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想開點」了!《偶爾不振作也沒關係》告別有毒正向,學習接納真實的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正向沒有錯,但壓抑真實情緒就不好了。
負面不是弱點,而是情緒正在和你說話。

當朋友或伴侶對你說心事,你會怎麼回應呢?是靜靜聽他說,還是說勵志向上句子讓他振作起來?我大多是傾向後者,當我閱讀這本書時,才發覺這不是在安慰,而是不停餵他毒藥。無論是被安慰或網路文章影片隨處可見正向力量,若把負面展現出來就會引來唾棄、被說太消極,選擇隱藏催眠自己:我要振作起來想些開心事,讓大家認為我過得很好,這樣的想法其實無法改變已充滿痛苦的事實,反而無法得到排解更加嚴重。

每個人嚮往擁有樂觀正向的個性,無畏無懼、面對困境能換個角度看事情。作者蔡斯.希爾在前言寫道:當驅趕負面念頭的行為變得極端時,正向就成了有毒。正向能量表面光鮮亮麗,內心的黑洞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會漸漸擴大。

任何人無法能徹底理解你的情緒,我們應該做的是靜下來面對自己的情緒,你有這些情緒是正常不過的事,無須壓抑,練習面對真實自我也是學習一種方式。

情緒沒有分好壞,這些都是它們本來的樣子,我們只是用選擇性方式做出反應而已。

處理強烈情緒步驟與方法

伴侶對你不忠、和同事相處不來,我們最容易表現出的情緒就是憤怒。憤怒沒有不好,但過於憤怒甚至動手,也會給人不好的印象覺得你難相處。除了表達不滿,我們也能處理自己的情緒,而處理不是直接忽略它、遺忘它,而是面對它,書內介紹五種處理情緒步驟與方法,無論你是否相信能在這一瞬間妥善處理強烈的情緒,都可以試看看:

1.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
2.接受情緒本來的面目
3.評估情緒的原因
4.記錄你的情緒
5.在腦海或日記中演繹不同的場景

有的人負面情緒一來就會給自己吃好吃的、玩樂,除了物質給予的愉悅感,我們也需好好理解這些情緒想告訴我們什麼訊息?可先從數到十深呼吸告訴身體我們先好好冷靜,之後面對你真實的情緒感受並且記錄。
人的記憶力沒有想像中那麼長久,一天下來遇到許多事情,讓你感到憤怒或者難過是哪件並不清楚,記錄下來主要是讓思緒更加清晰,記錄後你可以在腦海裡想出假設性的場景,就像要做規劃或者團隊討論都會有計畫ABC,並思考每一種方法的優缺點,決定哪一種最好。

悲傷真的有幫助嗎?

也許你聽過:哭有什麼用?又不能解決事情。的確,哭是不能解決任何事情,但它能做出更好的判斷。研究兩組實驗對象,一組快樂、一組悲傷,研究人員要求他們判斷五十件小事的真偽,結果悲傷組能判斷哪些陳述為真;另一實驗是悲傷組看悲觀電影:快樂組看歡樂電影,結果顯示悲觀組的人更加有禮貌。我認為會有這樣的結果,也許是人在難過時會展現出最真實的感受,而樂觀人為了不讓別人發覺真實的樣貌,選擇戴上面具隱藏真實的自己,讓人覺得你沒事。

孤獨真的有哪麼糟糕嗎?

不知是否有聽過一句話:孤單寂寞覺得冷,這句話可以拿來當作玩笑話,也能當作是心裡話。無論是情感還是友誼,喜歡身邊有個人陪伴能感到安心,當周圍只剩一個人,覺得自己被孤立,沒有人在乎而感到恐慌。有人陪伴是件好事,可以一起成長、一起到處吃喝,一起做任何事,但有時我們的情緒也有會突發狀況,就算身旁有人陪伴,也不一定能得到安撫。不妨試著讓自己獨處下,好好安慰自己的心靈。獨自一人不等同於孤獨,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整理思緒

悲痛也是必要情緒之一

親人離世、失戀等等讓我們感到悲痛不願再回想的事情也很容易遇上有毒正向。其實在悲痛當中,我們也能汲取教訓,例如和伴侶分手剛開始會難過,但仔細思考後交往過程也從對方身上學到不少事情、慢慢釐清自己需要什麼;親人離世讓人無法接受,但仔細回想與家人的相處時光,很感謝他人的過去陪伴與照顧,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我們無法控制所有事情,若將悲痛轉為感謝,感謝這一切的緣分讓我從中學習到更多,
不讓悲痛枷鎖深深鎖上內心深處,也許心態就能放寬許多。

如何面對他人的有毒正向

當你心情不好和朋友或伴侶講心事,對方大多會安慰你振作起來,雖然是好意,但聽起來卻是格外刺耳,像是看開一點、你一定可以克服的、永遠不要放棄、打起精神等等,這些正向話會傷害到自己或別人,反而會轉換成憤怒回應對方

你的煩惱他人只能透過你的言語得知,無法親身體會,這時你可以先跟對方說:我不需要建議,我只是需要傾聽的對象。我有時心情不好想找人說,就會先把這段話說出來,對方就會知道就不會給建議了。
那如果對方還是很想回應該怎辦?書內說道,就和對方創建一個反毒正向聯盟,可以準備一個罰錢桶,一起定規則:說勵志話要罰錢,我覺得蠻有趣的。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

人們喜歡漂亮的事物,對情緒也是如此,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正能量文章會讓人振奮精神,讓我們自然習慣報喜不報憂,不想被家人擔心、不想給人添麻煩等等。

正向是好的,但否定或貶低真實情緒,那就不好了,作者說道幾項正向能量陷阱,這些陷阱也許是你我都容易踏進:不理會自己的感受、不論高興或難過都讓你有罪惡感、面對挑戰反覆引用樂觀向上的名言佳句。

作者寫了一句話讓我非常印象深刻,那就是你只對自己情緒負責。大多人因太在意對方的感受時常忽略自己,當對方說了讓你感到不舒服的語句,我們往往會選擇不說話來回應,這時可以為開頭來表達,讓對方知道你的心情;對自己多點耐心和理解,別只對自己說要振作、說很多樂觀向上的名言而忽略真實感受,這麼做是本末倒置。產生負面情緒,好好提醒自己:有這樣的感受很正常,無需壓抑

情緒若真要細分的話,也包含憤怒、忌妒、內疚等等。特別的是,情緒並不會只展現單一情況而已,比如剛開始是憤怒,事後想想因個人的因素影響到別人的進度轉成內疚,又想到某件事情感到羞愧。作者也寫道羨慕和嫉妒也有不同之處;嫉妒是害怕失去,羨慕則是想得到別人擁有的東西。一件事情就能有多種情緒混合,讓人感到神奇

正向能量在社會上過於普遍。在網路上你看到網友發布充滿幸福照片會感到羨慕,但背後的真實故事我們並無所知,現在修圖軟體很發達,可以合併也能修改,也許你也聽過有人常保持樂觀,隔天卻跳樓自殺,不是好好的怎麼突然會這樣?
避開情緒就像不愛運但卻強迫你去反而更想避開。越反抗,它就會更加放大並混淆你的思緒,因此我們必須知道一件事:人總是會有狀態不好的時候
你可以不用一直強迫自己戴上正向面具,想哭就哭吧這沒什麼不大的。與其吸收正向能量強迫振作,不如釋放出來並勇敢面對它,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剝開理解深層面。

而放鬆心情的方法時常聽到正念與冥想,起初可能覺得沒效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煩燥,但它並不是只需一天就能變成全新的自己,冥想就像是掃描全身,每天總會遇到不同事情讓我們身心俱疲,這時就是需要找個安靜的地方,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你會發現閉上眼好好感受,混亂的思緒也能好好整理。
若你還是覺得靜靜冥想無法得到緩解,我認為也可以聽不同語言的輕快音樂讓心情得到放鬆,比如YouTube上網友們蒐集許多音樂歌單,可以邊播放聽輕快音樂邊做自己的事情開啟活力的一天。

照顧他人,我們也需照顧自己。

練習不全盤接受。覺得有不好的感受及印象就結束;
練習放下過去和未來的憂慮。不當預言家讓自己瞎操心;
練習照顧身體。吃健康飲食及運動;
練習感恩。無論遇到好壞,轉個角度看事情心會更加寬廣。

我想這就是活在這世上最主要的事情,你說是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閱書服
16會員
76內容數
閱讀閱書服,書服每一天。哈囉,我是史迪棋。 學生時期很不愛翻書,一看到書是「嚕踏嚕ㄘㄟˋ」。 離開學校的庇護,出社會後,才了解到有許多是學校所學不到。 無論是感情、心理以及時間管理都可從書內發掘新天地。
閱讀閱書服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這世界接納外向者的活潑、外向、大方性格,而內向者退縮與恐懼讓人想幫他們往外推,其實這麼做只是本末倒置。本書介紹七大社交策略與面對外界七個方法,讓外向者們知道:內向也有活潑的一面。你不用強迫要讓自己外向,你擁有別人所沒有的細心,也能在這世界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5/08/03
這世界接納外向者的活潑、外向、大方性格,而內向者退縮與恐懼讓人想幫他們往外推,其實這麼做只是本末倒置。本書介紹七大社交策略與面對外界七個方法,讓外向者們知道:內向也有活潑的一面。你不用強迫要讓自己外向,你擁有別人所沒有的細心,也能在這世界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5/04/19
本書《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紓壓方法,並探討壓力來源及抗壓性的迷思。作者指出,壓力並非來自工作或生活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事件的負面思考。書中介紹多種呼吸技巧、五官放鬆方法、運動方式及尋求專業協助的途徑,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抗壓能力,找到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19
本書《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紓壓方法,並探討壓力來源及抗壓性的迷思。作者指出,壓力並非來自工作或生活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事件的負面思考。書中介紹多種呼吸技巧、五官放鬆方法、運動方式及尋求專業協助的途徑,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抗壓能力,找到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03
工作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到職場上賺錢,剛開始踏入公司,遇到新同事、主管,對工作內容感到新奇,讓人覺得振奮,久而久之卻發現身體愈來愈疲倦、每天早上一起床想著好不想上班、脾氣愈來愈暴躁,這樣日復一日,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2025/04/03
工作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到職場上賺錢,剛開始踏入公司,遇到新同事、主管,對工作內容感到新奇,讓人覺得振奮,久而久之卻發現身體愈來愈疲倦、每天早上一起床想著好不想上班、脾氣愈來愈暴躁,這樣日復一日,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瞭解消極情緒的重要性,如何正確面對消極情緒,並運用心理學技巧來應對。
Thumbnail
瞭解消極情緒的重要性,如何正確面對消極情緒,並運用心理學技巧來應對。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再也不過度壓抑到欺騙自己的程度,不失控卻也不過份控制,剖析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面對自己最直接的情感,接受當下的自我,我想要這樣做,我想要這樣思考。
Thumbnail
再也不過度壓抑到欺騙自己的程度,不失控卻也不過份控制,剖析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面對自己最直接的情感,接受當下的自我,我想要這樣做,我想要這樣思考。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