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之惡-死-(十二)將有假基督、假先知起來,行大奇事,迷惑人。
好消息國際教會的「趕在末日前夕餓死見耶穌」事件,堪稱二十一世紀最慘烈宗教型集體死亡案之一(但二十一世紀現在才過二十五年)。
集體失智的權威信仰
麥肯齊自稱牧者,但這是一個反轉的牧羊故事:他不是帶領迷途羔羊回家,而是將他們帶入曠野,逐步斷絕水與糧,封鎖外界資訊,剪斷懷疑的舌,剪斷逃亡的腿。
他說:「誰先餓死,誰先見主。」
那群被棄於社會邊緣的靈魂,信了。
他們餓死,不是因為無食可吃,而是因為對神的飢餓,遠大於對麵包的渴望。
麥肯齊並非憑藉神蹟得人心,而是透過「聖經字面詮釋」與「末世恐嚇」逐步建構一套封閉體系:
●剝奪思辨:只准麥肯齊的「聖經」,拒絕批判與質疑。
●情感剝離:禁止外界接觸,讓信徒失去家庭支持。
●操控義務:宣稱「趕在末日前餓死是見主最快的方式」。
這套系統即為典型的「靈性操控架構」,已與真正的宗教倫理無關,而是進入教主崇拜+集體操控+自我剝奪的狂熱信徒失智信仰模式。
信徒拋棄所有財產、銷毀證件、進入森林斷食迎接神恩。這種教義與人類基本求生本能矛盾,但信徒仍選擇服從。
甚至拿出武器攻擊前來進行救援的人,只因他們妨礙了自己遵循教義的自殺。
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指出:當人們投入太多代價於一個信念(如財產、家庭、身體),他們會傾向扭曲現實來維護信仰正當性,以減少內心衝突。
這解釋了為何許多信徒即使目睹他人死亡,仍繼續堅守斷食——因為承認錯誤等於承認自己的一生已被誤導,一切都成徒勞,一切的付出都將無意義也無價值。
權力服從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則證明:人們在權威命令下,可能會做出違背良知的行為,甚至致人於死。例如二戰期間的德國納粹集中營。
麥肯齊營造了自己「末日啟示者」的形象,被信徒視為能直通神意者。
他的命令不再是個人意志,而被信徒視作「神的旨意」。
神化的領袖地位,使信徒將道德判斷完全交由他人承擔,逃避了自己靈魂真實的反抗與吶喊。
當信仰不再是以內心接觸神的殿堂,而是仰賴權威指引明路時,人將會失去內在靈魂的神性權威,使自己淪為外在威權惡神的僕從,或是可供有心人士剝削榨取的廉價奴隸。
靈性與信仰的洗腦機制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瑪格麗特.辛格(Margaret Singer)的邪教洗腦理論研究,將信徒與原有社會網絡隔離,是思想控制的第一步。
在沙卡赫拉森林中:
●信徒被命令切斷外界聯繫(燒毀證件、禁止與外人聯絡);
●群體內建立「內圈與外圈」結構(已斷食 vs. 未達標者);
●禁止思考疑問,「質疑」即是信仰薄弱者。
這種孤立製造出「封閉回音室」(迴聲室效應,Echo Chamber),在忽略反駁意見的前提下傳播並強調麥肯齊的觀點,使其信徒們造成確認偏誤,並增加整體教會的極端化。
信徒只能從教主處獲得意義,進一步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當權威人物同時扮演愛與恐懼的來源(如恩賜救恩、也可決定死亡),受害者可能發展出一種對施虐者的情感依附——這稱為「創傷綁定」 (Trauma Bonding) 。
意思是,在一段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一方(通常是掌握權力的一方)透過施加情緒勒索和情感操控,使另一方產生強烈的依附和難以離開的情感連結。
這種連結通常伴隨著混亂、不安全感和對關係的矛盾情感。
而這常見於家暴、邪教或人格解體式信仰體系。
麥肯齊還不斷預言世界將毀滅,只有「斷食」才能得救。
這類信仰針對的是人類最深層的不安:對死亡的恐懼、生命無意義的焦慮。
在《死亡否認》(The Denial of Death)一書中,歐內斯特.貝克爾(Ernest Becker)提到:人類會創造文化系統來對抗死亡恐懼。
當社會破碎、失業率高、貧富不均時,極端宗教常能提供「簡單答案」與「絕對安全」的幻象,成為某些人逃避焦慮的出口。
然在封閉群體中,個體很難保有道德判斷能力,反而容易陷入「群體迷思與責任解離」(Groupthink &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所有人都在飢餓,就不再覺得「這樣有問題」;
●當有人死亡,會被合理化為「靈魂回歸上主」;
●無人會挺身阻止,因每個人都以為別人會阻止。
這即是一種責任解離現象,也是許多極端集體事件的關鍵心理機制。
沙卡赫拉森林悲劇提醒我們:當人類面對失序、貧窮、孤立與意義感崩潰時,靈性與信仰便可能轉化為危險致命的洗腦工具。
先知基督何其多,凡傳神言均可畏
是什麼樣的語言可以讓人放下理智、家人與生命呢?
答案是:「神這麼說了。」
這句話比刀鋒更銳利,比炸彈更具衝擊力,亦比世間任何道德善念都有意義。
它使得一切質疑都變得無用,一切痛苦都有了解釋,一切常識都成為廢紙,一切智慧都像是笑話。
當語言不再有溝通的功能,而是懲戒、封閉與控制的工具時,信仰便淪為意識形態的囚籠,成為禁箍思考、廢棄自由意志的項圈。
斷食,不再是修行,而是儀式化的死亡。
餓死,不會是悲劇,因是見耶穌的禮儀。
只需要某人說了:「神如是說。」人類頓時成了一副裹上廢肉的骨架,一身肉軀僅有等著腐爛的臟器,腦袋的功能也只剩腐朽生蛆餵養自然的用處。
沙卡赫拉不是遠古神話,而是二十一世紀的肯尼亞,是手機與新聞媒體都存在的時代。
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自詡為資訊社會、文明社會,也無法阻止人類走入荒謬的信仰深淵。
《聖經》馬太福音二十四章中曾警告:「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這裡;你們不要信。因為將有假基督、假先知起來,行大奇事,迷惑人。」
麥肯齊以救恩之名誘人斷食,宛如一場由神職偽裝的死亡邪教,正印證了這句預言的危險。
真正的宗教之師,不是奪走生命者,而是願為生命負責者;不是令你否定現世者,而是引導你在現世中活出神意者。
在此,結束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