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很懂i人在想什麼《內向心理學》七個社交策略與面對外向世界七策略,內向者也能在這世界發光發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本真的很懂i人在想什麼。

在人群中,看到他們有說有笑,自己卻是一句話都插不上嘴,被說你好安靜都不講話,是否曾感到內疚呢?其實你並不孤單,因為我曾也是被人這樣說過、這樣想過。

本書作者瑪蒂.蘭妮是位精神分析博士,以精神分析的專業致力探索內向性格議題。他也說自己也是內向者,在自序寫道:如果是他熟悉的話題,會滔滔不絕說不完,但有時想講話腦袋卻是一片空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卻因大家的關注覺得壓力山大。
光看自序,我驚訝:天啊!這跟我好像!因為我也是對有興趣話題會很有想法,比如兩性關係、書籍內容分享以及心理方面,但若是話題以外,當我要問對方問題時,我就會在內心感到緊張甚至會拖很久才問,書中也有說道:許多內向者面對問題,非得要等追根究柢弄清一切,才會認為自己真的了解這個問題
多數人對內向者刻板印象是安靜、沉默、害羞性格,書內說道害羞和內向是不成正比的,害羞是一種社交焦慮,它是面對社交缺乏信心。內向者不是因為害羞不敢面對人群,而是需要儲蓄精力。若你也這樣認為,那就得要好好看這本書來認識內向者。

本書有三個重點:

  • 判斷自己是不是內向者
  • 理解並欣賞內向性格優勢
  • 運用書中提示和工具培育富有價值的天性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擁有許多想法卻不敢開口,可以運用書內七大社交策略以及面對外向世界七策略勇敢踏出一步。

七個社交策略

內向者經常為了要不要參加聚會內心不斷在做拉扯,這時你可以先問自己:

  • 這次活動對我或伴侶事業有益處嗎?
  • 接下來還有可能舉辦嗎?
  • 這次活動有我認識的人還是一個都不認識?
  • 如果不參加,會傷害到某個人的感情嗎?

以我來說,我會優先考慮這場聚會對我來說是否有益處。但每場聚會並不是都要以利益為主,和朋友增進友誼也是要參加的。如果確定要參加,但要面對許多人會感到害怕,書內介紹七個社交策略,讓內向者們加以練習如何面對:                                                                                                                                                                                                                                                                                                                                                                                                                                                                                                                                                                                                                                                                                                          

  1. 想像自己是海葵
    海葵是附著在岩石上的生物。參加聚會時,就找個位置坐下固定在位子上就好。
  2. 像⋯一樣
    比如你在聚會裡看到一位充滿熱情的朋友,告訴自己,你可以像他一樣敞開話題,但不用太多,用自己的方式與對方談話,增加信心。
  3. 運用飾品
    身上戴飾品讓大家注意力在飾品上,而不是你。
  4. 友善的面孔
    內向者看對方眼神會閃避,為了減少這類問題,你可以聽對方講話直視他,換自己說時,眼神就看旁邊。
  5. 隨意閒談
    這有4個部分組成:開始、延續、過度和結束。開始話題並延伸,若這話題延伸有點超過,就得立即停止。
  6. 應急補救
    做了以上還是失敗,可先在位置上做深呼吸休息。
  7. 今天暫時停止
    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待在那到結束,感到不適就離開吧。

有時可以允許自己擴大社交,鍛鍊社交能力。若你不想參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卻用已讀不回方式草率拒絕,這麼做只會加壞對方給你的印象,可以說個小謊跟對方說今天有事情安排沒辦法過去,很感謝你的邀請,讓對方知道你的想法。

面對外向世界七策略

這社會推崇外向性格,喜歡大方、活潑、勇氣,看到有人不敢站出,就會不停灌入「走出去」的想法,或者家長們發覺孩子是內向性格想急著帶他往外走,其實只會徒增反效果,更讓內向者不敢走出。
本書要告訴你的是:其實你沒問題。雖然性格內向,但可以透過練習增強信心、打破常規以及學會娛樂放鬆,書內介紹面對外界世界七策略,讓外向世界的人知道:內向者也有活潑的一面。

  1. 想說就說
  2. 迅速平息內心的怒火
  3. 對自己寬容點
  4. 帶齊必需品
  5. 恢復充沛體力
  6. 待在生活中陽光的那一面
  7. 將你的光芒灑向世界

前面說的內向者遇到問題非得要搞清楚才要問人,通常會被對方說:你怎不早點說、早點問?因此,可先在家鏡子面前練習看著自己的眼神、念著書本的句子。
雖然在家練習和實際與人對話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剛開始也是會緊張,但勇於踏出一步,覺得自己終於做到了感到開心。

內向者心思也較敏感,看到有人在聊天,以為是在說你,會不斷往心裡去或者內心想做某件事但因為怕生怕尷尬就不敢做出。其實你所恐懼的東西並不存在也不會發生,對方聊天也許是在對某件事情不滿,而不是在針對你;事情做出來不會有人特別去看你或者對你指指點點。
就以貓咪來說,貓咪平時怕生,但看到喜歡的零食罐頭或是有需求也不管尷不尷尬就會叫不停,因為有叫有機會。
為了讓自己高興,下定決心將你最閃耀的那一面灑向這世界吧!

內向不是安靜者,是自我療癒者

內向者並不全程都保持安靜,而是他們善於保存精力也需要獨處,也因他們自我獨處居多,也較容易理解自己內心的看法,而外向者是精力揮霍者,他們沒辦法像內向者一樣待在同個環境安靜看書想事情,只會讓他們坐立難安。

若要用電池來形容,內向者就像充電電池,外向者則是持久型電池。雖然這世界傾向於外向者,但因現代人壓力愈來愈大,讓外向者們紛紛認為無法得到充足的休息,許多文章與課程都在提倡冥想、聽聽自己內心世界等等心靈話題,這些都是內向者時常會做的事情,也可以發現:這世界正在慢慢接受內向習性

書內前半段有個自我評估測驗,測出結果和我預期一樣是極度內向者。我很喜歡獨處那段時光,不受任何人打擾,雖然我是內向者,但就如同書內所說的不會任由外在環境擺佈,看到這段話這本書真的好懂我....

而關於I人與E人,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這兩種個性,只是多與少的比例。初次到不熟悉的場合,每個人都會扭捏不敢有動作,但只要一熟悉,就算是內向者也會放大姿態。
以我來說,初次到健身房是扭扭捏捏不敢做器材,深怕被人看,也不敢在鏡前拍照。但長期去本來會穿T恤,現在只穿運內;本來在鏡前拍照只會直直站,現在會擺出不同姿勢綻放自信。

千萬別認為自己是內向者注定被世界淘汰,許多企業家與藝人也都存在內向者,像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以及籃球明星麥克.喬登,也許你會驚訝他們時常都得面對螢光幕前,怎麼可能會是內向者?必須得說,有些內向者喜歡做的事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接觸人群而是想幫助人們或是對這主題極有興趣,當他們退下舞台,就會找安靜地方讓自己獨處儲蓄精力。

內向沒有不好,你擁有別人所沒有的觀察力、細心。
好好善用你天生能力,也能在這世界發光發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閱書服
12會員
66內容數
閱讀閱書服,書服每一天。哈囉,我是史迪棋。 學生時期很不愛翻書,一看到書是「嚕踏嚕ㄘㄟˋ」。 離開學校的庇護,出社會後,才了解到有許多是學校所學不到。 無論是感情、心理以及時間管理都可從書內發掘新天地。
閱讀閱書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本書《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紓壓方法,並探討壓力來源及抗壓性的迷思。作者指出,壓力並非來自工作或生活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事件的負面思考。書中介紹多種呼吸技巧、五官放鬆方法、運動方式及尋求專業協助的途徑,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抗壓能力,找到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19
本書《從此不再壓力山大》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紓壓方法,並探討壓力來源及抗壓性的迷思。作者指出,壓力並非來自工作或生活事件本身,而是來自於我們對事件的負面思考。書中介紹多種呼吸技巧、五官放鬆方法、運動方式及尋求專業協助的途徑,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抗壓能力,找到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03
工作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到職場上賺錢,剛開始踏入公司,遇到新同事、主管,對工作內容感到新奇,讓人覺得振奮,久而久之卻發現身體愈來愈疲倦、每天早上一起床想著好不想上班、脾氣愈來愈暴躁,這樣日復一日,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2025/04/03
工作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到職場上賺錢,剛開始踏入公司,遇到新同事、主管,對工作內容感到新奇,讓人覺得振奮,久而久之卻發現身體愈來愈疲倦、每天早上一起床想著好不想上班、脾氣愈來愈暴躁,這樣日復一日,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2025/02/03
書名|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 作者|金雅拉。 出版|遠足文化。 本書作者為韓國心理諮商師,帶領讀者了解憂鬱與焦慮症狀的特徵有哪些,並且提出鍛鍊心靈肌肉十六個階段練習。改變自己的想法,以及專注當下,讓我們繼續重新熱愛這世界。
Thumbnail
2025/02/03
書名|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 作者|金雅拉。 出版|遠足文化。 本書作者為韓國心理諮商師,帶領讀者了解憂鬱與焦慮症狀的特徵有哪些,並且提出鍛鍊心靈肌肉十六個階段練習。改變自己的想法,以及專注當下,讓我們繼續重新熱愛這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對於分享欲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Thumbnail
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對於分享欲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心理學讓人知道為何在某些情境,人會有這些行為產生。而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應該在於給大家一個方向去嘗試,讓自己有機會透過心理學有機會變成更理想的自己。而這些方法沒想到出奇地容易,你一定會想試試看......
Thumbnail
心理學讓人知道為何在某些情境,人會有這些行為產生。而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應該在於給大家一個方向去嘗試,讓自己有機會透過心理學有機會變成更理想的自己。而這些方法沒想到出奇地容易,你一定會想試試看......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