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種時候?
走進一場會議或聚會,心裡其實很想跟人聊聊,但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第一句該說什麼;又怕自己開口太唐突、話題太乾,於是只好裝作專心滑手機。等到活動結束,才在心裡懊惱——「剛剛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聊的」。
我也一直是這樣,覺得自己不擅長「開場」。後來我發現,開場不是靠靈光乍現,而是有方法可循。只要掌握一個簡單的結構,對話就能像水一樣流動起來。於是我整理出了 「ORACLE 開場法」——讓你在任何場合都能自然開口,不再卡殼。
O – Observe(觀察評述)
先用眼睛掃描現場,找到能聊的素材。
- 注意周圍的細節:空間佈置、氣氛、物品、服飾。
- 例:「今天的場地好溫馨。」、「你的電腦貼紙好有意思。」
金句:別苦想話題,現場就是你最好的靈感庫。
R – Relate(情境連結)
找共同點,讓距離自然縮短。
- 從雙方共享的情境或經驗切入。
- 例:「這份簡報比上次更有條理。」、「這首背景音樂我好像在哪部電影聽過。」
金句:當你找到「我們有一樣的感受」,對話就暖起來了。
A – Ask(好奇提問)
用真誠的好奇心,把球丟給對方。
- 問與對方相關的開放式問題,讓他們有話可說。
- 例:「你怎麼想到這個方法的?」、「這份設計是你自己做的嗎?」
金句:好奇是最自然的讚美,因為它表示你在意對方。
C – Care(關心問候)
一句關心,就能讓人放下戒心。
- 詢問對方的近況或感受,但不要像審問。
- 例:「最近工作還好嗎?」、「今天過來路上順利嗎?」
金句:真誠的關心,比任何開場白都能直達人心。
L – Link Back(正向回顧)
從過去的互動延續話題,讓人覺得被記得。
- 提及對方曾經說過或做過的事,並延伸討論。
- 例:「你上次推薦的書我看完了,真的很有收穫。」、「你提的專案後來有進一步嗎?」
金句:當別人知道你記得他的事,信任感就被點燃了。
E – Expose Self(微自我揭露)
用一點真實的自己,換來更真誠的交流。
- 分享一小段生活細節或當下感受。
- 例:「今天有點緊張,但很期待聊一聊。」、「早上差點被雨淋成落湯雞。」
金句:適度的自我揭露,是邀請對方走進你世界的門票。
ORACLE 開場法的魔力
當你按著 Observe → Relate → Ask → Care → Link Back → Expose Self 這六步驟練習,開場就不再是硬擠出一句話,而是順著觀察、關係和真誠自然流出來。等到習慣成自然,你會發現,開場不再需要鼓起勇氣,而是一種輕鬆的日常本能。
收尾金句:對話不是表演,而是邀請。當你先伸出真心,對方多半會回以真誠。