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刻,都是。」
你一直都在做自己,只是選擇用不同面貌面對世界。
當你覺得自己「不像自己」,只是因為你不喜歡現在的狀態,或者渴望成為另一種模樣。畢竟...如果你不是你,那又會是誰呢?
感受到快樂的是你、難過的是你、渴望、嫉妒、冷漠、熱情、迷惘……都是你。
我們都是這些樣子的組合,只是每個時期,展現的比例不同。
會想講這件事,源自於那天和朋友 E 約會,晚餐時她忽然問我:「什麼是做自己?」
我反問:「那你覺得,你身邊有誰正在做自己?」
她毫不猶豫地指著我:「妳啊!在台上有領導者的範兒,私下出去玩卻又是一堆打結的表情和無厘頭的動作。」
我笑了:「因為這是我想要的樣子,那你想成為這樣的人嗎?」
她搖頭:「也不是,只是覺得妳好像都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看起來很自在。」
我聳聳肩:「先不說我在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但你剛才已經說了你想要的,是自在。
我頓了頓,又說:「你把『做自己』和『自在』劃上了等號,但那不完全一樣。對客人的親切、對愛人的任性、對朋友的溫柔、甚至對自己的否定——每一種樣子,都是你啊。你不是沒在做自己,只是你現在不喜歡這個版本的自己而已。」
她愣了幾秒,忽然笑了:「好像真的耶。」
然後,我們換了話題,在晚風裡聊著日常瑣事。
人生的每一段,就像靈魂在不同階段的演出。
18 歲、22 歲、28 歲或 36 歲……都會有不同的信念與能力,可能更堅定,也可能更溫柔,但不管走了多遠依然是你真實存在的模樣。
「做自己」從來不是一種固定的表象,而是一場持續的選擇,是對當下靈魂的真誠詮釋。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什麼樣子才是做自己呢?答案正是:「Any Time」。
我們都是提著微光前行的凡人
再耀眼的人,也會渴望理解;再堅強的靈魂,也會想被擁抱
願你面對自己不再需要偽裝,能擁抱每一個真實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