? 這樣對嗎?怎麼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 這些問題雖然常讓我心裡莞爾一笑,但卻也習以為常,這個時候我已經會習慣性的掛上職業微笑,慢慢說到 「放寬心,我們先把動作學好做確實,該練的自然就會練到」 當然
Thumbnail
教練,這個動作是練哪裡? 如果我練到不對的肌肉會不會長得很奇怪? 這樣對嗎?怎麼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 這些問題雖然常讓我心裡莞爾一笑,但卻也習以為常,這個時候我已經會習慣性的掛上職業微笑,慢慢說到 「放寬心,我們先把動作學好做確實,該練的自然就會練到」 當然
Thumbnail
訓練總有訓練的方法跟場合,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硬上的。
Thumbnail
訓練總有訓練的方法跟場合,有些事情是不能直接硬上的。
Thumbnail
透過呼吸運動進行自我療癒,讓身體與內心同步,相互調適。對自己好一點,走在自己的選擇裡,透過放鬆的體驗,練習持續著生活,讓放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
Thumbnail
透過呼吸運動進行自我療癒,讓身體與內心同步,相互調適。對自己好一點,走在自己的選擇裡,透過放鬆的體驗,練習持續著生活,讓放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呼吸。
Thumbnail
本期節錄6篇文章,因為訊息量有點多 所以分成上中下三篇,簡單的進行歸類 上篇主軸著重於練拳的觀念 中篇主軸放在兵器 下篇主軸放在人物 上篇3篇文章,拆成2份PDF 名稱分別是【養生三昧人生妙藥】、【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以及【論誠意和內家氣功】 養生三昧的副標:頭要冷、腹要空、脚要暖
Thumbnail
本期節錄6篇文章,因為訊息量有點多 所以分成上中下三篇,簡單的進行歸類 上篇主軸著重於練拳的觀念 中篇主軸放在兵器 下篇主軸放在人物 上篇3篇文章,拆成2份PDF 名稱分別是【養生三昧人生妙藥】、【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以及【論誠意和內家氣功】 養生三昧的副標:頭要冷、腹要空、脚要暖
Thumbnail
呼吸,乍似簡單自然,甚至是本能的生存必須,卻反而平時都被忽略。好好地深吸一口、穩穩地緩慢吐出,隨著瑜珈練習,一次一次,感受這項維持生理機能的運作,似乎也連帶地觸發善待之心,更感謝了這副應著我的任性,日夜勞累的身軀。
Thumbnail
呼吸,乍似簡單自然,甚至是本能的生存必須,卻反而平時都被忽略。好好地深吸一口、穩穩地緩慢吐出,隨著瑜珈練習,一次一次,感受這項維持生理機能的運作,似乎也連帶地觸發善待之心,更感謝了這副應著我的任性,日夜勞累的身軀。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