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嶼情緒互動夏令營】DAY3-照顧島:我會好好照顧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島上,我們透過活動讓自己身體動一動,孩子們經驗到情緒不只能用語言說出,

也能練習感受身體變化,去發現情緒與身體間的關係。

有時候,情緒像在玩躲貓貓,它不一定會用哭或笑的方式出現,而是藏在一些細節裡,如:肚子緊緊的、喉嚨卡卡的、手指頭抓著衣角、在地上打滾……這些身體的訊號,其實都是情緒在說話。

過程中的提問:「滾一滾時,身體哪裡有感覺?」「感覺緊緊的,還是鬆鬆的?」

讓孩子試著感受自己的身體,也是一種回到當下、與自己靠近。

當我們能用身體發現情緒的足跡,不只是照顧心情而已,我們也能溫柔地善待自己的身體。

#連日課堂中的小觀察

每每我在提問時,孩子們都很踴躍分享,但也因此常常會「一窩蜂地說話」,當下很難好好聽清楚每一位孩子的聲音。

團體小默契反覆提醒與練習幾次,

今天有個孩子舉手說話後,我當下立即反應:「我剛剛看到00有舉手,我知道他想分享,我邀請他,所以可以聽見他想說什麼」、「謝謝你舉手讓我知道你有話想說說」

說完後很神奇的接下來的提問邀請,其他孩子也開始紛紛舉手、等待、再分享。

我們就這樣看見了一個改變的時刻:團體裡的學習,不一定是老師的教導,而可以是來自孩子與孩子之間,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一個人願意嘗試,加上我們的看見與肯定,其他人也願意跟上,讓整個團體流動得更順、更有秩序,也更能聽見彼此的聲音。

在「照顧島」上,我們學到的不只是照顧情緒的方式,更是在學:如何在團體中,同時照顧自己,也尊重他人。

當我們能夠感覺、能夠表達、也能夠等待與尊重,孩子們就不只是學會了「怎麼說」,更學會了「怎麼一起在這裡」

我想,這是屬於團體的溫柔力量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34會員
35內容數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2025/08/04
生氣,是我們每天生活中都可能出現的情緒。 但許多孩子、甚至大人,都曾被告誡過:「不要生氣!」 這句話背後,其實藏著我們對「生氣後會發生什麼事」的擔心。 當生氣情緒上來,我們可能會想罵人、推人、吼叫、摔東西⋯等。那些不是「生氣本身」,而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心情感受時...
Thumbnail
2025/08/04
生氣,是我們每天生活中都可能出現的情緒。 但許多孩子、甚至大人,都曾被告誡過:「不要生氣!」 這句話背後,其實藏著我們對「生氣後會發生什麼事」的擔心。 當生氣情緒上來,我們可能會想罵人、推人、吼叫、摔東西⋯等。那些不是「生氣本身」,而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心情感受時...
Thumbnail
2025/08/04
這一週,我們在樂嶼。cheerful island 展開了一場特別的旅程,和孩子們一起登上「情緒探險小島」。 第一站來到了「哈囉島」。 在這島上不只是讓孩子彼此打招呼,更是他們認識情緒世界的起點。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情緒這兩個字還很抽象,但當它們有了顏色、有了形狀....
Thumbnail
2025/08/04
這一週,我們在樂嶼。cheerful island 展開了一場特別的旅程,和孩子們一起登上「情緒探險小島」。 第一站來到了「哈囉島」。 在這島上不只是讓孩子彼此打招呼,更是他們認識情緒世界的起點。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情緒這兩個字還很抽象,但當它們有了顏色、有了形狀....
Thumbnail
2025/08/04
講座內容豐富,針對父母如何面對自己在育兒時的情緒,提出了許多實用又具啟發性的觀點,也引發了我們不少省思。 在這裡想簡單整理幾個印象深刻的重點分享...
Thumbnail
2025/08/04
講座內容豐富,針對父母如何面對自己在育兒時的情緒,提出了許多實用又具啟發性的觀點,也引發了我們不少省思。 在這裡想簡單整理幾個印象深刻的重點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孩子本身: 是否有身體不適、與照顧者的關係是否穩定、學習的內容是否過難、情緒發展到達什麼樣的階段等等 照顧者: 是否給予合適的基本照顧、提供足夠的學習刺激、原則與界限是否明確、照顧者本身的情緒是否穩定 環境: 家中環境或人員是否有變動、社區鄰里間是
Thumbnail
當孩子出現情緒反應時,建議從三個面向去觀察: 孩子本身: 是否有身體不適、與照顧者的關係是否穩定、學習的內容是否過難、情緒發展到達什麼樣的階段等等 照顧者: 是否給予合適的基本照顧、提供足夠的學習刺激、原則與界限是否明確、照顧者本身的情緒是否穩定 環境: 家中環境或人員是否有變動、社區鄰里間是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一系列課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文章描述了通過圈出情緒詞彙、選擇心情牌卡以及不記名書寫情緒事件的方式,促進學生對自身情緒的覺察與交流。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生理解情緒的多樣性,還鼓勵他們以正面、接納的態度面對情緒困擾,培養同理心和情感表達能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一系列課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文章描述了通過圈出情緒詞彙、選擇心情牌卡以及不記名書寫情緒事件的方式,促進學生對自身情緒的覺察與交流。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生理解情緒的多樣性,還鼓勵他們以正面、接納的態度面對情緒困擾,培養同理心和情感表達能力。
Thumbnail
在親子互動中, 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 就要留意此時已進入了「誘發期」。 當父母情緒進入了誘發期, 可以這樣做來穩定自己...
Thumbnail
在親子互動中, 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 就要留意此時已進入了「誘發期」。 當父母情緒進入了誘發期, 可以這樣做來穩定自己...
Thumbnail
撒嬌以外,孩子其實還有各種動作都在尋求關注,如果可以看得出來,也許就不會以為只是在胡鬧
Thumbnail
撒嬌以外,孩子其實還有各種動作都在尋求關注,如果可以看得出來,也許就不會以為只是在胡鬧
Thumbnail
觀察小孩情緒中心的運作,包括情緒週期低點和外在表現。作者分享了女兒出現看似喜怒無常的情況,以及對應的處理與陪伴方式。歡迎加入討論,並瞭解人類圖親子教練的時段。
Thumbnail
觀察小孩情緒中心的運作,包括情緒週期低點和外在表現。作者分享了女兒出現看似喜怒無常的情況,以及對應的處理與陪伴方式。歡迎加入討論,並瞭解人類圖親子教練的時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